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30734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执行进度资料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划执行进度指标,课前回顾: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一、概念及公式 二、计算方法 1、资料为绝对数 2、资料为平均数 3、资料为相对数 (1)对比法 (2)差额法,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5%,实际提高了8%,则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2008 A2.86 B102.86 C60 D160 2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019 B167 C60 D9794 3.某厂2001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2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的( )2010 A.5% B.5.5% C.105

2、% D.115.5% 4.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是( )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A,D,D,A,判断题 1对比法和差额法是考核计划任务完成程度的两种方法,两者都能说明计划完成程度。( )2010 2某企业计划规定,2003年1月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执行结果降低4,只完成计划的一半。( ) 3甲乙丙三个企业今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3、100和107,则此三个企业今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0。 ( ) 2007 4.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只反映了计划执行的结果,不能反映计划执行和均衡

3、程度。( ) 5.某企业2000年产品计划产量352件,实际完成488件,则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38.64%。( )2009,【习题】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某企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计划任务为2500万元,实际完成2850万元;利润总额计划数为800万元,实际利润842万元。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2)某企业2011年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为100元,实际为98元。计算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3)某企业计划规定2011年的劳动生产率要比2010年提高4%,实际执行结果比上年提高了5%;计划规定2011年的可比产品成本比2010年降低5%,实际执行结果比上年降低了6%。计算

4、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和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1)该企业工业总产值超额完成计划14%, 利润总额超额完成计划5.3% (2)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98/100=98% (3)劳动率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100%+5%)/(100%+4%)=100.96%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100%-6%)/(100%-5%)=98.95%,答案,本课教学目标: 掌握计划执行进度指标 熟练说明指标的含义,计划执行进度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只反映了计划执行的结果,在分析计划执行情况时,还要检查计划执行的进度和均衡程度,这就需要计算计划执行进度指标。 计划执行进度指标用于检查计

5、划执行过程与时间进度的要求适应与否,一般来说,时间过半,完成任务量也应过半。 计算计划执行进度指标的方法: 用计划期中某一段时期的实际累计完成数与计划期全期计划数进行对比。其计算公式为:,计划执行进度指标,【例3-6】某工业企业2011年全年和各季度计划总产值、前三个季度实际完成产值和累计至第三季度止总产值的资料如表3-2所示,计划执行进度指标,检查计划执行进度,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保证计划能够顺利按时完成。因此,时间就成为衡量计划执行进度的一个核算标准:全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应完成计划数的四分之一,即25%。 这样, 时间与计划执行进度的匹配关系是: 第一季度25%,第二季度50%, 第三季

6、度75%,第四季度100%。 根据表3-2,绘制该工业企业2011年工业总产值计划的执行进度,如图3-1所示:,计划执行进度指标,由图3-1可见,该企业计划执行进度: 第一季度完成全年计划的20%,差5%; 第二季度完成全年计划的46.7%,差3.3%; 第三季度完成全年的75.5%,超额0.5%。 从总的情况来看,计划执行进度呈上升趋势,现在关键是要抓紧第四季度的正常生产。如图3-2所示。,计划执行进度指标,计划执行进度指标,3.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作用 (1)可以准确地说明各项计划的完成程度,为搞好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2)可以反映计划执行进度,便于计划执行者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从而

7、推动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 (3)可以揭示经济计划执行中的薄弱环节,促使执行计划的落后者向先进者看齐,为组织新的平衡提供依据。,计划执行进度指标,计划执行进度指标习题,1、某企业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的钢产量达到170万吨,各年生产情况如表,则( ),A.提前完成五年计划 B.未完成五年计划 C.计划完成情况113.3% D.计划完成情况153.3%,A,计划执行进度指标习题,【分析】水平法考核时: 其计划完成情况=五年计划末年实际水平/五年计划规定末年水平 其实质仍为计划完成程度=实际数/计划数 解:计划完成情况=(50+55+60+65)/170*100%=135.29% 因为从计划执行开始

8、,从第四年的二季度到第五年的一季度,连续一年产量30+40+50+50=170,所以提前三个季度完成五年计划。,计划执行进度指标的计算,本课内容小结,课后作业,习题3题,教学目标: 结构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1、结构相对指标的概念 结构相对指标又称经济统计自身对比或数据的内部分析,是指在同一总体中,部分与总体之间的比率关系。 它表明总体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总体中各组部分比重之和必须等于100。,(二)结构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2、结构相对数的计算公式:,总体各组成部分数值 计划平均水平,结构相对数,100%,相对指

9、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例3-7 某家电联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进出口商品总值为300万美元,其中,进口总值为120万美元,则该公司进出口结构情况为: 该公司的进口总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 =120/300 100%=40% 该公司的出口总值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 =(300-120)/300 100%=60% 由此可见,该公司的出口比重大于进口比重。 同时由于进出口总值(分母)只分为进口总值与出口总值两部分,因此这里只有两个结构相对指标,且两个结构相对指标之和为100或者为1.,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3、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能够反映研究总体的本质和特征,揭示其内部由量

10、变到质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 一般情况下,事物内部各个部分的构成情况直接决定该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某地外贸出口总值占本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该地是否为向外型经济的标志之一。假如某地区的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5增加到2006年的45,在增加到2011年的95。这一相对结构的变化过程,清晰的反应了该地区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2)能够反映被研究总体的内部联系,揭示其内部变化的主要矛盾。 例如,某商场在一项消费者意见调查中,如果对商场的服务人员比较满意的比较比重为76,说明消费者对该

11、商场还是比较是信任的,商场管理经营有方。 但如果消费者只有30的满意度时,就因引起管理人员的极大关注,因为这说明这个商场的经营状况不乐观,必须马上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如果30的结构相对指标继续下滑,商场将难以再继续经营下去。,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现象、经济现象,还是自然现象,在一个特定的总体范围内总是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各个组成部分。除了用上述方法来分析现象的内部构成外,还应当对总体内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状况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此时就要使用比例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三)比例相对指标,1、比例相对指标的概念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某一组的指标数值与

12、另一组指标数值之比,表明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一般比例相对指标可以把对比的基数在抽象为100,也可以抽象为1.,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三)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组的指标数值 总体中另一组的指标数值,比例相对数,2、比例相对数的计算公式为:,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例题3-8 某地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50亿元、350亿元、400亿元则该地2011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相对指标为:,二产 一产,=,二产 一产,350 250,= 1.4,=,400 250,= 1.6,即 一产:二产:三产=1:1.4:1.6,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例3-9 假

13、设某地区2011年人口总数为500万人,其中,女性为220万人,男性为280万人。则该地区人口比例情况为:,可以得出该地区的男女比例为1.27:1或127:100,280 220,该地区的男女比例 = = 1.27,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3、比例相对指标的作用 比例相对指标的应用比较广泛。 从宏观上看,它可以反应社会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 如投资与消费,进口与出口,第一、二、三产业,某一时期内城镇平均生活费与农民的平均生活费的比例等。 从微观上看它可以反映社会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如某大学的招生男女比例、某企业一线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比例、商品购进与售出的比例等。 通过对比例相对指标的分析和研

14、究,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现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协调地发展下去。 若发现有问题就可以及时调整比例关系,以免有重大失误。,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1、比较相对指标的概念 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期内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得出的数量关系。 它说明某一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性或总体各部分的协调性。 对比结果可以是百分数、倍数或系数。,(四)比较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2、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为:,某一现象的数值 同一时期同一类现象的数值,比较相对数=,100%,(四)比较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例题3-10 2011年甲厂的全员生产率水平为3

15、6000元/人,则两厂对比情况为:,36000 24000,比较相对指标 =,绝对增减数=36000-24000=12000(元/人) 这表明甲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乙厂的150, 甲厂全员的生产率比乙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多出12000元/人。,100% = 150%,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3、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有以下两种形式: (1)比较标准一般对象,分子、分母可互换。 例3-11设某年甲地区粮食总产量为100万吨,乙地区粮食产量为80万吨。 则甲地区粮食产量是乙地区粮食产量的1.25倍。即:100/80=1.25倍。 或:乙地区的产量与甲地区的粮食产量的比例系数为0.7。即80/100

16、=0.8。 (2)比较标准典型化,分子、分母不可互换。 如果把某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家规定的水平相比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这时,分子分母就不能互换,作为分母的只能是国家规定的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4、比较相对指标的作用 将同类指标作静态比较,可以反映某种事物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展的差别程度。 如把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与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对比,或与国家规定标准对比,可以找出差距,从而为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又如将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与世界各国同类指标对比,可以反映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距离。,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二)结构相对指标 (三)比例相对指标 (四)比较相对指标,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本课内容小结,课后作业 习题册30页5.6.,(五)强度相对数,1、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 强度相对数是反映总体中两种不同现象、不同性质的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比值,用来反映现象的前度、密度、普遍程度和利用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