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32852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易-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一课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女娲补天单元第四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认“措、混”等8个生字。正确理解“惊慌失措、塌下”等词语。3、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4、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女娲的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和神话故事的神奇。

2、重点1、识字、写字。 2、知道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能复述“补天”的过程,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和神话故事的神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回顾神话故事人物:(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着古代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优美动人的神话

3、故事女娲补天。3、板书课题:15、女娲补天生根据文字及图片回顾人物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回顾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cu hn xing x t sh sng j措 混 项 熄 塌 杀 颂 绩指名认读,相机正音。(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4)图片认读生字塌陷(5)古文识字杀,甲骨文(又,抓、逮)(

4、毛,动物的尾巴,借代动物),表示逮住动物,进行屠宰。造字本义:动词,逮住动物屠宰,揭下毛皮。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1、资料袋女娲: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并炼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4、整体感知内容。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女娲

5、补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远古时期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三、品读感悟(一)学习第1-2自然段1、同桌合作学习:(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2)交流探讨:故事的起因是什么?2、出示第1-2自然段: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忽然打了起来。他们打的异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结果水神共工惨败,他又羞又恼,觉得没有脸活在世上。就对着西边的不周山一头

6、撞了过去。要知道不周山本是一根撑天的大柱子,共工这么一撞,这根撑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天上顿时露出了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3、故事的起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架,水神共工惨败,就对着撑天的大柱子一头撞了过去,天塌地陷、洪水泛滥、野兽残害。混乱、恐怖4、“欢声笑语”写出了人类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5、黑黝黝词语拓展:ABB类词语静悄悄 香喷喷 亮晶晶 金灿灿胖乎乎 沉甸甸 气冲冲 黑压压笑哈哈 急匆匆 绿油油 黑乎乎兴冲冲 齐刷刷 懒洋洋 慢吞吞6、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

7、,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7、指导朗读。(二)学习第3自然段1、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2)交流探讨:这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出示第三自然段: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决心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3、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4、指导朗读。(三)学习第4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2)交流探讨: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怎样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具体。2、出示第四自然段:这可是一项重大而又艰难的工作,女娲先从各地捡来

8、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练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3、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怎样的?先:炼石补天天上有了五色的云霞又:斩下乌龟的四条腿撑天天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接着:奋勇杀死了作恶的

9、黑龙野兽不敢再残害人类最后: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堵住了喷涌洪水的地缝4、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具体。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她来到山上一无所获;她来到森林仍是一无所获,她来到田野还是一无所获。此时的女娲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她感到精疲力竭但一想到人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5、指导朗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朗读

10、课文第五自然段。(2)交流探讨:天补好了,人们也得救了!老百姓们刚刚也亲眼目睹了女娲补天的情景,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2、出示第五自然段: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人们获得新生3、想象说话:天补好了,人们也得救了!老百姓们刚刚也亲眼目睹了女娲补天的情景,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说:女娲真了不起!真是神通广大啊!真是人类的救世主啊!做:人们拍手称快,载歌载舞,很多老百姓跪在地上,感谢女娲的救命之恩4、世世代代:词语拓展:AABB类词语明明白白 隐隐约约 轰轰烈烈 吞吞吐吐 密密麻麻 高高兴兴 浩浩荡荡 慌慌张张 淅淅沥沥 断断续续 郁郁苍

11、苍 恍恍惚惚 偷偷摸摸 祖祖辈辈 严严实实 家家户户 5、指导朗读。(五)总结延伸1、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像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您真了不起!真是神通广大!您真不愧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永远感激您!2、通过文章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习女娲的哪些品质和精神呢?我们应该学习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3、拓展:女娲制乐:女娲创造了瑟、笙簧、埙(xn)等中国的传统乐器。女娲十肠:根据山海经记载,女娲的肉身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六)写法借鉴巧用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

12、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本文中人们根据天上五彩的云霞,想到女娲炼石用的五彩石。想象丰富合理,充满神秘的色彩。(七)知识梳理故事的起因:天塌地陷、洪水泛滥、野兽残害混乱、恐怖故事的经过:先炼石补天天上有了五色的云霞又斩下乌龟的四条腿撑天天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接着奋勇杀死了作恶的黑龙野兽不敢再残害人类最后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堵住了喷涌洪水的地缝故事的结局:人们获得新生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四、拓展阅读1、课件出示: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大禹外出治水后,第一次飘过家门是在出门后的第十个月,他带人修渠飘过家门,这

13、时,妻子刚刚生下儿子夏启没几天。这天,大禹飘过家门,正巧听到自我的孩子“呱呱”的啼哭声,妻子边哄孩子边骂大禹是个不顾家的死鬼。同行的人都放慢了脚步。有人说:“禹王,您回家住几天吧!”大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此刻灾情严重,治水要紧!”跟随人说:“你还没有见过自我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大禹也很想进门去看看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儿!可一想,工程的事多,还有许多事要他去办,因而摇了摇头,郑重地说:“我们此刻重任在肩,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国事呀!”说完,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第二次飘过家门时,他看见抱在妻子怀里的儿子已经会叫说话了,妻子正在教儿子喊爸爸,小夏启也很乖巧地边笑边喊爸爸。大禹看到这一幕,

14、不禁热泪盈眶,但治水工程正是紧张的时候,他擦了擦脸上的泪花转身就要离开。这时,妻子抱着儿子看见了大禹,赶忙出来迎接,看到大禹一副疲惫的模样,妻子疼惜地说:“快回家歇歇吧!看你累的,我给你换身衣服。”大禹接过儿子亲了亲,说:“不成哪,许多人被洪水围在高地,我要去救人哪!”说着,把儿子送到妻子怀里,安慰了她几句,就转身走了,还是没有回家。第三次过家门,当奶奶告诉他爸爸就在家门口时,小夏启跑出家门,一把拉住聊拉住了禹,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一把抱起了儿子,激动的热泪两行,他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叫他告诉妈,因为治水工作十分繁忙,他一时还回不了家。等开挖渠道把洪水归入大海了,就会回来和全家人团聚的。”

15、大禹放下儿子回身就走,儿子在其后一路追撵着,哭叫着爸爸回家,大禹回头冲儿子和妻子挥了挥手,抹了一把眼泪,回身加快了脚步,又一路匆忙而去。2、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3、互相交流,说说大禹治水在家乡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此刻还被传为美谈,仍为人们广为传颂。家乡三过村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大禹一生为民谋福,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顾念百姓、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这四句普普通通的家常话,能够说体现了大禹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大禹的精神难能可贵,世所罕见。五、课堂练习一、选择括号里正确的生字。(治 冶) 炼(熄 息)灭 提(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