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307355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3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最新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 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修1 经济生活,“三步走”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考点一、全面

2、小康的目标,1、总体小康的表现 (1)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总体小康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3、全面小康的目标,(1)总体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具体表现

3、: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4、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比较:,考点一、全面小康的目标,(2008高考海南卷)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

4、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正确;与题干的叙述颠倒了,所有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表述不正确,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D,牛刀小试,(2012山西太原五校联考)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于是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 A、是对全面小康

5、社会要求的曲解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D、坚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 【解析】该镇政府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对新农村建设的曲解,其最终结果将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违背了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牛刀小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

6、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有专家指出,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难中之难,不能与其他地区和群体同等对待。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中难以 实现

7、B我国应该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进程 D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建设,只能靠国家的 扶持与帮助 【解析】全面小康的目标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故A项错误;B项观点不符合实际;D项观点错误,主要靠自己努力。部分地区和人群实现全面小康的困难,正体现出建设的不平衡性。,C,牛刀小试,(2012青岛三校联考)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C、着眼于消除“

8、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解析】不能盲目追求GDP增长,应科学发展,故A项错误;B项观点符合实际,落后地区应奋起直追,加快发展;C项观点错误,不能消除“三大差别”。D是指有条件地区、发达地区,不符合题意。,牛刀小试,B,1、为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重要性: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必要性: 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考点三、围绕主题、抓

9、住主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如果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保护,那么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如果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则可使经济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能为污染治理提供物质基础。但是,我们决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思路,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考点三、科学发展观,误区警示: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治理污染又必须发展经济,(2012包头三模)中国科学院2011年7月29日发布的一份关注中国GDP发展质量报告称,与以前的绿色GDP相比,中国GDP质量指数并非只侧重考

10、虑资源与环境代价(自然资本),也平行考虑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社会资本),还考虑发展观念与管理水平(行政资本)。这表明 GDP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加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提高 中国GDP质量指数比中国绿色GDP指数更科学合理 优化中国GDP质量指数以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目的 我国更关注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 A. B. C. D. ,B,牛刀小试,(2012江苏苏中三市二调)132012年我国政府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首次低于8%,这主要基于 A减少贸易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 C减少货币发放量,促进物价稳定 D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

11、然和谐 【解析】我国GDP预期目标下调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不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而更加注重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符合题意的是D。,牛刀小试,D,(2012高考上海卷)14.近几年,上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超过制造业,占GDP总量近六成,使上海的GDP变“轻”了。国为第三产业( ) 消耗的自然资源较少 投入的生产要素较少 产品的经济价值较小 创造的多为无形产品 A、 B、 C、 D、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为什么上海GDP变“轻”了,这是因为其对环境污染变少了,资源消耗变少了,符合题意的是。说法不对。,牛刀小试,A,2、是什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

12、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考点三、科学发展观,3.(怎么办)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要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3.(怎么办)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要求: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

13、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考点三、科学发展观,(3)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考点三、科学发展观,3.(怎么办)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要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

14、,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点三、科学发展观,3.(怎么办)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特别提示】常见的判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涵的方法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推进;协调是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把握科学发展观具体内涵的同时,要注意把握材料主旨,特别注意自身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的选

15、项要排除。,考点三、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国家调节收入分配、减免税收、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这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重民生,调结构,促进总量平衡,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牛刀小试,【思维拓展】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16、意义,(2010高考天津卷)1、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A、 B、 C、 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津的做法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入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讲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此,故排除;天津的做法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故入选。,C,牛刀小试,(2010新课标卷、辽宁、陕西、湖南卷) 15.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将建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巨大水网。截至2009年4月,国家对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投资538.7亿元。这一工程将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通过加大政府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