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

上传人:dr****lb 文档编号:14131785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生理学03任务_0020.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3任务_0020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1.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 ) A. 收缩压B. 舒张压C. 脉压D. 平均动脉压E.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2. 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是( ) A. 血管紧张素原B. 肾素C. 醛固酮D. 血管紧张素IE. 血管紧张素II3. 异长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 A. 平均动脉压B. 心率贮备C. 心力贮备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4. 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因素是( ) A. 心血管系统中有充足的血液充盈B.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C. 心脏射血D. 血管阻力E. 心脏的收缩能力5. 关于心

2、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心脏收缩或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性周期称为心动周期B. 心动周期通常指左心房收缩和舒张的周期性活动C. 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无关D. 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心动周期的收缩期E.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性周期6. 心室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 A.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放一次C. 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了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D.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导速度减慢E. 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延长7.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下列哪项关系 A. 血管容量和血量B. 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C. 心脏射血能

3、力和静脉回心血量D. 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E. 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8.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加时,可引起( ) A. 心迷走神经紧张减弱B. 心交感神经紧张减弱C. 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增强D. 心率加快E. 动脉血压上升9. 心动周期中主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 ) A. 收缩压B. 舒张压C. 脉压D. 平均动脉压E.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10. 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B. 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C. 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D. 使心输出量减少E. 使心率减慢11. 右心衰竭时,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 A. 血浆胶体渗透

4、压降低B.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C.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D. 组织液静水压降低E. 淋巴回流受阻12. 影响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是( ) A. 收缩压的高低B. 心收缩期的长短C. 心脏收缩力的大小D. 心舒期的长短和舒张压的高低E. 心缩期的长短和收缩压的高低13. 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 每搏输出量B. 血管的长度C. 血液黏滞度D. 阻力血管的口径E. 大动脉管壁的弹性14. 老年人大动脉硬化时,常引起( ) A.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B. 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C. 收缩压降低明显,脉压减小D. 舒张压升高明显,脉压减小E. 舒张压降低明显,脉压增大15. 心指数等于(

5、) A.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B. 每搏输出量/后负荷C. 每搏输出量/前负荷D.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E. 心输出量/体重16. 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心交感神经B. 心肌代谢水平C. 肾上腺素D. 心迷走神经E. 去甲肾上腺素17. 对心力衰竭病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减少前负荷B. 增加后负荷C. 控制心率D. 增强心肌收缩力E. 除去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18. 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 A.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B. 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C.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D.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E. 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19. 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6、( ) A. 心房压B. 大动脉血压C. 收缩末期心室内压D. 舒张末期心室内压E. 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20. 微循环的特点不包括( ) A. 血压高B. 血液速度慢C. 潜在血容量大D. 灌流量易变E. 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21.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 A. 增强心肌收缩力B. 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C. 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D.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E. 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22. 促进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动力主要是( ) A. 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C.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D.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E.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23. 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有效滤过压B. 毛细血管血压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 血浆胶体渗透压E. 组织液静水压24. 与心输出量无关的因素是( ) A. 心率B. 骨骼肌收缩力C. 前负荷D. 后负荷E. 每搏输出量25. 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 A. 大量血浆蛋白丢失B.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C. 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D.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 淋巴回流受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