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916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冀中的地道战》教案(配套课件+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8课冀中的地道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条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方法培养目标: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教学重点: 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看过电影地道战吗?冀中平原的广大抗日军民神出鬼没地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冀中的地道战,走进这个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2.走近作者周而复原名周祖式,安

2、徽旌德人,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回忆录往事回首录。今天,我就带大家穿过时光隧道,走进地道战,感受冀中人民的无穷智慧。(播放地道战片段)3.简介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于1942年到1944年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地道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

3、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qn l qi xin gui yo ch li g侵 略 任丘 陷坑 拐弯 吆喝 岔道 堡垒 搁东西(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读时注意生字中的翘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闷、藏、钻”的读法.多音字认读。闷:mn(闷热)mn(闷闷不乐)藏:cng(捉迷藏)zng(宝藏)钻:zun(钻进) zun(钻石)5.理解

4、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并造句。【不计其数】:形容极多。造句:草原上的花真多,不计其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地势十分险要。造句:居庸关地势十分险要,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二、生字书写出示生字:侵、略、筑、堡、党、丘、妨、蔽、陷、拐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侵、略、筑、堡、党、丘、妨、蔽、陷、拐”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侵 qn结构:左右部首:亻组词:侵略 侵入造句:我们的前辈曾经同侵略者浴血奋战. 略 l结构:左右 部首:田 组词:侵略 省略造句:写日记时,不相关的话必须省略. 筑 zh结构:上下部首

5、:竹组词:修筑 建筑造句:我军用猛烈的炮火摧毁敌人修筑的工事. 堡bo结构:上下部首:土组词:碉堡 堡垒造句:董存瑞炸毁了敌人的碉堡。 党 dng结构:上下 部首:组词:共产党 党员造句:妈妈是一名党员。 丘 qi 结构:独体部首:丿组词:任丘 丘陵造句:那里地旷人稀,丘陵遍野,冲洼四通八达。 妨 fng结构:左右部首:女组词:妨碍 妨害造句:请你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妨碍别人学习。 蔽b结构:上下部首:艹 组词:隐蔽 遮蔽造句:面对敌人的轰炸,队长沉重指挥大家隐蔽。 陷xin结构:左右部首:阝组词:陷害 陷坑造句:他不只言行不一,更是两面三刀,暗中陷害竞争对手。 拐 gui结构:左右部首:扌组词

6、:拐骗 拐弯造句:会拐弯的小溪,才能最终流向大海。(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4、 理清层次,分段

7、 1.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出示课件】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说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和作用。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对其作出高度评价。同学们齐读一下。2.整体感知内容。同学们,速读课文,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地道?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这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课堂练习1.读拼音,写字词。 qn l gui wn ch do yo hebo li

8、ji ku dio bo so dng2.缩句。(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参考答案:1. 冠军 俯冲 喷气 速度 赤道 鸵鸟 赤红 一枚2. (1)冀中人民挖了地道。(2)地道战留下了奇迹。3. 板书设计:冀中的地道战侵、略、筑、堡、党、丘、妨、蔽、陷、拐教学反思:语文课就是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对词语的理解这一部分,我提示了一些方法,在具体的语言情况中理解,通过比较进行理解,用词语说话等多种方法理解,根据学

9、生的情况进行选择。词语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点,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通过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第8课 冀中的地道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力、方法培养目标: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教学难点: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对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冀中人民的聪明才智吧。板书:冀中的地道战讲授新课:快速阅读

10、课文,提出问题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一、指名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1.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扫荡”指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 开门见山,这句话交代了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造”说明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创造”说明地道是当年冀中人民设计发明的。“创造”说明地道是冀中人民最早挖掘的。2.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地道战,简直是个奇

11、迹”这是个总起句,“奇迹”指的是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不计其数”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3. 词语积累(表示数量多的成语)不计其数 数不胜数成千上万 人山人海4.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这一新的斗争方式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呢? 保护自己、打击敌人。二、学习课文48自然段1.默读第四自然段,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1)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 这是本段的中心句。讲地道的式样多,有100多种。(2) 就拿任丘的来说吧,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

12、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这是第二层讲地道有位置和高度。(3)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第三层讲地道里有许多大洞,生活设备齐全。(4)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此处描写生活气息很浓厚。第四层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13、。(5)仿写:用“既又”写一句话。示例:这次考试既在有意义又能考验大家的耐心程度背诵指导:在背诵第四自然段时候,先理清内容层次,再条理地加以记忆,朗读成诵,厚积以待薄发。2. 默读第五自然段,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棘掩护; 有的出口旁是陷坑; 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1)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 交代了地道出口的位置和特点。(3) 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

14、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迷惑洞”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孑口又险又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3. 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是怎样想方设法来破坏地道的?火攻、水攻、毒气攻(2)冀中人民是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的?用土和沙来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