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上传人:che****29 文档编号:141299808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特点对主要部分详细介绍的方法。2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3增强爱家乡的情感。4阅读文章时要弄清作者重点表达的意思,分清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5明确在习作时,要详略得当,中心突出。6体会用不同的词(近义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语言特点;用近义词写排比句。7了解寓意吉祥的习俗。8养成认真规范书写正楷字的习惯。9背诵长歌行,并体会诗歌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抓住特点对主要部分详细介绍的方法。2体会阅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3懂得习作时要分清主次,详略得当。课时安排2课时课

2、前准备1搜集家乡的风俗习惯的资料。2正楷字书法、字帖。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火把节牦牛节视频片段。师:隆重而热烈的节日,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重阳登高赏菊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咱们的家乡有哪些风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家乡风俗的习作。二、新课。1创设情境说风俗。(扮演小导游介绍家乡的风俗)1组(三五同学为游客,一名同学扮演导游)导游: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家乡xx,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请跟随我走进我们的家乡,走进我们神秘的苗寨。我来介绍家乡的风俗游客:

3、哦,还有这样的风俗呀,真是一个神秘的民族。2组导游:我们的苗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风俗呢,据说 3组导游:我就参加了那次xx活动,那时刻,别提有多激动,(讲述参加活动的经历)2写写家乡风俗。刚才的小导游们有的选取了最具家乡代表性的风俗,有的介绍了家乡风俗的来历,有的讲述了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有的为我们描绘了参加节日活动时的具体情境,讲的都很生动细腻。但是,说的再好都是纸上谈兵,我们能不能像大作家老舍、沈从文那样把这个有特点的风俗习惯,用富有特色的语言,把它写下来呢?(1)确定主题。可以写一种风俗习惯,也可以写自己参加某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2)列写作提纲,确定重点部分。写风俗习惯。A风俗习惯

4、的内容B特点C风俗习惯的来历D风俗习惯的意义E自己的实际体验。 参加风俗习惯的亲身经历。A参加活动的情况(重点)B风俗习惯的来历C这种风俗习惯的特点D自己的感受(重点)三、进行习作。同学们写得都很好,我发现很多同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故乡的真挚感情。说风俗,谈家乡,翻来覆去绕不开一个“情”字。朴实的话语、简短的文字,因有了对故乡的那份深情而动人心弦,因此,我们在写家乡风俗的时候,哪怕你写的是最普通的风俗,只要你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感,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四、小结。同学们,这一堂课中,我们欣赏到了各地不同的节日风俗,同时也品味到了同样的一种情感,那就是对故乡的热爱、眷恋、自豪之情。我们写家乡的风俗,更是透过这种风俗在写我们的家乡,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写家乡的文化,抒写我们心中的故乡情!有了真挚的情感,我们的文章就有了生命,就能打动人心。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尽在“奥数网”微信公众号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