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2021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动机与学习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动机与学习,动机:行为背后的秘密,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概括性术语,是对所有引起、支配 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 动机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为“to move”。所有的生物 有机体会趋向于某些刺激而远离某些刺激,这由他们的喜 好和厌恶而决定。动机理论不仅解释了每个物种包括人类 一般性的“运动”模式,而且也解释了每个物种各个个体的 喜好和行为。我们通过考虑用动机去解释和预测物种和个 体行为的不同方式来对动机进行分析。,总结(一)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的定义(识记) 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

2、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动机的特征和作用 启动性 方向性 强度 持久性,定义 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二)学习动机的概述,学习动机的分类(识记),根据起作用时间的长短 近景性动机 vs. 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 主导性学习动机 vs. 辅助性的学习动机 根据诱因来源 内在动机 vs. 外在动机,二、学习动机与目的、效果的关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有机体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

3、为为中介,外在的主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学习行为,如原有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个性、健康等。 把学习行为、学习动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考察。,三、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识记),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 具体活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主要观点,第二节 动机过程的驱力模式,“能够培养的态度中,继续学习的渴望是最重要的。” -杜威 对

4、当前教学有较大影响的五种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驱力理论 三、成就动机理论 四、成败归因理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一、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过去曾经受过强化的行为比那些没有受过强化或受过惩罚的行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 强化物的形式: 实物、符号 语言、活动 强化理论局限:过分强调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二、驱力理论,以物理学中的能量系统概念来解释动机的现象。把动机设想成为一个过程,当需要和内驱力指向某一特定目标和诱因时产生了动机。 认为需要、内驱力、目标和诱因是构成动机过程的基本因素。,(一)需要,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不平

5、衡,并力求达到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个体内部和外部现实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种类 按对象:物质需要vs. 精神需要(又称认知需要,受环境影响) 按起源:自然需要(人与动物都具备的)vs. 社会文化需要(人特有),(二)内驱力,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出现需要和内驱力并不等于动机,它们只是使有机体处于准备和容易反应的潜在状态,有机体此时并不一定出现行动。 只有当需要和驱力状态与能够得到满足的外部条件联系起来,并指向行为的目标时,才能产生动机作用,即产生行为。,(三)目标和诱因,目标是行为追求的终点,特点的目标

6、就构成诱因。 目标和诱因是满足需要的外界条件或刺激物。 诱因可以是具体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 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行为=驱力诱因,三、成就动机理论,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而另一些人失败了?为什么有一些人能够游过英吉利海峡,而另一些只能在离岸不远处随波逐流? 将成就动机看作学习的驱力的看法开始于1950年。其代表人物为John Atkinson和David McClelland。 John Atkinson假定:人们有一种成就需要,这种需要的强度不同,人也会不一样,并且影响着他们接近成功和评价自己行为的倾向。 他们使用主题统觉测验来衡量每个人的成就需要。,(一)成就动机的概述,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四、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归因:人们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推测。,小故事考试失败 如何来看这个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