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856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共2课时)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园地三 备课资源 【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为童话主题教学单元,四篇童话学习后,编排了本单元的语文学习园地。将从整体把握童话特点及语文要素的落实等角度展开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了“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栏目。“交流平台”将引领学生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问题的聚焦和讨论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识字加油站”出示了三组通过加减偏旁的识字过程,从中认识形声字规律,掌握识记生字的方法。“词句段运用”中将口字旁的字进行分类,意义识字。修改符号的学习在于运用,重点将本环节的学习过程与修改习作相结合。“日积月累”中编排了几句有关“明理”的谚语,要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积累并合理运

2、用。【学情分析】学习前测1.阅读了本单元的四篇童话,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喜欢的原因。测试意图: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自己的阅读感受。2.在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中,选出三个自己最难理解和记忆的。测试意图:本单元的生字有几个字形较难记忆,字形与本义变化较大,学生很难产生有意义学习。在此了解汉字学习的难点。3.将自己编写的童话与同桌交换阅读,互相评价。测试意图:从习作内容上生生互评,发现问题和优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语言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表达对童话阅读的理解。2.思维目标:准确读写和积累本单元的生字,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积累相关说理的谚语并能理解其内涵;

3、认识修改符号,并能用其修改自己的作文。3.其他目标:增强单元整合学习的意识,从中习得学习方法,提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在阅读和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学难点:对通化阅读产生持续性兴趣。【学生活动设计】活动一:再聊童话 阅读交流平台中的对话,说说这三个小朋友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阅读收获,和你的收获一样吗?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填写图表。 组块我的收获树的故事昆虫部落的故事最打动我的情节最喜欢的人物感悟到的道理两组童话的相同点两组童话的相同点因阅读童话而喜欢的作家作品【活动说明】本环节的设计与本单元第一课时中“聊童话”的环节呼应。在学习本单元课文之前的“聊”是来自

4、学生的以往学习经验,本课的“再聊”是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从童话的特点入手让学生思考,从情节、人物和对比阅读的角度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在此还要关注课外阅读和课文作者的相关作品阅读。有意识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童话世界。活动二:童话人物大家谈课文中的几个人物给大家带来了喜悦、伤感、敬佩之感。一棵树、一只蚂蚁、一块木板皆有生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世界。课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都很细腻,翻看课文,说说哪个情节中的人物心理打动了你,和你自己的经历有共鸣。【活动说明】本单元的课文学习指导中很关注人物心理的感受,本环节通过回忆情节带动对人物的再认识。“读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让学生尝试

5、与童话人物找共鸣,讲故事读到心里。活动三:加加减减变变变在阅读的同时,大家也认识了很多新字新词,看看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自己观察,有什么发现?预设:每个生字都是熟悉的字减去一部分偏旁,变成新字;都是由形声字变化的;减去形旁,留下声旁;新字和原来的字在意思上没有关联,读音相近。1.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伸申(申请) 招召(召开) 踪宗(祖宗)忆乙(乙方) 豫予(给予) 界介(介绍)2.指名拼读生字。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本题是强调了声旁表音的功能。

6、后面的字都是前面字的声旁,表示前一个字的读音。如“伸”的声旁是“申”,前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课件出示) 左形右声:伸、招、踪、忆右形左声:豫上形下声:界(3)复习识字方法。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

7、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5.小练习:(1)生字变变变把下列汉字变成本单元的生字,再组词。例:青请(请坐) 例:踪宗(祖宗)宿_( ) 谓_( ) 自_( ) 滑_( ) 然_( ) 热_( )2.形声字连连看放 清 松 渔 警 圆 花 病 领 战 忘 狸 衷 郊 笠 阁 赶 功 烈 堡 闻 问 芳 闷 露 岗左形右声 左声右形 上形下声 内形外声 上声下形 外形内声【活动说明】本环节通过对比字形、读音和字义理解,结合练习巩固对形声字的认识,有效复习本单元生字以及加减偏旁的识字方法。活动四:口字旁咬 叼 嚼 叫 喊 嚷啃 咽 口 吼 啼吞 含 吵 唤 吱 鸣 嘀 嗡 嘟

8、啪 哗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和“口”有关,字义上有差别又有关联。第一组:咬、咀、嚼、咽、啃、吞、含都是和嘴相关的动作,都是吃东西时的动作。第二组:叫、喊、吵、嚷、吼、啼、唤表示发声或说话时的语气。看到这些词就能感到说话人当时的语气和心情。第三组:啪、哗、吱、嗡、嘟、呜、嘀表示声音的拟声词,都能用嘴模仿着发出这些声音。1.同桌一组,各自在三组汉字里选一个,对着对方做动作,互相猜猜是什么字。2.提手旁分分类 我们学过很多提手旁的字,试着用“口字旁”的分类方法,给学过的提手旁字分分类,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字义问题。【活动说明】通过分类,了解偏旁的意义,同偏旁的字在字义上也会有很大差异。在同偏旁识字

9、分类中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能合理运用。活动五:学习修改符号1. 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 增补符号 删除符号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2. 改病句练习3. 修改作文请同桌互相交换在习作课上自己编写的童话,读一读。(1)请用欣赏的眼光说一说同学作品中你最欣赏的地方。(2)找到一处需要改进的地方。(3)运用修改符号帮同学改一改。【活动说明】学习修改符号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使用,养成检查作业和自主修改的习惯。活动六:日积月累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1.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2.小组交流,根据理解说说体会。3.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1)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句意:灯芯不拔高灯不会变不亮;道理不去分辨就不会明白!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句意: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句意: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顺应潮流谁更在理。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4.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