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170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易-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共2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8课慈母情深 教学设计第1课时课题 慈母情深单元6单元学科语文年级5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魄、抑、颓、纫、噪、褐、惫、耽、兜、龟、权”11个生字并会写“辞、抑、碌”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连续、广播、铁路、辞退”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来理解和感知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重点认识和会写课文中的字、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母亲“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 这个人就是娘,啊 这个人就是

2、妈!”母亲,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它一直以伟大和无私著称,每每读到它,心灵总不免轻轻颤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亲,感受博大的慈母情怀。板书课题:慈母情深思考、讨论问题。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讲授新课二、初读感知1.走进作者梁晓声 当代作家。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2002年任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雪城年轮,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等。2.背景简介本文写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当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不好,一元五角买本书在当时是很

3、不容易的事情。3.读准字音p y tu rn zo h bi dn du jn qun魄、抑、颓、纫、噪、褐、惫、耽、兜、龟、权4.朗读词语 连续 广播 铁路 辞退 挣钱 压抑 潮湿 忙碌 缝纫 阴暗 炎夏 噪声 瘦弱 脊背 口罩 龟裂 忍心 数落 权利 5.多音字挣zhn(挣钱)(挣脱) zhn(挣扎) 他不断挣(zhn )扎着,想要挣(zhn )脱身上的枷锁。 龟 jn(龟裂) u(乌龟) 一只乌龟(u )在一块龟(jn)裂的土地上缓缓地爬行。 6.词语释义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本文指“我” 想有一本书想得入迷。 怂恿: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

4、义。文中指“我”劝说自己向母亲要钱。 疲惫:指极度疲劳。 龟裂:本文指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 三、我会写1.请同学们,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辞、抑、碌、吊、噪、脊、竟、龟、哇、忍、酸、权2.随文识字:(1)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字的读音、结构、部首、组词、笔顺、造句等)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指导书写汉字。 四、整体感知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我”读“闲书”的事。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我”迫切希望得到一本青年近卫军。第二段(第5至34自然段):“我”到车间找母

5、亲要钱,用母亲给我的钱给她买了一听罐头,母亲数落“我”一顿,又给了“我”书钱。第三段(第35自然段):“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思考、表达。合作探究,披文入情。思考并回答问活动探究。理解、探究。回答问题活动探究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课堂练习一、判断1.“失魂落魄”的 “魄”读p ,还可以组词“魂魄”。() 2.“龟裂”的“龟”读 gu ,不读 jn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噪声 疲惫劳累 脊背 震耳欲聋眼神 弯曲瘦弱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了母爱的伟大。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抄写字、词。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渴望买书 让我买书 拥有这本书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