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191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共2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2课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 古诗三首单元4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示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写的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饱经风霜、悲愤交集的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他在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份

2、遗嘱,是怎样的一份遗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出示课题:示儿 思考、讨论问题。通过“牛郎星”和“织女星”,引发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二、初读感知1.走进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陆游一生笔耕不辍,创作的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代表诗作有示儿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等。2.写作背景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陆游的一生,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

3、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3.解题示儿示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4.读准字音na xn ha sh su乃 熏 亥 恃 擞5.词语释义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都完了,没有了。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同:统一。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定:平定,收复失地。 中原

4、:指被金兵占领的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家祭:过去家庭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 无忘:不要忘记。无:同“毋”,不要的意思。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三、我会写1.请同学们,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祭、乃、熏、杭、亥、恃、哀、拘2.随文识字:(1)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字的读音、结构、部首、组词、笔顺、造句等)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指导书写汉字。四、朗读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五、感悟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唯独放不下,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宋

5、朝的军队平定中原那一天,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六、整体感知1.诗的前两句:元”和“原”都有“原来”、“本来”的意思,可以通用。 “死去元知万事空”也可以写作“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是,诗文用字应尽量避免重复,该诗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中另有一个“原”字,所以第一句还是以用“元”字为好。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朗读时,可轻读首字“但”,以突出“悲”字。“见”字后要停顿长一些,然后一字一顿地读出“九州同”三字,把诗人难以平静的悲怆心境表达出来。 2.诗的后两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本诗四句中的核心,只有这一句才最能反映出诗人渴望尽早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领土的迫切心情。其他句子虽也体现出诗

6、人的这种心情,但算不上是“最能表现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七、鉴赏诗歌1.诗中哪个字最哪能表现陆游的心情?悲2.他为什么悲?不见九州同。3.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4.他最大的牵挂是什么?收复失地5.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北定中原日6.概括诗的主旨。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思考、表达。合作探究,披文入情。思考

7、并回答问题。活动探究。理解、探究。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分析感受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课堂练习1.这首诗是_时期_(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_的口吻,表达了_的无比渴望。2.解释诗中以下词语的意思。 元:_。 但:_。 无:_。 乃:_。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诗中表达了一个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示儿 示儿 诗人爱国的情怀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