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32062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演示文稿201110复习课程(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农产品成本效益核算和农民收入,主要内容:农产品成本与效益核算(种植业);农民收入问题 知识测验: 1.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2.农产品生产成本包括哪些具体项目? 3.农民负担政策中的农民负担指什么? 4.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有哪些? 5.农业税费制度改革前的“三提五统”指什么?,第一节 农产品成本和效益核算 (以种植业为例),一、产量与产值核算(6个指标) 1、调查面积 2、主产品产量:实际收获的农作物主要产品的数量 3、主产品产值:生产者通过各种渠道出售主产品所得收入和留存的主 产品可能得到的收入之和 4、副产品产值:与主产品密切相关的、一般与主产品属于同一作物不 同部分的产品产值

2、 5、主产品出售数量、出售产值 6、商品率:生产者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在下一个生产年度同种产品开始 收获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出售的数量占本年度产量的比率。,二、成本核算项目(4大类),1、物质与服务费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购买各项服务的支出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实物或现金支出。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包括: (1)种子费;(2)化肥费;(3)农家肥费;(4)农膜费;(5)农药费;(6)租赁作业费;(7)燃料动力费;(8)技术服务费;(9)工具材料费;(10)修理维护费;(11)其他直接费用。,(13)税金;(14)保险费 (15)管理费:生产者为组织、管理生产活动

3、而发生的支出 包括:与生产相关的书籍、报刊费、差旅费、市场信息费、上网费、会计费(包括记帐用文具、帐册及请人记帐所支付的费用)以及上缴给上级单位的管理费等。 (16)财务费: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贷款利息和相关手续费等。 (17)销售费:为销售该种产品所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装卸费、差旅费和广告费等。 注: 生产者自己及其家庭成员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发生的用工计入家庭用工,不得折价计入销售费;雇用他人销售产品的,支付的费用计入销售费,其用工不予核算。,2、人工成本,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的劳动力的成本。包括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两部分。 用工数量使用“标准劳动日”为计量单位。一个中等劳动力正常劳动8小时为一

4、个标准劳动日。 劳动日工价:每个劳动力从事一个标准劳动日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理论报酬,用于核算家庭劳动用工的机会成本。 某地某年劳动日工价本地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本地上年每个乡村从业人员负担人口数全年劳动天数(365天) 每乡村从业人员负担人口数乡村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3、土地成本(地租),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中的成本。包括: (1)流转地租金:生产者转包他人拥有经营权的耕地或承包集体经济组织的机动地(包括沟渠、机井等土地附着物)的使用权而实际支付的转包费、承包费(或称出让费、租金等)等土地租赁费用。 (2)自营地折租:生产者自己拥有经营权的土地投入生产后所耗费的土地资源按一定方法和

5、标准折算的成本,反映了自营地投入生产时的机会成本。,4、成本外支出,生产者缴纳的属于公益事业性质的一事一议支出和按土地摊派的与直接生产过程无关的费用(如有些地区收取的“共同生产费”,用于筹集水利建设资金、防洪保安基金,与直接生产过程无关,应计入成本外支出),以及一些地区尚未取消的两工支出和其他摊派性支出。,三、生产成本与效益核算(6类9个指标),1、生产成本:直接生产过程中为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各项资金(包括实物和现金)和劳动力的成本。 每亩生产成本每亩物质和服务费用每亩人工成本 每50公斤生产成本每亩生产成本每亩产值合计每50 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2、总成本,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金、劳动力和

6、土地等所有资源的成本。 每亩总成本每亩生产成本每亩土地成本 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每 亩人工成本每亩土地成本 每50公斤总成本每亩总成本每亩产值合计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 售价格,3、净利润:产品产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全部生产要素成本后的余额,反映了生产中消耗的全部资源的净回报。 净利润产值合计-总成本 4、现金成本:生产过程中为生产该产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和实物支出,包括直接现金支出和所消耗的实物折算为现金的支出。 每亩现金成本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每亩雇工费用每亩流转地租金 每50公斤现金成本每亩现金成本每亩产值合计每50公斤主产品 平均出售价格,5、现金收益:产品产值减去为生

7、产该产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和实物支出后的余额,反映了生产者实际得到的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折算为现金的收入)。 现金收益产值合计-现金成本 6、成本利润率。反映生产中所消耗全部资源的净回报率。 成本利润率净利润总成本100%,四、农业成本与效益变化的分析(目的:总结变化规律、了解农业实际)表1 种植业主要产品每亩净利润变化(单位:元/亩),表2 三种粮食平均成本与效益,表3 棉花成本与效益,表4 两种油料平均成本与效益,表5 大中城市蔬菜平均成本与效益,表6 规模养猪成本效益,表7 农户散养猪成本与效益,第二节 农 民 收 入,2002 年 3月 15 日,人民大会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

8、会: CNN 记者:总理,您能否谈一下,在您管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最让你头疼,最让你难以入睡的问题是什么? 朱镕基:令我最感头痛的是什么?我一天到晚头都痛,如果你说最头痛的,我想在目前讲起来,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一、农民收入构成(来源),包括4大项: (1)劳动者报酬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受雇于单位或个人,出卖劳动而得到的报酬收入。 包括:在乡村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在企业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在其他单位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主要指为个人劳动得到的报酬,外出打工得到的报酬等。 (2)家庭经营收入(纯收入):农村住户从事各项生产的收入,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手工业、采集捕猎、工业、建筑

9、业、运输业、生产性劳务、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收入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 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称作基本收入,(3)转移性收入: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和带回、农村以外亲友赠送的收入、调查补贴、保险赔款、救济金、救灾款、退休金、抚恤金、五保户的供给、奖励收入、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和其他转移性收入。 (4)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出让特许权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其他财产收入。,二、农民收入水平分析表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化趋势(单位:元/人),表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变化趋势,表3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中农业家庭收入构成变化(元/人),1.农村居民收入总体增长特点,(1)家庭经营收

10、入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不同于集体统一经营时期),数量增加但在收入中的比例下降。 (2)农村劳务经济(农民工、农村非农化等)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并在收入中比重不断提高。 (3)总体平均看,种植业是农民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4)生产商品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提高。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达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长42.8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个百分点。2008、 2009年现金收入分别达到5737、6270元。,2.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平均化(平等化)程度表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表5 农

11、村居民按收入分组户数占调查户数比重(%),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的差距问题,(1)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农户比例大(群体差距):1990年59%;1995年59%;2000年65%;2005年58%;2006年64%;2007年63%;2009年在58%左右。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为0.3751,比04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08年为0.3776,比07年扩大0.0034。 (2)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大,并继续扩大:居民收入总量中城镇居民占70%左右;2010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13977.96元,最低甘肃3424.65元,差距由2000年的4167.69元扩大到2010年的10553.

12、31元。,3、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分析表6-表8,思考以下问题: (1)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数量标志或表现是什么? (2)从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发现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表6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总支出变化(元/人),表7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构成(%),表8 按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五分组生活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元/人,4.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速阶段性特点,(1)高速增长阶段(1979年-1984年):年均增长16.5% (2)相对低速(缓慢)增长阶段(1985-1988年):年均增长5.6% (3)基本停滞增长阶段(1989年-1991年):年均增长0.7%,其

13、中 1989年为-1.6%。 (4)较快增长阶段(1992-1996年):年平均增长5.7%。 (5)低速徘徊增长阶段(1997-2003年):从1996年的9%回落到1997 年的4.6%,并且一直到2003年,在低位徘徊,增速都低于5%, 年均增长4.6%。 (6)恢复性较快增长阶段(2004-2010年):增速都在6%以上,年均 增长7.5%,2007年农民纯收入增速达9.5%,为近10年来最高点, 农民纯收入连续5年增收300元以上。,三、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途径:国家扶持与拓展收入空间,国家扶持农民增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如粮食补贴制度等。但有限! 拓展收入来源空间是基

14、本思路和途径: 一是减少务农劳动力和人口; 二是发展农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三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是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等等。,受国务院委托,农业部部长孙政才08年8月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近几年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 当前农民增收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二是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 三是农民外出就业增收难度加大 四是农业灾害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 南方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多亿元。四川地震损毁农田万亩,农作物受灾万亩,造成重灾区农业损失多亿元。,四 、农民负担概述,1、概念与范围 农民负担: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

15、和收益分配过程中,所承担的向国家、集体及社会有关部门缴纳的税、费、财物和提供劳务的总称。包括: 合理负担: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负担 不合理负担: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要是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以及合理收费项目中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部分。 农民负担还可分为:显性负担和隐性负担 实质:如何处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问题,2、税费制度改革前农民负担的规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农民负担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 1991年12月国务院出台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明确和规范了农民负担的项目和标准以及提取、使用和管理办法; 1996年年底,党中央、

16、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 1998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但问题一直比较严重,直到进行彻底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村提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依法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生产收入中提取的用于本组织内维持或者扩大再生产、兴办公益福利事业和日常管理开支费用的总和,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 乡(镇)统筹费:由集体经济组织向所属单位(包括乡办企业、村组办企业、联户企业)和农户收取的,专门用于本乡镇范围内的乡村两级办学、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等民办公助事业的款项。,“两工”指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 义务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要求农民无偿承担的一种劳务,是农民为农村公益事业所尽的义务,义务工主要用于植树造林、防汛、公路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