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28098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收入分配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收入分配与贫困,主要内容,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 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 贫困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战略,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人人生而平等”的哲学和道德原则 社会问题:人不患贫而患不均 发展中国家收入的不平等分配导致严重的贫困问题 库兹涅茨和阿马蒂亚森 森先后获得1971年和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一、收入分配的类型 规模分配(scale distribution) 指社会中个人或家庭得到的收入 功能分配(functional distribution) 指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即不同的生产要素

2、如土地、资本、劳动等各自对生产的贡献所得的报酬。,1、规模分配,收入分配问题通常被理解为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因此比较家庭而不是个人之间的收入通常是评价社会平等与否的一种适宜的方法。 家庭之间的收入平等通常是根据户均(或家庭成员)收入规模以收入分布来度量的。这个收入规模的分布一般叫做“收入的规模分布”。,2、功能分配,功能分配也叫要素收入分配,它解释的是在总的国民收入中,每一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所获取的收入份额。,3、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的关系,功能分配 规模分配 家庭1 工资 家庭2 产出 地租 家庭3 利润 家庭4,李嘉图和马克思以土地和资本分别由地

3、主和资本家拥有,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为假设。但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雇员拥有财产占有比例,而且他们不仅拥有有形资产,还拥有通过人力资本而积累的诸如知识和技能等无形资产。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仅以功能性分配的分析是不可能做出适宜的判断的。,二、 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 库兹涅茨比率,1、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洛伦茨曲线是以家庭收入所占百分比的累积分布为纵轴、以家庭数量的累积分布为横轴而得到的曲线。 纵轴表示累计的收入(GNP) 百分比,横轴表示累积的人口的百分比。,在所有家庭得到相同收入这种完全平等的

4、情形下,洛伦茨曲线与对角线一致。另一种极端情形是完全不平等,此时洛伦茨曲线就成为三角形OLH。 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茨曲线弯曲得越厉害,越趋向于横轴。,2、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是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计算得来的,是洛伦茨曲线和对角线之间所包围的面积与洛伦茨曲线所在的半个正方形的面积比率。 基尼系数的数值在完全平等的0到完全不平等的1之间。,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所夹面积与等边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比值 数学计算公式是 越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现实中的基尼系数在0.25-0.6之间,警戒线是0.4,第二节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倒U假说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

5、长间的关系,一、 库兹涅茨倒U假说,1、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含义 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在经济增长初期恶化,在经济增长达到中等水平到达顶峰,然后随经济进一步增长而下降,变动轨迹呈倒U型,2、 库兹涅茨的解释,不平等加剧因素:储蓄、工业化与城市化 不平等抑制因素:法律和政策力量、人口变动、产业结构变动 经济发展前期主要是加剧因素起作用,而后期主要是抑制因素起作用,3、支持库兹涅茨假说的理由,贫困国家二元经济显著 在发展初期,国家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 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的政权往往掌握在富裕阶级的手里。制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富人而不利于穷人。 发展后期的变化,日本基尼系数的变化,日本基尼系数的变化明显地同

6、倒U型假说一致。 速水佑次郎认为,这些二战前的估计很可能会有很大的误差,因为它们不是以家计调查为基础,而是以诸如税收统计这样的间接来源为基础的。但所有这些估计一致表明,从工业化开始到二战期间不平等上升了,而在战后不平等大幅下降。,4、倒U型假说尚未被时间序列资料证实 既然倒U型假说尚未被时间序列资料证实,所以也不能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一定无法避免这种趋势。但不可否定的是,在发展初期,造成不平等程度提高的力量是很强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任务就是探讨可能抵消那些不平等力量的措施,以使低收入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不同于库茨涅茨曲线。,5、马克思的看法 马克思预见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的增

7、长,针对李嘉图时代以来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降低了土地的重要性,马克思分析了国民收入是如何在工资和利润之间划分的,并预见到后者相对于前者的增加会因为收入集中到资本家手中而造成劳动者更加贫困。,二、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收入分配、储蓄与经济增长,如果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政府就不应该干预,反之则反之 边际储蓄率呈倒U型 政策含义:在极度贫穷的国家,不能采取再分配政策,而在中等收入国家应采取再分配政策。 但高度的不平等会加大再分配的政治压力,导致政府可能重新分配现有财富(虽然难度较大),或对财富增量实施再分配,结果都可能降低储蓄率和投资率,2 、收入分配、

8、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扩散效应(Spillover effect)* 现实中的一些情况支持以上的观点: 技术进步开始只对少数工业部门有利 技术进步只对部分技术工人有利 工业化有利于掌握金融资源和企业家才能的人 二元结构中只有部分人先进入现代部门 但随着更多的人进入现代部门,劳动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主导产业发生变化,需求提高,扩散效应最终将产生,3、 收入分配、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如果穷人能方便的获得资金,办企业、受教育、投资等就可以改善收入 但资本生产信息不对称,贷款要求抵押,这成为穷人进入资本生产的障碍 这种不平等会进一步加剧不平等:穷人只能留在劳动力市场,造成供大于求,工资下降,而富人因劳动

9、力成本下降利润提高 不平等会自我强化,无法自我纠正,4、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穷人一方面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受教育有限,这都使人力资本无法提高,强化分配不平等,三、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瞭望周刊载文指出,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 文章中写到,2006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25410.8元)是20%最低收入组(4567.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8474.8元)是20%最低收入组(1182.5元)的7.2倍。,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贫富差距程度)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

1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表明,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高于中国。,文章中指出,目前中国在再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对调节高收入阶层的税收机制不到位。文章写到,当前居民收入方式日趋多元化,除了劳动收入,还有股份收入、资本收入、房屋出租收入等,政府却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建立有效的收入监督及控制体系。同时,由于个

11、人所得税起征点偏低,使得本该成为纳税主力的高收入阶层却往往成为漏税逃税大户,而不该纳税甚至应该成为政府补贴对象的中低收入阶层却成为了纳税的主力。据统计,在中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左右,在美国10%的最高收入者缴纳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税比重的80%以上。中国这种税制安排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税收本应起到的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文章中指出,中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越来越突出。行业大类计算,2005年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之比为4.88:1。有关部门测算,在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中,有20%是由垄断行业带来的。,第二节 贫

12、困问题,贫困的概念 贫困的衡量指标 贫困产生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1、贫困的定义,英国社会学家彼得汤森认为:被迫丧失物质生活条件达一定时间之久,以致难以参加正常活动,缺乏日常起居设备和认可的最低限度的东西即为贫困。 按照国际公认的划分标准,贫困的衡量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也称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相对贫困是指生活水平低于所在国家或地区平均水平一定比例的人口或家庭,例如10%最低收入人口或20%最低收入家庭等。,2、 贫困线的确定,满足最低要求的消费支

13、出 最低工资 以营养为基础的贫困线:美国最低食品支出的3倍 国别差异:美国(17960美元/四口之家,2001年) 绝对贫困(370美元)、极端贫困(275美元)世界银行,3 贫困的衡量指标,贫困人口数 贫困人口比率 贫困差距比率 收入差距比率 森的指标,贫困人口数,Head count, HC 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贫困人口比率,Head-count ratio, HCR HCRHC/n 缺陷:反映范围,但不能反映程度 容易出政绩,贫困差距比率,Poverty gap ratio, PGR 反映贫困差距与社会总水平间的比率 缺陷:社会分配高度不平等的情况下,PGR可能会较小,不能反映真实情

14、况,收入差距比率,Income gap ratio, IGR 可以精确的度量贫困的程度,但不能反映范围,森的指标,PHI(1I)G I是收入差距比率,H是贫困人数,G是贫困人口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3、 发展中国家贫困的现状,贫困人口数 贫困人口的一些特征,3. 1 贫困人口数,世界银行2001年贫困线是人均375美元/年,赤贫线是人均275美元/年 1985年和1990年HC、HCR和PGR见下表 1990年全世界有10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从趋势上看,除了经济增长较快的东亚以外,其他发展中国家贫困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3. 2 贫困人口的一些特征,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往往规模较大* 农村的贫困

15、明显显著于城市,见下表 贫困与生产性资产的缺乏密切相关* 贫困人口营养不良情况很普遍*,3.4 贫困产生的原因,政策因素* 环境/自然因素* 文化/制度因素* 政治因素* 国际因素*,分布,地点:农村,内陆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 职业:农业、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工作(民工) 结构:妇女占大部分,3.5 贫困的功能性影响,影响穷人进入信贷市场的能力 影响穷人进入保险市场的能力 影响穷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导致贫困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分配,世界贫困现状的特点 一是贫困人口不断增加,贫困状况持续恶化;二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三是贫困问题出现全球化趋势。 2008年9月,联合国发表千年发展目标执行情况报告

16、。报告指出,消除全球贫困尚需各国共同努力,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范围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的反贫状况,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以每年9.7%的速度增长。1978年,那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对外贸易量206.4亿美元,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全国将近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家。而到2006年底,中国经济总量已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外汇储备达1.2万多亿美元。,中国1985年确定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作为贫困线,此后根据物价指数,逐年微调。贫困线之下,还设置收入更低的绝对贫困线。2008年,中国绝对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5元以下,低收入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纯收入786元至1067元。新调整将升至1300元(原来4000万人将变成8000万人),绝对贫困线的界定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首先确定一种营养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