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

上传人:xiang****la438 文档编号:14132064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18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020年8月整理).ppt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XXXX 江苏高考语文 模拟试卷,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据证监会统计,今年证监会行政共 43 件,连续三年创出历史新高。一度 的资本大鳄,在监管层的 下, 也无所遁形,因此倒下的不在少数,“德隆系”及 的“敢死队”大佬们,都成为经典的反面教材。,【答案】C,. 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中相关成 语俗语的含义

2、,然后选出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 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A 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指的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 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B 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 而甜的道理。C 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

3、:过去的所作所为;谏:挽回,规劝;来者:未来的 事;犹:还;追:努力争取,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后多 用作鼓励之辞。D 项,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比喻开始在这一 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故选 C。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1,2,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我原来不能理解父母的决定,在好朋友的奉劝下,我解开了心结。 感谢诸位老师对犬子的悉心教导,否则他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一位母亲向公众求助:“我儿子才十六岁就得了绝症,大家一定不能见死不救啊!” 她对帮助自己的人说:“虽然这次您尽了绵薄之力

4、,但对我来说却是莫大的恩情。”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 项,奉劝:郑重劝说。是 敬辞,不能用于自身。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B 项,犬子:指对自己儿子的谦称。用于此处正确。C 项, 语境是求助,语气应诚恳、真挚,“一定不能见死不救”有道德绑架之感,不得体。D 项,绵薄之力:微 不足道的力量 。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为谦词。用于本句表达不得体。故选 B。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某微信公众号在广州三地开展了一场“丢书大作战”活动。1 万本书被“丢”在地铁、飞机和顺风车等交 通工具上,主办方希望捡到的人能够

5、阅读、写读书心得并将书籍传递下去, 但它鼓励人们阅读分享知识的初衷仍然值得赞赏 居主办方统计。活动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只有 239 本书被抢超过 次纵然收效甚微 我们理解“丢书大作战”想要做出改变的愿望 “丢书大作战“活动似乎失败了 想做出一些微小改变的“瞎折腾“总好过面对浮躁风气的无动于衷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答此类题,要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分析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 个结论句,这一结论是在的基础上得出的,说的是“丢书大作战”活动的统计结果,与横线前的语 句联系最紧密。据此排除B、D 两项。 用“纵然但”的句式对活动进行评价,可知在前 在后。据此排

6、除 A 项。选出答案后,可通读一遍,进行检验,确保答案无误。故选 C。 下面是从某中学生杂志栏日中摘录的文章标题、所选文章与栏目名称对应最准确的一项是() 第一组天眼计划星穹之外外星人谜踪月球上真的有水吗 第二组:“南山”是座什么山花木兰女扮男装的真相朱自清与“背影”这个寒假读什么 第三组我来倾听你的故事如何应对成长之痛我和烦恼握手言和还我一双自由飞翔的翅膀,【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某中学生杂志栏日中摘录的文章标题、所选文章与栏目名称对应最准确的一项 是”,第一组属于探究宇宙某种秘密类文章,宜用“宇宙探秘”。且标题没有涉及“魅力”。第二组:文章 都与课内课文有关,但又适当向课外延伸,

7、宜用“课堂内外”跟适合。第三组:文章都是针对心理问题 提出应对之策,或者处理方法,宜用“心理诊室”。故选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序目录序 刘向所集次新序)三十篇,目录一篇,隋唐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見者十篇而已。臣既考正其文字, 因为其序论日: 古之治天下者,一道德,州之广,万民之众,千岁之远,其教已明,其习已成之后,所守者一道, 所传者一说而已。故诗书之文,历世数十,作者非一,而其言未尝不相为终始,化之如此其至也。 当是之时,异行者有诛,异言者有禁,防之又如此其备也。故二帝三王之际,及其中间尝更衰乱、而余 泽未熄之时,百家众说未有能出于其间者也。及周之末世,先王之

8、教化法度既废,余泽既熄。世之治方 术者,各得其一偏,故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者,峰起于中国,皆明其所长而昧其短,矜其所得而讳 其失,天下之士各自为方而不能相通,世之人不复知夫学之有统、道之有归也。先王之遗文虽在,皆绌而 不讲,这至于秦为世之所大禁哉!,3,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汉兴六艺皆得于断绝残脱之余,世道以一之者。诸儒传记百家之言,皆悦而向之。故先王之道为众 说之所蔽,暗而不明,都而不发。而怪奇可喜之论,各师异见,皆自名家者,诞漫于中国。一切不异于 周之末世,其弊至于今尚在也。自斯以来,天下学者知折衷于圣人,而能纯于道德之美者,杨雄氏而止 耳。如向之徒,皆不免乎为众说之所蔽,而不知有

9、所折衷者也。孟子日: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豪杰之 士,虽无文王犹兴。汉之士岂特无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哉? 亦其出于是时者,豪杰之士少,故不能特起 于流俗之中、绝学之后也, 盖向之序此书,虽不能无失,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 要在慎取之而已。故臣既惜其不可见者,而校其可见者特详焉,亦足以知臣之攻其灾者,岂好辩战? 臣 之所不得已也 (选自曾巩集),有刑改) 注一偏:一个方面。方:方术,学说。断绝残脱:散落佚失,残缺脱漏,指记载经术的竹筒破碎 残缺。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防之又如此其备也 及其中间尝更衰乱 皆明其所长而昧其短 要在慎取之而

10、已,备:完备,齐备 更:交替 昧:隐藏 要:关键,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九州,代指中国。我国古代分天下为九个行政区,称为“九州”。 二帝三王,指帝尧、帝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禹、汤、周文王、周武王。 中国,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城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六艺,(诗书礼乐春秋和左传六种经书的合称。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王之遗文虽在,皆绌而不讲,况至于秦为世之所大禁哉 (2)如向之徒,皆不免乎为众说之所蔽,而不知有所折衷者也。 9.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 【答案】6. B7. D (1)的文章虽然还在都被

11、废弃不讲,何况等到泰朝先基学说被统治者大加禁止了!(2)像刘向一类人, 都免不了被众学说所蒙蔽,面不了解有调和中正的 (1)肯定新序的价值,指出其有不足之处。(2)呼吁天下学者学习先王之道、调和中正,从世俗中崛 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词语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 项, “及其中间尝更衰乱”意思是“以及中间曾经经历衰败变乱”,所以“更”意思是“经历”。故选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 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

12、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 义作答。题中D 项,“六艺,诗书礼乐春秋和左传六种经书的合称”说法错误,六艺 应该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故选 D。 试题分析:本题考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 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 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遗文”,遗留的文章;“绌”,被废弃;“至于”,等到;“世”,指统治者;“大 禁”,大加禁止;“为所”,表被动。(2)句中:“如”,像;“之徒”,一类人;“为”,被;“众说”,众

13、学说;“蔽”,蒙蔽;“知”,了解;“所折衷者”,调和中正的。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 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 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 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 以“省略”。 试题分析:题干是“容,概括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把握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能力。 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自斯以来,天下学者知折衷于圣人

14、,而能纯于道德之美者,杨雄氏而,4,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 止耳”“如向之徒,皆不免乎为众说之所蔽,而不知有所折衷者也”“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汉之士 岂特无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哉? 亦其出于是时者,豪杰之士少,故不能特起于流俗之中、绝学之后也”“盖 向之序此书,于今为最近古,虽不能无失,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 而在也”“故臣既惜其不可见者,而校其可见者特详焉”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作者写这篇序的目的。 参考译文: 刘向汇集编排新序三十篇,目录一篇,隋唐年间还是全书,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十篇而已。我已 经考证了它的文字,因而为它作序论道: 古代治理天下的人,总要

15、使道让风俗相同。九州,地域广大,万民,人口众多,千年,时间久远, 那么教化已很明白,风习已经形成之后,所遵守的就是一个思想,所传承的就是一个学说而已。所以诗 经尚书等经典文字,经历了几十世,写作的不是一个人,但他们的言论未尝不是前后一致,教化到 这种境地,也达到了顶点。在那个时代,行为不同的人有人谴责,言论不同的人有人禁止,防范他们又 是这样完备。所以二帝三王时代,以及中间曾经经历衰败变乱,但余留的恩泽尚未消亡的时候,百家众 派的学说没有能够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到了周代末期,古代圣王的教育感化法则已经被废弃,余留 的恩泽已经消亡,世上研究学问的人,各自收获某一个方面(的学说)。因而充分发挥个

16、人智慧的人,崇 尚私人办学的流派,像群蜂飞舞一样在中原地区兴起,都张扬自家的长处而掩盖自家的短处,自夸他们 所了解的而避忌他们所缺失的。天下的读书人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而不能互相沟通,世上的人不再知道 先王先圣思想学说有一个正规的传继系统。古代圣王遗留的文章虽然还在,都被废弃不讲,何况等到秦 朝,先圣学说被统治者大加禁止了! 汉代兴立,儒家六经失、残缺脱漏的遗编中得到的,世上再也没有了解先王的学说并拿来统一思想 的了。各位儒者如果见到解释诸子百家的文字,都高兴地趋向它。所以古代圣王学说被百家杂说掩盖, 昏暗不明,文采不能焕发光华。而稀奇古怪令人发笑的言论,各个效法异端邪说,都自我标榜一家,在 中原大地蔓延传布。这一切与周代末年没有不同,它的弊害到现在还存在啊。自从汉兴以来,天下学者 知道像圣人那样调和中正,而能够在道德美方面保持纯正的,只有扬雄一人罢了。像刘向一类人,都免 不了为众学说所蒙蔽,而不了解有调和中正的学说。孟子说:“等待文王出世而后奋发的,是一般民众。 才能出众的人,纵然没有文王也能奋发。”汉代读书人,难道是偏偏没有了解先王学说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