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2067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腹部评估知识分享(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6/2020,第六节 腹部评估,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8/6/2020,腹部体表标志,腹部评估,8/6/2020,九区分法,四区分法,腹部分区,腹部评

2、估,8/6/2020,通过脐分别做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两线相交后将腹部分为:右上腹部、右下腹部、左上腹部和左下腹部四区,四区分法,腹部分区,8/6/2020,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形成九个区。,九区分法,腹部分区,8/6/2020,视诊,叩诊,听诊,触诊,腹部评估要点,腹部评估,8/6/2020,注意事项: 视诊前,嘱病人排空膀胱; 视诊时,环境应温暖,光线充足而柔和; 病人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评估者通常站在病人右侧,自上而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视 诊,腹部评估要点,8/6/2020,腹部外形,腹壁静脉,胃肠型与蠕动波,呼吸运动,视 诊,腹部评估要点,8/6/

3、2020,腹部外形,视 诊,正常腹部外形,异常腹部外形,腹部评估要点,8/6/2020,腹部外形,正常腹部外形,腹部平坦:仰卧位时,前腹壁大致位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稍凹陷,见于正常成年人。 腹部饱满:前腹壁稍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见于小儿及肥胖者。 腹部低平:前腹壁稍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见于老年人和消瘦者。,视诊,8/6/2020,腹部膨隆 全腹膨隆(弥漫性膨隆) 局限性膨隆 腹部凹陷 全腹凹陷 局部凹陷,异常腹部外形,腹部外形,视诊,8/6/2020,腹部膨隆: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至耻骨联合水平面。 全腹膨隆:常见于腹腔大量积液、胃肠胀气、巨大腹部肿块、妊娠晚期、过度

4、肥胖等。 局限性膨隆:常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块、胃或肠胀气、腹壁肿物或疝等。,异常腹部外形,腹部外形,8/6/2020,腹部凹陷:指仰卧位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肋缘至耻骨联合的水平面。 全腹凹陷:常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等病人。严重者可呈舟状腹。 局部凹陷:多为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腹部外形,异常腹部外形,8/6/2020,呼吸运动:腹壁随呼吸而上下起伏,称为腹式呼吸。 正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症、膈肌麻痹或腹腔大量积液等。 腹式呼吸增强较少见。,呼吸运动,视诊,8/6/2020,正常人腹壁一般见不到静脉,只有肤色白皙和较

5、瘦者可隐约见到腹壁静脉。当门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致腹壁静脉显著扩张或迂曲,称为腹壁静脉曲张。,腹壁静脉,视诊,8/6/2020,判断静脉曲张来源,评估血流方向,腹壁静脉,视诊,8/6/2020,评估血流方向,腹壁静脉,用食指和中指并拢,压迫一段不分叉曲张静脉,向两端推挤血液使血管空虚,然后交替抬起一指,观察手指抬起端静脉是否充盈。,8/6/2020,门静脉高压时,曲张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称水母头。脐水平以上的向上、脐水平以下的向下,与正常的血流方向相同。,判断静脉曲张来源,腹壁静脉,8/6/2020,下腔静脉阻塞时,脐部上、下的腹壁曲张静脉血流方向均为自下而上。,腹壁静脉

6、,判断静脉曲张来源,8/6/2020,上腔静脉阻塞时,脐部上、下腹壁曲张静脉血流方向均为由上而下。,腹壁静脉,判断静脉曲张来源,8/6/2020,正常人除极度消瘦及腹壁菲薄的老年人外,一般看不到胃肠的轮廓和蠕动波形。当胃肠道梗阻时,可在腹部见到明显的胃型或肠型,并伴有蠕动波。,胃肠型与蠕动波,视诊,8/6/2020,注意事项: 病人头垫低枕,取仰卧位,两腿稍屈曲,以使腹壁肌肉松弛,两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并嘱病人作缓慢的腹式呼吸运动。 评估者立于病人右侧,面向病人,以便观察其表情与反应。 触诊时,手要温暖,动作轻柔,以避免因腹肌紧张,而影响评估效果。,腹部评估要点,触 诊,8/6/2020,注意

7、事项: 如病人精神紧张,可边触诊边与其交谈,以转移其注意力,使腹肌放松。 触诊顺序一般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由下而上,由浅入深;触诊原则是先从健康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腹部评估要点,触 诊,8/6/2020,腹壁紧张度,腹部脏器,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腹部评估要点,触 诊,8/6/2020,腹壁紧张度,正常人:腹壁柔软 病理:腹肌的紧张度增加 腹肌的紧张度减弱,腹部紧张度,触 诊,8/6/2020,腹壁紧张度增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明显腹壁紧张,甚至腹肌强直,硬如木板,称为板状腹。 结核性腹膜炎:腹壁柔韧有抵抗感,触之如揉面团,称为揉面感。 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肌紧张。 急性胆

8、囊炎:右上腹肌紧张。 腹壁紧张度减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体弱者、经产妇等。,触诊,腹壁紧张度,8/6/2020,压痛:正常腹部触诊时不引起疼痛,若由浅入深按压,发生疼痛,称为压痛。压痛的部位常提示病变所在部位。 压痛点:压痛局限于一点。位置较固定的压痛点常为特定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如:麦氏(McBurney)点压痛提示阑尾的病变;胆囊点压痛胆囊病变的标志。,压痛及反跳痛,触诊,8/6/2020,反跳痛: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压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如病人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反跳痛表示壁层腹膜己受炎症累及。 腹膜刺激征:急性腹膜炎

9、病人常有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压痛及反跳痛,触诊,8/6/2020,肝脏,胆囊,脾脏,膀胱,腹部脏器,触诊,8/6/2020,肝脏触诊,触诊方法:单手触诊,双手触诊. 触诊的内容:触及肝脏时,应注意其大小、质地、表面状态及边缘、压痛等。,肝 脏,腹部脏器,8/6/2020,单手触诊法: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平放在右锁骨中线估计肝下缘的下方,与肋缘大致平行,嘱病人作腹式呼吸,随患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壁深部,吸气时,肝脏随着膈肌下降,腹壁隆起,右手随腹壁缓慢抬起,并稍向前上方加压,迎触肝下缘。如未触及,可自下而上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肝下缘或肋缘为止。,肝 脏,腹部脏器,8/6

10、/2020,双手触诊法:检查者右手位置同单手法,用左手掌平放在被检查者右腰部,拇指张开置于右季肋上,触诊时左手将肝脏向上托起,使肝下缘紧贴前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扩张,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这样吸气时下移的肝脏就更易碰到右手指。,肝 脏,腹部脏器,8/6/2020,大小,表面状态及边缘,质地,压痛,肝脏触诊内容,肝脏,8/6/2020,大小:正常在右锁骨中线的肋缘下触不到,但腹壁松软的消瘦者,深吸气时可触及,范围在1cm以内;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范围在3cm以内。 常见异常: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肺气肿等所致的肝下移;肝炎、肝瘀血、脂肪肝、肝脓肿、肝肿瘤等所致的肝大。,大 小,肝脏触诊内容,8/6/

11、2020,质地一般分为三个等级 质软:如触口唇,见于正常肝脏。 质韧:如触鼻尖,见于急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瘀血等。 质硬:如触前额,见于肝硬化、肝癌等。,质 地,肝脏触诊内容,8/6/2020,正常:肝脏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厚薄均匀一致。 异常: 急性肝炎时表面光滑,边缘钝; 脂肪肝、肝瘀血时表面光滑,边缘圆钝; 肝硬化时表面不光滑,可触及小结节,边缘锐利; 肝癌时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整,厚薄不一。,表面状态及边缘,肝脏触诊内容,8/6/2020,正常:肝脏无压痛 异常:如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或因肝大使肝包膜受到牵拉,则有压痛。常见于急性肝炎、肝瘀血、肝脓肿等。,压 痛,肝脏触诊内容,8/

12、6/2020,脾脏触诊,触诊方法:单手触诊,双手触诊 脾大的测量及记录方法 脾大的分度及临床意义,脾 脏,腹部脏器,8/6/2020,触诊方法,脾脏,常用双手触诊法。患者仰卧,两腿稍屈曲,评估者立于病人右侧,左手绕过其腹前方,手掌平放在其左腰部(第9-11肋处),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并限制了胸廓活动,右手掌平放于腹部估计脾下缘下方,与左肋弓成垂直方向,自下而上,随病人均匀较深的腹式呼吸,迎触脾下缘,直到触到脾下缘或左肋缘为止。在脾脏轻度肿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到时,可嘱患者取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则容易触到。,8/6/2020,触诊方法,脾脏,仰卧位,右侧卧位,8/6/2020,脾大测

13、量及记录方法,脾脏,甲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下缘的距离。轻脾肿大仅作甲乙线测量。 甲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 丁戊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若脾右缘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并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者,应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并以“-”表示。,8/6/2020,脾大测量及记录方法,脾脏,8/6/2020,脾大分度及临床意义,脾脏,8/6/2020,正常:胆囊不能触及。 胆囊肿大:在右肋缘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可触到。肿大的胆囊呈梨形或卵圆形,一般张力较高,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常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等。

14、 如胆囊虽有炎症,但还不能触及时,可进行胆囊触痛检查。,胆 囊,腹腔脏器,8/6/2020,检查者以左手掌放在患者的右肋缘,用左手拇指中等力量勾压于胆囊点(胆囊点在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下缘交界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深吸气时引起疼痛,患者因疼痛而突然屏气,这就是墨菲斯征阳性,常见于急性胆囊炎。,胆 囊,腹腔脏器,8/6/2020,正常: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不被触及。 方法:单手滑行触诊法,在仰卧屈膝情况下,评估者以右手自脐向耻骨联合方向触摸,如膀胱因积尿而充盈,可触到表面光滑的圆形囊状物,位置较固定。按压时病人感到憋胀,有尿意,排尿或导尿后可缩小或消失。 膀胱胀大:常见于尿潴留,如前列腺

15、肥大、前列腺癌、脊髓病变、昏迷病人等。,膀 胱,腹腔脏器,8/6/2020,腹部包块:脏器肿大或异位、肿瘤、囊肿、炎性肿块、肿大的淋巴结以及肠内粪块等。 注意:部位、大小、形态、质地、有无压痛、搏动、波动及移动度等,以鉴别其来源于何种脏器及其性质。 临床意义:有显著压痛的包块多为炎症性;恶性肿瘤大多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且质地坚硬。,腹部包块,触诊,8/6/2020,肝脏叩诊,移动性浊音,腹部叩诊音,叩 诊,腹部评估要点,8/6/2020,腹部叩诊音,正常:为鼓音,肝脏、脾脏、充盈的膀胱、增大的子宫等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鼓音范围明显扩大:胃肠高度胀气、人工气腹和胃肠穿孔。 鼓音范围缩小,

16、病变部位出现浊音或实音:肝、脾等实质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物、腹腔大量积液。,腹部叩诊音,叩诊,8/6/2020,正常肝脏位置,肝浊音界变化,方法,肝脏叩诊,叩诊,8/6/2020,一般都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进行叩,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轻叩,转为实音处,此处不被肺所遮盖,为肝脏直接贴近胸壁处所产生的音响,称肝绝对浊音界。继续向下叩,由实音转为鼓音处即为肝下界。,叩诊方法,肝脏叩诊,8/6/2020,正常匀称体型者: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肝上下径:约为911cm。 矮胖体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一个肋间。 瘦长体型者:可低一个肋间。,正常肝脏位置,肝脏叩诊,8/6/2020,肝浊音界扩大:肝癌、肝脓肿、肝瘀血、肝炎、多囊肝等。 肝浊音界缩小: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胃肠胀气。 肝浊音界消失:常代之以鼓音,见于急性胃肠穿孔。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纤维化、右肺不张、严重腹水。 肝浊音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