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18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7单元 习作_即景教学设计 课题 _即景单元7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突出其动态的变化。难点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突出其动态的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四季风光图片 同学们,在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里,春、夏、秋、冬四季有序地更迭,大自然美丽、神奇的景色会触动你的写作灵感, 只要我们了解、观察、感受它,我们用笔将它加

2、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即景”就是就眼前的景物作文的意思。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景物描写作文的写作方法。板书课题:_即景思考、讨论问题。通过叙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二、学习课文(一)明确要求。1.题目:_即景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如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等,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2.明确具体习作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写作内容。(2)写作的对象是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

3、出景物的动态变化。3.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二)习作指导。 第一步:审题。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写出它的变化特点,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第二步:立意。 表达对所写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感情。 第三步:思维导图。(1) 写什么自然现象:风、雨、雷、电、雪自然景观:窗外、林中、园中(2) 怎样写开头:交代是什么景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时间、空间顺序 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中间:景的变化多感观、多变化

4、特征 情景交融结尾 借景抒情,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四步:方法。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形形色色,千姿百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把景象写得真实,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同学们在确定好描写对象之后,一定要认真观察,切实把握景物特点。2.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在写作时,一般来讲,写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如写“观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写一处自然景观,可按空间顺序来写,如“窗外即景”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 3.抓住变化,展示形态。任何一种自然景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在描写时,

5、一定要抓住它的形态变化,这样写出来的景才会活泼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4.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为了把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才会具体、形象,从而深深地感染读者,给人美好的感受。(三)范文引路雨中即景今天天气十分闷热。没有一丝风,树木一动不动,湖水也静得像一面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白光。这一刻,整个大地仿佛都沉睡了,出奇地安静。空气似乎也凝固了,让人感到十分不舒服,连呼吸也觉得困难。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美妙而优雅的“沙、沙、沙”的声音,宛如一曲配着节奏的乐曲。原来是起风了!树

6、木应和着曲子翩翩起舞,各自表演着精彩的节目,风儿就成了热情的观众,它们忘情地拍着手,直赞叹:“你们的表演可真棒!”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黑云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这一定是太阳公公粗心大意,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所以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顿时,天上划了一条闪线,这该是闪电爷爷的“杰作”吧,它应该在学画画。过后,传来了“轰隆轰隆”震耳欲聋的雷声,雷公公连续批评了闪电爷爷几下。它之所以大发雷霆,是因为闪电爷爷的作品不合格,不应该展示给人间。不过,雷公公的火气也太大了,那训斥声噼里啪啦的,比鞭炮声还猛啊!不久,天庭好像接到了紧急任务似的,慌慌张张地向人间泼水,拼命地泼个不停。“嘀嗒嘀嗒”“咚咚”“哗哗”

7、,那雨时大时小,时粗时细,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总是捉弄人们。那雨声更是奇妙无比,各种各样的,一点也不单调。有时像海浪翻滚不息,有时又像乐队在演奏浪漫的小曲,有时就如小孩子的哭泣。雨水砸在地上溅起了无数像黄豆大小的水泡,路旁的野花在风雨中摇晃,有些已趴在了地上不知不觉雨停了。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也高高兴兴地走出来散步。花儿上的“珍珠”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公鸡也得意扬扬地“喔喔”大叫,青蛙在田野里不时地哈哈大笑句段赏析从多方面着笔写雨来临之前天气的特点:闷热,空气凝固。树木在风的吹动下,好像是在演奏、跳舞,比喻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活了,恰当地表现出了天气的变化。想象丰富、神奇而又

8、恰当,能引起读者的联想,留下深刻的形象。运用排比句表现了雨声的奇妙无比。本段描写雨来临时景物的变化:乌云、太阳、雷声、闪电,以及雨形、雨声。条理清晰,特征鲜明。再写雨后情状,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总评:这篇习作很有特点,首先小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雨来临前各种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其次描写有序,大体上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而又详写了雨中的景物变化。文章最鲜明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想象大胆;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景物写得有生命、有情感。这篇雨中即景可真是有景有情也有意啊!(四)学生习作。1.明确习作要求:根据课文要求进行写作。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9、(五)学生点评与修改1.点评重点:(1)想象是否合理;(2)中心是否突出;(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修改重点:(1)处理想象不合理的地方;(2)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3)改正不合逻辑和不通顺的语句;(4)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思考、表达。合作探究,披文入情。思考并回答问题。活动探究。理解、探究。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让学生了解写作要求。 通过范例让学生了解所写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所学能力。课堂练习完成本课的作文,工整的抄写在作业本上。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

10、结同学们,从这次作文训练中我们明白了“即景”作文也就是写景类作文。只要我们勤观察、细心思考,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把我们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详略得当地写下来,就能写好这方面的写作。从实际训练来看,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当然,作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观察、练笔的习惯。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像今天一样顺利完成作文训练,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题目:_即景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写作内容。2.写作的对象是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4.要求中心明确,字数不少于300字。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_即景明确要求精选材料范文引路 学生写作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