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32884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防治水技术培训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王运福 鲁能菏泽煤电开发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国际地质学会会员 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高级工程师,煤矿防治水工作 根本在管理 关键在细节,我国煤矿水害类型及分布,1,1.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岩溶裂隙水水害区; 2.华南晚二叠纪煤田的岩溶水水害区; 3.东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4. 西北侏罗纪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5. 西藏、滇西中生代煤田的裂隙水水害区; 6. 台湾第三纪煤田的裂隙孔隙水水害区,一、我国煤矿水害类型及分布,矿井充水条件分析,2,矿井充水条件分析,是矿床水文地质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矿井充水 条件分析 内容,二、矿井充水条件分

2、析,根据充水条件特征,可将矿井充水条件分析划分为:,二、矿井充水条件分析,(一)、自然充水条件分析,二、矿井充水条件分析,二、矿井充水条件分析,(二)、人为充水条件分析,1.人为充水水源,老空水,袭夺水,二、矿井充水条件分析,二、矿井充水条件分析,(三)、充水强度分析,二、矿井充水条件分析,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3,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1、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的新方法“脆弱性指数法” 煤层底板突水是我国大部分煤矿山在开发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那么何谓“突水系数”?,其中: T 煤层底板突水系数, MPa / m ; M隔水段厚度,m; P 隔水段承受的地下水压,MPa;

3、底板受构造破坏段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 MPa / m ,正常块段不大于0.1 MPa / m (煤矿防治水规定P109)。,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回采诱发的导升高度,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因此,我们认为,40多年前所提出突水系数法,已无法满足深部带压开采和现代采煤方法提出的要求,对此,提出了煤层底板突水预测预报评价的新方法: 脆弱性指数法 脆弱性指数法采用的基本模型就是将具有强大空间信息分析处理功能的GIS与可确定底板突水多种主控因素权重系数的信息融合耦合于一体的评价模型,即 式中:VI煤层底板突水的脆弱性指数; Si第i个主控因素对底板突水的“贡献”或相对权重; Ii

4、第i 个主控因素归一化后的无量纲值。,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3 )工程应用实例 进行实例分析。,图2.2 构造密度专题层图 图2.3 隔水层等效厚度专题层图 图2.4 充水含水层水压专题层图,图2.5 奥灰古风化壳厚度专题层图 图2.6 含水层富水性专题层图 图2.7 断层断距专题层图,图2.8 矿压破坏带以下脆性岩厚度专题层图 图2.9 本溪灰岩厚度专题层图,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应用非线性ANN方法,根据大量的已知突水样本, 对模型进行训练学习,确定了8个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底板突水评价的脆弱性指数模型。,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底板突水脆

5、弱性分区图(2),奥灰水压专题图,构造密度专题图,奥灰含水层富水性专题图,奥灰上部古风化壳厚度量化专题图,断层断距专题图,矿压破坏带以下脆性岩厚度量化专题图,隔水层等效厚度量化专题图,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对各主控因素在突水过程中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三图双预测法”中的“三图“是指:,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2、煤层顶板突水灾害预测预报的新方法“三图双预测法”,“三图双预测法”中的“双预测”是指:,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3、采掘前方断层小构造预测预报技术方法 采掘前方断层构造预测预报是一个十分困难但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难题。,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4 矿井涌(突)水水源快速判别及预测预报,三、矿井水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4,四、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一)、突水前水灾预测预防预案,四、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四、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二)、突水后水灾现场抢险救援与处置,四、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1、浮标法,2、水泵标定法,3、容积法,突水后的 水量估算,四、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四、突水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大家好好休息,大家好好休息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