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131986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至明末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的服装体系。汉服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交领右衽”,指的衣襟在胸前交叉左侧压住右侧,自然形成领口,故名“交领”;衣襟被称为“衽”,因此称作“右衽”。汉服经过4000多年的发展,“交领右衽”的服装款式一直延续了下来9偶尔“左衽”的服饰,也是其他民族的服饰习惯,“直领”

2、和“盘领”是作为补充而存在的。直领束接从胸前平行垂直下来,有的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盘领在男装中多见,也是右衽。其领型为盘子状圆形,在肩部的右面有一根系带,常在汉唐官府中使用。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独特,袖宽、长,多见于礼服。这样的袖宽在世界其他民族服装中很少见,除了具有飘逸的风度以外,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既能遮阳又能透气、散热,必要时还能携带随身小物品。这种长袖要求在垂手时不露出手,作为礼服,在深衣制 度中有关于袖子长度的特别规定,要求袖子能够“回肘”,即手臂伸直时,袖子从指尖反折回来,长度还能够到达肘部。汉服最常用的固定方式,就是用带子打结。在腰间一般佩有大带,有的还有长带予。所有带

3、子均与衣服使用同种布料制作。汉服的带子一般有两对,左側腋下的一根带子与右衣襟的带子为一对,右侧腋下的带子与左衣襟的带子为另一对,这两对带子都是实用性的。汉服腰间的大带和长带不仅有实用性,还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汉服的上衣叫衣,下衣叫裳。东汉刘熙的释名释衣裳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汉服款式很多,第一种是“深衣”,是直接直 身通裁的长衣。这种裁剪方式实际上是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思想。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式的,还有冕服、玄端等配饰,是君主百官在隆重仪式上所穿的正式 礼服。自古以来,汉服崇尚上衣下裳,并有“衣正色,裳间色”的说法,意即上衣崇

4、尚颜色端 正纯一,下裳则讲究色彩相交错。这种色彩使用方式暗合传统文化中的“天地玄黄”的说 法,象征天乃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则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第三种为“襦裙”制,实质上也是上衣下裳制,这种方式没有太多礼仪规定,一般用于常服。“襦”是指“衣”,尤指“短衣”;“祐”相当于“上衣下裳,中的“裳”,是下身穿的,包括裙、裤、蔽 膝、围裳等,襦裙是历代女子都喜欢的样式。这些形式和特征,与西式服装风格迥异,与受中华文化影响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汉服的服饰体系完备而充分,不同的款式适应不同的需求,这一点是其他的服饰体系所不具备的特征。汉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特

5、征则是中国文化内涵的物质化表现。重新发现和发掘汉服的文化内蘊,融入现代审美意识,有利于拓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思路,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全面回归。(摘编自卢晓晓基于汉服领襟元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的分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汉服以四千年前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具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的服装体系。B. 汉服的领口分“交领”、“直领”和“盘领”,但衣襟都是左侧压右侧,都属“右衽”款式。C. 汉服中作为礼服的“深衣,的袖子长度是有规制的,其长度等于臂长的一倍半。D. 汉服的上衣象征上升的清轻之气,用鲜明的纯色,下裳则用象征重池之气的杂色。2. 下列对原文论证

6、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概述了汉服的款式结构,穿戴形式和审美文化,指明其在世界服饰文化体系中的独特性。B. 文章引用东汉学者的著作,有力地证明了自古以来汉服的风格特色就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C. 文章主要使用说明性语言,准确明晰,要言不烦,为论证汉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提供了扎实依据。D. 文章的末段立足古为今用的创作意图.阐明了汉服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意识相结合的现实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毛泽东词中“寂寞嫦娥舒广袖”里的“广袖”,就是用来形容汉服中的宽大衣袖的。B. 温庭筠词中“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里的“绣罗襦”即是妇女爱穿的绫罗短衣。C. 王勃

7、文中“襟三江而带五湖”里的“襟”指“衣襟”,“带”指用在左右腋下打结的带子。D. 霓裳羽衣的释义就是以云霓为下衣,以羽毛作上衣,用来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轻盈。【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四千年前”错误,原文是“从黄帝至明末近四千年中”。B项,“直领都属右衽款式”错误,“直领”的两扇衣襟是直接从胸前平行垂直下来的,彼此不交叠,所以不分左右衽。D项,“用鲜明的纯色”错误,文中只是说“上衣崇尚顔色端正纯一”并没有说一定要“鮮明”

8、。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引用东汉学者的著作,有力地证明了”错误,此处的引用只是让读者了解到了衣和裳的作用,无法证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C项,“带指用在左右腋下打结的带子”错误,“襟三江而带五瑚中的“

9、带”是指腰间的大带,用以表明南昌处于五湖环绕的中心位置。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

10、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地区,以英国为核心的欧洲地区和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亚洲地区。其中美国占市场总葙的43%,欧洲占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占19%(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仅占4%),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到2002年末只有48 个园区建成,2012年出现井喷态势,达到1457个,并在2014年时达到2570个园区的顶峰。其中由国家命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相关基地、园区就已超过350个。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

11、了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为龙头,以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文化产业群为支点,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加快 发展的格局。(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融合发展成为大趋势)另外,与受访者所在地区交又分析篡示.城亨消费者主要满足,提高事美情趣的需求,乡镇消费者主要滿足-馎螬纪念品,礼物”的需求,农村消费者主要满足“表达理念态度”的需求,将文钊的消费情节与受访者收入进行交又分析,结果显示,收入越高的受访者消费文创产品的频率越高。(摘编自王虹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抓住哪些关键词材料三:从国内各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态势可以看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竞争尚不充分。而

12、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着手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以保证能尽快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都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还比较困难,这已成为制约中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难点。现在各大城市都根据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建立大量的基地、园区,但由于缺乏指导和规划,基地和园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的形式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是起步阶段,发展经验不成熟。国外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下,国内各大城市对动漫和游戏情有独

13、钟,动漫游戏产业一片热火朝天,但是中国动漫游戏产业总体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企业规模小,原创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弱,经营模式亟须创新。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不胜枚举。但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例如花木兰的故事,在国内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好莱坞加工成动画片,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票房丰收。(摘编自张亚欣中国文创发展路漫漫)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平衡,中国在世界市场份额中的占比连4都不到,可以想见在未来的竞争中还是大有可为的。B. 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为目标,不断开发

14、出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C. 从文创产品的消费情况来看,受访者中消费频率低的人数合起来占比也不大,表明大多数人对消费文创产品并不抵触。D. 欧美国家在世界上率先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己初步形成了国家级、省市级和各地特色文化群的发展体系。B. 对于文化创意产品,有的消费者注重“提高审美情趣”,有的注重“表达理念态度”公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C. 从文创的消费情况与受访者收人交叉分析的结果来

15、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提高,未来公众对文创产品的消费频率也将会进一步提高。D. 当下国内动漫游戏产业蓬勃发展,若能有效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定能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总体差距。6. 请结合树料三,概括说明政府在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面需要做的工作。【答案】4. B 5. D 6. 积极引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继续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对文化产业的基地与园区建设进行指导和规划,改变其同质化现象。引导企业提高原创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经营模式.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为目标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错误,说法过于片面了,文创产品应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虽然图示中数据显示公众对提高审美情趣需求占比较大,若以此作为开发产品的标准和依据缺乏说服力。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