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324401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5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命题策略与技术(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題策略與技術講授大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生物學系 黃世傑教授,1,一、班級測驗之步驟,目 標,8. 結 果 之 運 用,7. 試 卷 之 評 定,6. 試 卷 之 實 施,5. 試 卷 之 組 合,4. 準 備 適 切 之 試 題,3.選擇適當之試題型式,2. 建 立 雙 向 細 目 表,1. 確 定 測 驗 的 目 的,2,二、命題綱要、兩向細目表,例一:,3,適切性(Relevance)均衡性(Balance)特殊性(Specificity),例二:,4,雙向分析表,例三:,5,三、評量方案(1),1.測驗(testing) (1)紙筆測驗(paper-pencil test) 選擇題、

2、是非題、申論題 (2)圖畫式測驗(pictorial test) 幻燈片等 (3)實作測驗(lab, performance test) (4)open book test (5)take home test,2.觀察法(observations) 檢核表(checklist),6,三、評量方案(2),4.作品分析(product analysis) (1)設計(projects) (2)報告(reports),5.自我 / 同儕評量法(self/peer evaluation) 討論(conference),3.評定量法(inventories) (1)問卷(questionnaire) (

3、2)量值法(rating scale),7,四、紙筆測驗型式,1、 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 非標準化測驗(nonstandardizedtest),Teacher-made test Custom-made test,2、主觀,客觀;供應,選擇,申論題 問答題 簡答題 名詞解釋,填充題 是非題 選擇題 配合題,主觀型式測驗 Subjective test,客觀型式測驗 Objective test,供應型 Supply type,選擇型 Selection type,8,五、一般命題原則,1.取材,均勻分布 2.試題須彼此獨立 3.試題應有正確答案 4.試題不可含有暗

4、示答案之線索 5.避免直抄課文,文句須重新組織 6.宜注重基本原理之瞭解與活用,非 零碎知識之記憶,9,六、良好測驗的品質,1.適切性(relevance) 2.平衡性(balance) 3.有效性(efficiency) 4.客觀性(objectivity) 5.特殊性(specificity) 6.適當的難度(difficulty) 7.良好的鑑別度(discrimination) 8.信度(reliability) 9.效度(validity) 10.公平性(fairness) 11.速度性(speededness),一個良好的測驗應具備下述十一項品質,10,七、成就測驗題類型,甲、供應

5、型(supply-type)-由學生供應 答案 1.論文型-擴展性反應(extended response) 2.論文型-限制式反應(restricted response) 3.簡答題 4.填充題,乙、選擇型(selection-type)-學生選擇 答案 1.是非題 2.配合題 3.選擇題,11,八、是非題命題要領即原則,1.避免可洩漏答案線索的強調意味的詞句,如完全、常常、決無、有時、可能等。 2.對錯題的排列和數目,避免有一定的規律。 3.不要直接抄自課文。 4.盡量使用含義明確的字詞,並力求簡短。 5.題意和詞句必須全對或全錯,避免半對半錯。,12,6.試題中僅可能使用具體而確實的數

6、量,避免空泛概念。 7.避免雙重否定。 8.錯誤的敘述應代表一種不正確的基本概念或指明出處。 9.凡有爭論的問題,應冠作者姓名或指明出處。 10.對錯兩種試題的題數約略相等。 11.避免零碎不重要或純記憶性的命題。 12.除非因果關係,避免包括兩個概念。,13,九、選擇題命題要領及原則,1.每題所列的選目應該一致,以四或五個為宜。 2.每題的選目以簡短為宜,必要的敘述或相同的字詞宜置於題幹中。 3.選目之“答案”在形式或內容性質上不可特別突出。 4.誘答與題幹間應有相當的邏輯性和似真性。 5.少用“以上皆非”,避免使用“以上皆是”的答案。,題幹(Stem) 選擇題 選目 答案(Answer)

7、(Options) 誘答(Distracters),14,6.選目之間應避免重疊現象,且宜按選目的邏輯順序排列之。 7.題幹須求完整,且其敘述應能顯示題意。 8.正確答案出現的位置應隨機排列,且其次數要大致相等,以避免猜測因素之影響。 9.題幹句子應長些,而選目則儘量短些。 10.除非重要概念,少使用雙重否定,如必須使用,應加底線。 11.選目在文法、語氣和句子長短,應保持一致。,15,十、配合題命題要領及原則,前題(Premises) 配合題 反應項目(Responses),1.前題及反應項目在性質上應力求相近,且按邏輯次序排列。 2.前提與反應項目數量不宜相等。 3.配對項目不可過多或過少

8、,以十項左右為宜。 4.作答的方法必須與以明確的規定和說明。 5.同一組項目宜印在同一頁上,以免造成做答時的困擾。 6.原則上,前題與反映項目配合的可能性,最好以一個為限。 7.前題的句子通常應比反應項目長,而且將選目(反應項目)置於右方。,16,十一、填充式命題要領及原則,1.避免直抄課文,應偏重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2.題目應明確指示哪一方面的答案。 3.重要的字,重要的概念,才值得命題。 4.一題一空格為原則,且最好放在一句後面。 5.填答字數愈少愈佳。 6.空格長短應一致。 7.避免各種暗示正確答案的線索。 8.準備一份各種可予計分的標準答案。,17,十二、論文式命題要領及原則:,1.

9、把學科或學科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列出,出量其重要性,分配試題。 2.試題的敘述要明確和具體,避免含糊模稜的詞句。 3.考試內容應相一致,避免選題作答方式。 4.讓同事批評所擬具的試題草稿。 5.預期答案能明確界定。 6.明確指出應回答的範圍。 7.註明回答所需的時間和分數。 8.先自行認做標準答案,18,十三、校正機遇公式,(N-1) score 分數 right 作對題數 wrong 做錯題數 number 提供選擇之答案數,是非為 2 二選一 猜錯數猜對數: 1,19,扣分方法 SRW(N1) (單選題) SRW(n) (多選題) S真正做對題數 N供選擇之答案數 n以四個候選答案為例

10、有16種,例一四選項 以四種候選答案為例有 16 種(即 24 種)選出可能 選 0 個者 1 種可能 選 1 個者 4 種可能 選 2 個者 6 種可能 選 3 個者 4 種可能 選 4 個者 1 種可能 16 猜中機會為24 ,每錯一題應扣去 1 (24 -1)分,猜錯題數猜對題數 151 S15 (16-1) (24- 1),20,例二五選項 以四種候選答案為例有 32 種(即 25 種)選出可能 選 0 個者 1 種可能 選 1 個者 5 種可能 選 2 個者 10 種可能 選 3 個者 10 種可能 選 4 個者 5 種可能 選 5 個者 1 種可能 32,猜錯題數猜對題數 311

11、S31 (32-1) (25- 1) 猜中機會為25 ,每錯一題應扣去 1 (25 -1)分,21,例三六選項 以四種候選答案為例有 64 種(即 26 種)選出可能 選 0 個者 1 種可能 選 1 個者 6 種可能 選 2 個者 15 種可能 選 3 個者 20 種可能 選 4 個者 15 種可能 選 5 個者 6 種可能 選 6 個者 1 種可能 32,猜錯題數猜對題數 311 S31 (32-1) (25- 1) 猜中機會為25 ,每錯一題應扣去 1 (25 -1)分,22,十四、試題分析,1.難度指數 (1)P= N R :答”對”總數 N:學生數 試題難度與P值關係 P=0.851

12、.00 P=0.600.85 P=0.350.60 P=0.000.35 (P值愈大,則試題愈容易),R,23,2.區別度指數(discriminition),D=,RHRL,N/2,例:何種動物之神經系統最簡單? (A)蛇(B)鳥 (C)水螅(D)蛙,若D值在0.3以下,則試題無區別度 若D值在0.3以上,有鑑別度,24,(2)P=,N(RH+RL),N,RH:高分組答”對”數 RL:低分組答”對”數 N:學生數,最高分,最低分,50/81,50/81,若學生數為300名,則3000.27=81 (此P值越大,表示題目越困難),大樣本: 自高分處與低分處各取27%,然後各任選50份 如下表,

13、25,3.難度與區別度的關係,26,十五、試卷分析,效度:Validity 理性的效度(Rational Validity) Content Validity 內容效度 Construct Validity構想效度 經驗的效度(Empirical Validity) Predictive Validity 預測效度 Concurrent Validity 同時效度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 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 指測驗的內容能否達成測驗的某種能力 命題綱要(Table of specification),27,同時效度 Concurrent Valid

14、ity,指一個測驗所得的分數,能否確實估計學生現在的作業程度 指測驗分數對學生現況的評價。 效度係數 Coefficient of validity,係數相關 00+.20 無相關 +.20+.40 低相關 +.40.70 相關 +.70+1.00 高相關,28,信度reliability,1. 測驗試卷的可靠性或隱定性 2.一個測驗如無信度,必無效度;但有信度,未必有效度 3.信度係數 (reliability coefficient),1.重測法(test-retest method) (1)同一測驗卷,同一群學生 (2)分別在不同時間進行,求相關係係 2.等份測法(equivalent-

15、form method) (1)兩份類似試卷:內容、性質、型式相同 (2)求此兩份試卷之相關係數 3.折半法(split half method) (1)一份考卷分單數、雙數組,求相關係數 (2)同一份試卷,將學生分成單號、雙號組, 求相關係數,係數相關 .95.99 極高,少見 .90.95 高,可估算個別能力 .80.90 尚可 .70.80 接受:只可估算以班級為單位之學習成就 .70以下 低,29,信度與效度關係,兼具信度和效度,無信度亦無效度,有信度但無效度,30,教學 目標,適切教學 評斷學習進展 診斷學習困難,學習成就量,教學改進,向家長報告 成績等級,其他用途,評估學生需求,十

16、三、評量在教學上的角色,31,十七、評量的目的(),社會的觀點: 資料收集,類型及鑑賞,培養能力 教師的觀點: 教學的目的達成,學習之連貫性,改進教學,診斷個別差異,32,十七、評量的目的(),父母的觀點:職業的準備,生涯的訓練,生活的適應,獲得工作的機會 學生的觀點: 獲得知識,認識周圍環境,職業的準備,學習的進度與成就,瞭解自己的潛能與興趣,33,十九、運用在教室內之評量,34,二十、評量的重點(),1.學生方面: (1)智育目標: a.常模標準評量(Norm Referenced Evaluation) b.效標參加評量(Criterion Referenced Evaluation) (2)德育目標:興趣、價值 (3)技能目標:實驗、操作技能,2.教師方面: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