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28840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海关管理与报关业务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海关概述,海关是根据国家法令,对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的物品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简言之,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一、海关的产生,(一)产生条件 海关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一个国家的国家机器和政治制度比较完备,对外经济交往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管理进出境人员与货物的关卡机构便开始建立。 我国海关的产生与发展,(1)最初各国设关的目的:出于军事和国防需要,征收税费。 (2)资本主义初期,海关成了各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工具,通过征收高额关税,保护本国工业和市场。 (3)目前海关管理的主要作

2、用转向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二)海关的设置,1在世界范围内 海关一般设在沿海一带,内陆国家则设在陆路边境线上,沿海国家也常在内地特别是在首都和大城市设立海关。,2新中国海关的设置 (1)新中国海关总署于1949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 (2)5070年代,我国海关以沿海省市及一些边界为布设重点,内陆省区不设海关。 (3)1987年海关法规定,在凡有外贸业务活动,有国际航空、国际联运、国际邮包邮件交换业务的内地都设立海关。,3我国海关的设关原则 海关法第三条规定了我国设立海关的基本原则: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海关。 依据海关法,我国在下列地方设立海关机

3、构: (1)对外开放港口、口岸和进出口业务集中的地点; (2)边境火车站、汽车站及主要国际联运火车站;,(3)边境地区陆路和江河上准许货物、人员进出的地点; (4)国际航空港; (5)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 (6)其他需要设立海关的地点。 海关机构的设立、撤销,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海关总署决定。,对外开放的口岸:指由国务院批准,允许运输工具、人员、货物、物品直接出入国(关)境的边境港口、机场、车站以及允许运输工具、人员、货物、物品出入国(关)境的边境通道。包括:对外开放港口;边境火车站、汽车站及主要国际联运火车站;边境地区陆路和江河上准许货物、人员进出的地点;国际航空港;国际邮件互换局(

4、交换站)等 海关监管业务集中地:指虽非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但海关某类或某几类监管业务比较集中的地方,如转关运输监管、保税加工监管等。,关区 一个直属海关及其隶属海关管辖的地区;两个关区之间的办理海关手续的情形称之为“跨关区”; 海关监管区 设关的地点及虽未设关但经国务院批准的进出境地点;,(三)我国现行的海关组织机构,1海关组织管理变迁 1949年10月25日中国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 1953年与对外贸易管理总局合并,归对外贸易部领导。 1960年又改为外贸部的职能司海关管理局领导。 1980年,全国海关建制重新收归中央,恢复成立海关总署,直属国务院。,国 务 院,海关总署(正

5、部级直属机构),15个部门 . 6个在京直属事业单位、4个社会团体、1个派驻机构和3个驻外机构。现任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广东分署,天津、 上海特派员办事处,直属海关(厅级直属机构)41个,隶属海关(处级隶属机构)562个,2.当前海关组织机构情况,3.海关的管理体制 1)机构内部实行垂直领导体制, 海关总署直接对国务院负责; 下级海关对上级海关负责; 2)实行关衔制度; 海关总监(2级:署级) 关务监督(3级:局级与处级正职) 关务督察(3级:处级与科级) 关务督办(3级:科级与科员) 关务员(2级:科员与办事员),3)中国海关的行业特点 行政机关、公务员编制; 专门针对进出境活动监管; 虽处

6、地方,但与地方并无隶属关系;,中国海关实行“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4.报关与海关管理 1)报关与海关工作任务 2)报关与海关业务改革 3)报关与海关对企业的管理 4)报关与海关廉政建设,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 前身为海关合作理事会(CCC,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目前共有137个成员国。1950年12月15日成立CCC,1995年1月1日更改为现名。 1953年1月26日在布鲁塞尔(总部)召开一大,1983年的1月26日开始,便定每年的1月26日为“世界海关日”。,国际海关组织 WCO,中国于1

7、983年7月18日加入WCO,成为其第95个成员国,每年纳会费160万比利时法郎。 世界海关组织的宗旨和任务如下: 1)研究与海关事务有关的所有合作问题; 2)审议与海关制度相关的技术及经济因素,提出协调可行的方案;,3)草拟公约及公约的修正案; 4)为已通过的协议在解释和统一实施方面提出建议及履行相关的职能; 5)对公约的执行与解释的争议解决提出建议; 6)确保海关规章及手续的信息通报; 7)就公约管辖的海关事务向有关政府提供咨询、信息和建议;,8)在其职责范围内与其他政府间组织开展合作。 世界海关组织的主要业务: 海关技术、税则归类和海关估价一般被作为WCO的三大业务支柱。,二、海关的性质

8、与任务,(一)海关的性质 1海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海关对内对外代表国家依法独立行使行政管理权。 内部自成体系,区别与其他国家行政机构。,海关管理的性质 海关管理行为是对其它国家行政机关管理行为的一种再管理,如: 许可证、配额、进出口机电产品审批、动植物检疫、食品卫生检疫、进出口商检、药检、民用枪支弹药、文物、濒危物种、无线电器材与通信设备、金银及其制品、音像制品、印刷品、固体废料进口管理等。,2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履行国家行政制度的监督职能,是国家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监督管理范围,监督管理对象 范围是进出关境及与之有关的活动,对象是所有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

9、物、物品。,3、海关的监督管理是国家行政执法活动 海关事务属于中央立法事权,立法者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国务院,此外,海关总署可根据法律、法规制定规章,作为执法依据的补充。地方人大及政府不得制定海关法律法规,地方法律、规章不是海关执法依据。 例:判断题 海关是国家进出国境的监督管理机关。,(二)海关任务(“4”项基本职能),1 监管: 海关法第23条规定, 进口货物自进境起到办结海关手续为止; 出口货物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关境止; 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自进境到出境止;应当接受中国海关监管。,监管是海关最基本的任务,海关的其他任务都是在监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除了通过备案、审单、查验、放行、后

10、续管理等方式对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管外,海关监管还要执行或监督执行国家其他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实施。如进出口许可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文物管理制度等。,2. 征税:指海关代表国家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关税是指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对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其他税、费包括进口环节税(增值税、消费税)、船舶吨税、滞报金、税款滞纳金等。,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关税的征收主体是国家,海关法将征收关税的权力授予海关,由海关代表国家行使征收关税职能。 海关征税的法律依据是海关法、进出

11、口关税条例。,2004年海关上交的关税为4700亿左右; 2005年全年海关税收净入库5278.36亿元 ,比上年多收534.3亿元,增长11.26% ; 2006年海关税收比2005年税收又增长6% 。 2007年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7584.6亿元,比2006年多收1480.4亿元,增长24.3%。 2008年全国海关税收净入库9161.1亿元,比2007年多收1576.4亿元,增长20.8%。 2009年中国海关关税不减反增,实现同比0.6%的增长,海关税收净入库9213.6亿元。,3.缉私 指海关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在海关监管场所和海关附近的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为发现、制止、打击

12、、综合治理走私活动而进行的一种调查和惩处活动。 海关法第5条规定: 国家实行联合缉私、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缉私体制。海关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查缉走私工作。,海关在打击走私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公安、工商、税务、烟草专卖等部门也有查缉走私的权力,但这些部门查获的走私案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统一处理: 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移送海关依法处理; 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海关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地方公安机关依据案件管辖分工和法定程序办理。,走私指进出境活动的当事人或相关人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限制性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或依法应

13、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或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它海关监管货物、物品、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行为。 (逃税、逃证),改革开放之后,走私的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至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90年代至今三个时期,其范围也由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发展。 90年代,闽粤两地查获的走私案件占全国查获总数的五分之三强。近年来则有向西南、西北及东北扩散的趋势。,4. 统计,海关统计是以进出口货物作为统计和分析的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加工处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或经海关核准的其他申报单证,对进出口货物的品种、数(重)量、价格、国别

14、(地区)、经营单位、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贸易方式、运输方式、关别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开展国际贸易统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海关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实施海关严密高效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资料。,三、我国海关的法律体系 以海关法为母法的三级海关法律体系。 (一)海关法 人大通过,主席令第35号发布 1987.1.22人大常委会通过,同年7月1日起实施; 2000.7.8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决定,20

15、01.1.1起实施; 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海关事务的基本法律规范。,(二)行政法规 国务院制定和颁布,国务院令第号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关税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稽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05.12.25发布,06.3.1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三)海关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1、海关规章: 海关单独或会同有关部、委制定, 海关总署令第号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06.3.20公布,06.6.1施行; 海关关于报关

16、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05.11.30公布,06.1.1施行; 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06.3.28公布,06.5.1施行; 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修改和撤销管理办法05.12.30公布,06.2.1施行; 海关行政处罚听证办法06.1.26公布,06.3.1施行; 海关实施人身扣留规定06.1.13公布,06.3.1施行; 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管理办法05.12.28公布,06.2.1施行; 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05.11.28日公布,06.1.1施行; 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05.11.28公布,06.1.1施行; 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05.6.23公布,05.7.1施行; 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05.6.23公布,05.7.1施行。,2、海关规范性文件海关总署公告 年第号 海关总署公告2006年第25号(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2006-05-23 海关总署公告2006年第22号(关于2006、2007年度报关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2006-05-11 海关总署公告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