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1482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第十三章财政体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宁,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与税收,第十二章 回顾,概念: 国家预算 复式预算 预算外资金 要点: 国家预算原则 国家预算的类别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第十三章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目 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 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难点 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度 关键点 学会分析财政政策,一、财政体制的内涵 (一)财政体制的概念 在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以及国家与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 包括:预算管理体制(核心 )、税收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事业财务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等。,第一节 多级政府与分级财政体制,(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

2、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三)财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中,财政管理体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要有财力、物力的支持。 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财政管理体制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并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二、多级政府和分级财政体制,(一)政府间财政关系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间事权、财权和财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

3、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二)分权理论,作为一种政治学说,分权思想由来已久。 分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在于地方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最优分权模式、俱乐部理论、偏好误识理论、以足投票理论等。,财政职能的层次性决定了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1、经济稳定职能 应由中央政府来执行 2、收入分配职能 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职能,但在某些时候,地方政府也要承担相当责任。 3、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地方政府的职能,但对处于地方而具有外部效应的项目,则需要中央政府解决。,(三)

4、财政职能与政府间的职责划分,(四)分级财政体制的要点,1、有一级政府就有一级财政。 2、在明确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实行预算调节制度(转移支付制度)。,表1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集中度情况,一、政府间支出的划分 二、政府间收入的划分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第二节 各级政府间财政收支的划分,一、政府间支出的划分,(一)支出划分原则 1、受益原则 2、行动原则 3、技术原则,(二)政府间支出的范围,1、中央政府的支出范围是提供受益范围涉及全国的公共物品,提供外部效应波及全国的混合物品,进行全国性

5、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生产,负责对地方财政的调控。 2、地方政府负责受益范围限于某区域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负责外部效应波及本地区的混合物品的提供,负责地方性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生产。 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的支出责任是受益范围即涉及全国又涉及地方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表2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表2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续),二、政府间收入的划分,(一)收入划分原则 效率原则 适应性原则 恰当原则 经济利益原则,税收收入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划分税额 2、划分税率 3、划分税种 4、划分税制 5、混合型,(二)政府间收入的划分,(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

6、各级政府间,在既定的事权、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包括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拨款,下级财政对上级财政的上解,共享税的分配以及不同地区间的财政资金转移。,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作用,第一,弥补地方财力 第二,实现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第三,鼓励地方政府提供具有外溢作用的公共物品。 第四,吸引地方财力建设与全国利益相关的项目。,拓展区: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2006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9143.55亿元,比1994年增加8682.8亿元,增长18.8倍,年均增长28.3。 1994-20

7、06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11.4%提高到30%。其中,中部地区由14.7%提高到47.2%;西部地区由12.3%提高到52.5%。,1、财力性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2006年,52%) 2、专项转移支付 重点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农等公共服务领域。,(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一、1993年以前的中国财政体制 (一) 1980年以前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全部上缴,支出由上级政府统一拨付;国有企业的利润全部上缴,财务开支由财政部统一规定,亏损由

8、财政部门进行补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由财政部统一核拨。 这种财政体制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但这种体制将地方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完全割裂开,形成缺乏激励与约束的“大锅饭”机制。,第三节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整,其共同特征是“包干”, 基本内容是:按行政隶属关系,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范围,地方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包干使用。 “包干”财政体制扩大了地方财政的自主权,改变了财权高度集中的状况,有利于各地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社会经济事业;但是,弊端也日益明显。 “包干”财政体制影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降低

9、。,(二) 19801993年我国的“包干”财政体制,拓展“分灶吃饭”与“诸侯经济”,在“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度下,地方政府体制内寻租表现在几个方面:通过开办、支持乡镇企业等地方企业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地方财政收入来源;征税不积极,藏富于本地企业,减少上缴;通过收费摊派满足地方财政需要等。 直至1994年分税制改革启动前,地方“诸侯经济”逐渐形成,国家整体财政收入能力和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逐步下降。 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从1980年的25.5下降至1993年的12.3(在1995年达到10.3的最低点),中央财政收入比例从1985年的38.4下降至1993年的22.0。,19

10、94年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 1、分税制的概念 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分税制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二、1994年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向中央集中的程度提高。当年将地方企业主体税种 增值税大部分(75)收归中央,并在2002年进一步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大部分(约60,其中利息所得税、中央企业全部所得税归中央)收归中央。 实行分税制改革的1994年当年,中央财政收入比例提高至55.7,此后一直维持在4955的水平。,2、分税制的主要

11、内容,第一,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 第二,按税种划分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第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1、调动了各级政府理财的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2、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3、财政税务机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4、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三、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成效,四、分税制财政体制仍存在不少问题,1、政府事权和收支范围的划分仍不够科学; 2、 税收立法权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3、我国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 4、 省以下分税制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面临严峻局面。,方向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1、

12、规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收支权限。 2、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3、深化税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税制体系。 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5、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五、中国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第四节 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 三、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一、财政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达到发展、稳定、实现公平与效率,抑制通货膨胀等目标的长期财政战略和短期财政策略。 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间接工具 是政府实现经济稳定的调控手段 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武器,二、

13、财政政策的目标,公平分配目标,三、财政政策的作用工具,1、预算政策 盈余预算、赤字预算 2、财政收入政策 税收、各项规费、公债 3、财政支出政策 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转移性支付,四、财政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1、相同点 第一,都侧重于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第二,操作主体基本相同 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都是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 第三,调节经济的着力点相同 都是社会货币资金 第四,都会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

14、重大的影响,2、不同之处,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1、财政政策的选择,2、货币政策的选择,本章小结,1所谓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指一国之内不同级别政府之间或同一级别政府内部财政收支和权限的划分关系。财政体制则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规定,是在特定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权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2财政支出责任的确立依据是财政职能在不同级别政府之间的分工理论。一般认为,中央政府负责全国性公共产品的提供,直接提供或补助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中央政府还具有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职能。地方政府负责提

15、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并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提供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本章小结,3. 分税制是指在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方法。分税制主要包括“分税”、“分权”、“分管”三个相互联系的内容。 4.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在一定的预算管理体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或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财政资金的转移(包括下拨和上缴)。其目的在于平衡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复习题,1简述划分政府收支的基本原则。 2详细阐述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3如何完善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4简述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1、谈谈你对某一个财政政策的看法 2、如何根据经济形势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的 4、谈谈你对分税制的看法 选做,2000字左右,电子版,Word或PPT,发至邮箱 论文、邮件的标题命名方式: 班级学号姓名论文题目 10814102156 张明对消费税的几点看法,作业,试 卷 题 型,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四、填空题 五、判断题 六、计算题 七、简答题 八、论述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