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130413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三全国统考语文一轮练习(经典版)第4部分半卷练18 作文及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精选及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半卷练18作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限时:30分钟满分:29分一、作文(20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选择。诚如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一样,当机会第一次敲门时,可能错过。但如果你完善自身,待到时机成熟时,会有很多很多梦想。所以,修炼自己比取悦他人要有力量得多,花开蝶自来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选好角度,按照思维导图的提示构思作文,写出题目,列出作文框架和段落安排。答案(示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这两天,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行文还很稚嫩,

2、但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很少有时间陪她,她甚至哭着在电话里喊,“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尤其是日记最后一句,看哭了多少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4月10日钱江晚报)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选好角度,按照思维导图提示的“引、提、析、联、结”结构模式构思作文,写出题目,列出作文框架和段落安排。答案(示例)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神话、传说题材在文艺创作领域的突显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大景观。民族的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文化根柢,中国新文学重述民族神话、传说即

3、是从上古源头找到与现代文明相融相契的心灵原矿。分而述之,民族神话、传说的新文学书写,具有以下之精神依归。强大的人格意志力量。中国上古神话在讲述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时,其出发点并不在于人对世界最终是如何征服的,而在于宣扬英雄们彰显的强大的人格意志力量:“夸父”虽败犹荣,“愚公”虽“愚”却感动上“帝”搬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精卫”生命不尽“填海”不止,“杜鹃”哪怕“泣血”也要把行人召回故乡等。中国新文学的“新民”与“立人”思想充分表达了对神话英雄人格的向往。鲁迅的铸剑不问“复仇”成功与否,而着意于“眉间尺”如何蹈厉性情和视死如归;汪静之的精卫公主修改版最终突出精卫的心魂是“不填平东海

4、誓不甘休”;闻一多的南海之神、刘梦苇的希望等诗歌都是如此。抗日战争时期,“夸父追日”“共工之怒”等几乎成了文学中的最大公共意象,力推反抗精神,作品借以给民族提气壮神。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从一开始,国人在神话中就寄寓了生命不死的冀求。盘古死后,他的一毛一脉都衍变成了树木河流;女娲的肉身最终成为“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夸父渴死后,其手杖化为邓林;瑶姬未嫁已死,其精魂立身为巫山女神这些“化生”神话就充分隐含了中国文化的现世形态和乐观意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抒写了大破后大立之激情,践行了文学上常见的“再生”母题。此中的“再生”不是基督的“复活”,而是生命形态

5、的存活。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不少作品都暗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韩少功爸爸爸中的“丙崽”也暗含着“生生之谓易”的深刻意蕴。与物同游的和谐精神。崇尚“物我一体”是中国神话的一大内质。“化生”神话中就明确表达了外在世界是由盘古、女娲、夸父等人的肉身生衍而来。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深觉科技制造了新的奴役,使人为机器所束缚,所以重提“神性”以图拯救。但中国新文学作家并不以为然。郭沫若在天狗日出地球,我的母亲等诗歌中,就以神话来比附现代科学。现代科技的“伟力”在郭沫若看来就是中国人曾经所想象的“神力”。另外,中国神话中的英雄有着“挟山超海”的能力,但绝不率性而为。“三皇五帝”作为人祖,以救民于水火而著

6、称,就是身体微弱如“精卫”者也是通过“填海”与人方便。他们无不是集体力量的象征,给民族整体以激情、信心和动力。(摘编自2018年11月21日光明日报,民族神话传说的新文学书写)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中国文学从上古神话传说中找到了民族精神的文化根柢。B中国上古神话重视宣传英雄的人格力量,而不是如何征服世界。C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只有生命形态的转化,无真正的死亡。D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现人的生存困境是由科技或机器造成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无中生有。“人的生存困境是由科技或机器造成的”有误,原文最后一段说“西方在现代化

7、过程中深觉科技制造了新的奴役,使人为机器所束缚”,只是强调科技的负作用,制造了新的奴役,没有说“人的生存困境”。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总说神话传说对新文学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并举例论证。B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和韩少功的爸爸爸都包含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C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绝不率性而为,证明了他们是集体力量的象征。D中国新文学从上古神话中继承了人格意志力量、生命意识与物我和谐精神。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项,“证明了他们是集体力量的象征”有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绝不率性而为”在原文最后一段中是为了证明本段分论点:

8、上古神话有“与物同游的和谐精神”。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话具有契合现代文明的精神内涵,所以能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常见内容。B中国上古神话的叙事重视过程,让人遗憾的是其叙事往往缺少明确的结果。C寻根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意识是对郭沫若凤凰涅槃的精神的继承和风格的延续。D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充满想象神力,体现了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和谐统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让人遗憾的是其叙事往往缺少明确的结果”,从原文第二段“夸父虽败犹荣,愚公虽愚却感动上帝搬山”看,并不缺少明确的结果;C项,“对郭沫若凤凰涅槃的精神的继承和风格的延续”有误,原文第三段中寻根文学和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呈现并列关系,都是证明“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但彼此不存在继承或延续关系;D项,“体现了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和谐统一”错误,最后一段中列举的郭沫若的诗歌只是用神话比附现代科技,并没有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