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8月整理).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32084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2 大小:2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8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8月整理).ppt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浅谈乡村振兴战略,1,摘要 关键词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的论断,这个时代新的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临新的社会矛盾,我们 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指导,从 2020 到 2035 再到 2050 年经过两个 15 年, 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对 于这样的新局面,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

2、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报告中被两次提及。但是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党的工 作重点,这次在一个新的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与之前的理论有何创新之处, 又应该如何引导乡村地区走向全面小康的现代化之路。下面我们从中国乡村的发展现状谈起, 来对“乡村发展战略”做一个简单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我国是一个拥有近 6 亿农村常住人口、城乡区域差异较大的发展中 大国。长期以来,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短腿和薄弱环节。 在我国已经达到基本小康的背景下,大部分乡村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 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 高

3、。但在一些地方,农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显得不够协调,引发的社会 问题日益严重。农村人口的单向流动,已经让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 同时高素质人口的流失也让农村逐渐缺乏治理农村的人,由此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例如空巢 老人,留守儿童等。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农村发展战略显然是一个必然而且迫切的选择,对 此我提出如下两个理由。 一 现在中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是以部分牺牲农村的发展利 益为代价的,国家的政策是倾向城市的,倾向工业的。不和否认的是这样的发展策略在我们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是卓有成效的,让我们很快有了成体系的工业与大规模的城市。但是在 社会发

4、展到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的发展策略已经是落后于时代的,这样的发展已经让 中国的社会出现了一定的撕裂,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乡镇居民在生活环境,思想境界上的差异已经可以造成何不食肉糜这样的笑话,这样的例子 在互联网上已比比皆是。就算是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很大一部分从各个方面来说也不属于 这个城市,仅仅能够蜷缩在城市底层的偏角,这就是身份不同的人群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 管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都不符合我们全 面小康的目标,因此必须振兴乡村才能实现中国发展的全面性,这就是十九大报告里提出要 实施“农村发展战略”的初衷。 二

5、 现在中国的发展是不充分的,现在我国社会已经达到基本小康的水平,人们开始追 求美好生活,也就是追求自我的一个全面发展,其中对美对自然的追求是必不可少的。进入 21 世纪以来,城市化的进程越发加快,在城市化的同时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其中乡镇发展 的同质化越发明显,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许多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向城 市靠拢,失去了乡村本身的韵味与美。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也是城市与乡村在精 神层面上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所以,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同时也 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如果乡村发展好了,城市居民在闲暇有个去处,城乡互动就会 增加,生活品质才会提高。对美,

6、对自然的追求是人充分发展的一种必然,因此乡村是要发 展的,而且走的必然是不同于城市发展的道路,应当留住自己的特色与风俗。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特殊背景下,实施“乡,2,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须完成的“补短板”。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极 具现实意义的发展战略,下面我就其与之前的农村政策做一个对比,并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一、从城乡统筹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 十六届四中全会前后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但城乡并列,同等重要,乡村在城乡关系中 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变动。而城乡统筹是谁在统筹呢?是政府在统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发挥

7、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十九大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 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但没有提出建立城乡融 合的政策体系。城乡统筹是政府单一主导,城乡融合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 因为有了一个政策体系,要政府推动乡村振兴,市场的原动力和政府的推动力要有机地结合 起来,实现从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的历史性转变。城乡融合的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并认 为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什么叫城乡融合?城市有城市的特点,乡村有乡村的特点,两者 并存共荣共生,而不是扩张城市减少农村减少农民。我认为,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到城 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乡关系的

8、第三次飞跃。 二、从“四化”同步发展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转变 长期以来,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也一如既往地提出了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非常突出地提 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这个判断是前所未有的呢?尽管仍然是 四化同步发展,但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在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是短 板;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农村是短板。因此,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过去所谓的四化同步, 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战略,是要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农业发展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9、迫切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 代课题,而矛盾又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矛盾之变决定着全局之变,在这个层面上提出优先 发展,就是要求倒过来了。倒过来的战略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从首先满 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这样一个历史转轨。 三、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 在中国现代化推进以来,主要只讲农业现代化,如四化同步就只提农业现代化。十九大 报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怎么理解呢?原来提农业现代化大多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 发,现在把农业农村放在一起,那就不能单纯地把农村作为一个农产品供应基地。因为,乡 村发展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 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 需要。生态产品能离开乡村吗?所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从整体视野中看待乡村的发展。 由此观之,虽然现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随着 中央的重视与政策方向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将 会补上这块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短板。也有理由相信在科学的“乡村振兴战略”的 引导下,乡村地区将迎来属于自己的这份迟来的但却充分的、科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