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30008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前准备: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感知美。1导入:同学们

2、,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二、理解读,洞察美。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2学生各抒己见。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3、1)自由理解。(2)小组内研讨。(3)全班交流。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

4、?“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三、对比读,深化美。1投影映示:望洞庭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

5、,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1投影映示: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题君山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

6、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看到联想比喻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教学反思: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