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99227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业社会保障ppt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6 失业社会保险,刘备 6.1 我国失业社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6.2 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和基本框架 6.3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适应性 6.4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6.5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序言,失业种类“摩擦性,结构性,周期性,能力型。 险。 就业保障的内容: 失业预防,失业补救(职业重新安置)和失业社会保险,6.1 失业社会保险制度的类型和基本框架,6.1.1 失业、失业率和失业保障 失业:无工作;有能力;有意愿 失业率:,6.1.2 失业保险定义: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通过社会统筹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 劳动者提供资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6.1.3

2、 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强制性和非强制性(丹麦、冰岛); 权利型和调查型(失业救济,澳大利亚、阿根廷、新西兰); 单层次和多层次。,6.1.4 失业保险的基本框架,1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措方式: 政府、企业、个人; 企业和个人; 政府和企业; 企业;政府;个人,2 失业保险基金的享受条件,A法定劳动年龄之内; B非自愿失业:无正当理由自动辞职、因过失而辞职、罢工、拒绝接受适当工作、故意失掉就业机会、拒绝培训、无求助意愿 C参加保险: D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等级就业、报告个人信息、接受职业培训和工作安排,3 失业保险的给付标准,原则:保障;低于原工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给付标准:工资比例法;均等法

3、;混合法,4 失业保险的给付期限,等待期 最长给付期:不超过156,不低于78工作日。,6.1.5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 诞生。欧洲。工会。1901年比利时出现“公办公助”,举办失业保险。1911那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第一次将失业保险纳入强制性社会保险范围。 2 建立:发达国家在二战前,发展中国家在5060年代。 与其它社会保险相比,发展速度较慢。1995年65个国家。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6.1.6 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 失业保险成本迅速上升; 2 失业津贴过高,防碍求职;等待性失业,失业保险保护失业者也创造失业。 6.1.6 失业保险的改革措施 1开源节流; 2积极的就业政策

4、,6.2 失业预防和失业补救,企业解雇的约束,就业培训和就业辅导。 6.2.1 失业预防。 1对企业解雇的约束 单项解雇:犯罪与能力欠佳。约束:法律程序,事先通知期和经济补偿。 集体解雇. 代表国家的做法 2 失业预警,3 职业教育和培训 A三个层次:职前训练,在职培训和失业培训。 B几个特点 有法可依;三方负担;与普通教育各取所长日趋融和(职业教育普通化和普通教育职业化); 职业教育的重点从培养技能转向就业前途指导;,6.2.2 就业扶助,1鼓励失业者兴办企业:英国的兴业津贴; 2组织失业者从事社区工程:以劳动福利代替生活复利,建设地方事业(联邦德国的ABM方案;法国的区域作业方案;英国的区

5、域就业方案。 3采用特种雇佣方案:经合组织。 4鼓励失业者进行地区流动:流动的精神成本和物质成本。调动奖金,搬家费,两地分居补贴。 5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有关失业者的信息;职业空位的信息。,6 采取措施扶持就业特殊困难群体 7 职业轮换 8 就业服务,6.2.4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措施存在的问题,1对劳动市场的过渡管制限制企业的用人自由,防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转,加剧失业率:工作积极性;造成机会不均等;鼓励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2 职业教育和培训重视技术传授,忽视心理建设。 3 企业津贴重要,更重要的是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 4 特种雇佣计划权宜之计。,2,6.3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

6、状,6.3.1 诞生及传统就业保障制度的特点 1 诞生。1950年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 1951劳动保险条例。 解放初期的就业目标:保证社会安定,恢复发展生产,巩固新生政权。方针:低工资,广就业。安排:全部安排,一次定终生,铁饭碗。特征:劳动力资源的政府配置;终生固定的劳动关系。,2 负面影响: 在职失业,劳动力总量过剩。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主体之选择权利被取消 无条件就业,绝对安全,惰性。法国的首次雇用合同(CPE) 就业保险福利三位一体的传统就业保障,强化正统观念。,6.3.2 中国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的 变革,1 严峻形势:退出劳动岗位、跳槽等。 2 突出效果:就业

7、主体向多元化转变;就业渠道拓宽;奠定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基础,竞争机制引入。 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用工制度。合同制。辞退。优化劳动组合、下岗分流;减员增效。 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五条 企业按照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0.6%缴纳待业保险费。待业保险基金 不足或者结余较多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适当增加或者减少企业缴 纳的待业保险费,但是企业缴纳的待业保险费总额最多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 第十二条 待业职工领取待业救济金的期限,根据待业职工待业前在企业连 续工作时间确定: (一)待业职工待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1年以上不足5年的,领取待业救

8、济金的期限最长为12 个月; (二)待业职工待业前在企业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领取待业救济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99年12月,四川省10000多名工人围堵铁路,下岗工人抗议;陕西省合阳县1000多名工人铁路静坐示威,抗议4个月。 2004年3月黑龙江大庆油田、辽宁省辽阳市 工厂、北京汽车厂及江西吉安等地,爆发大规模下岗工人示威抗议活动。,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的基本内容: 保障范围: 交费对象:个人、企业、国家 期限:累计缴费时间满年不足年的,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年不足年的,个月;1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

9、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资金管理:财政专户、收支两条线 责任追究:,5 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的创新 将待业救济金改名名为失业保险金 覆盖面扩大至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 调整缴费比例:单位12;个人 1 保险金给付标准与最低生活标准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挂钩 给付期限 12,18,24个月,6.3.3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内容,覆盖范围:7类人员; 基金来源; 失业保险待遇:相当于社会救济金的120150; 期限; 管理机构:劳动部

10、门,失业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6.4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适应性,6.4.1 制度模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权利与义务对等为基本特征的失业保险模式;失业保险从救助模式向保险模式转变 6.4.2 制度功能与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形势相适应:40%的国家建立失业保险。 6.4.3 低水平保障与我国基金发展水平相适应 保障水平:最低工资的6070,6.5中国现行失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 对建立社会失业保险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 2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不足。 A资金严重短缺(参保人数,筹集资金难,中断交费人数); B保障能力有限(2004全国,人均领取5035元)。 C覆盖面窄(城镇登记失业人口

11、;实际失业人口还包括: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3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功能的较弱,立法缺失(强调生活保障,忽略再就业促进;失业保险待遇不含培训等;); 保险费收缴困难(20,6 ,2,2); 失业金管理体制混乱:统筹层次低;失业金发放控制不严;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不合理(行政管理费的开支一般34,中国占30),4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缺陷,A资格条件审核不够严格(隐形就业),资格审核缺相应的机构; B监管滞后,制度运行成本高; C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低 ,缺乏较高的法律效应和相对完善的法律责任,6.6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改革,6.6.1 失业保险制度的制度改进 立法改革; 对不同结构状态的失业者提供不同的失业保险; 对象的国民待遇 完善指标体系,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小口径,中口径,大口径 重新设计失业待遇方法(生活、培训、家庭赡养),6.6.2 增强失业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的功能,6.6.3 失业保险资金的管理,多渠道筹资资金:财政预算超收、土地使用权转让、企业改制的收入、发行债券、特种税、彩票等) 加强征缴力度 实行收支两条线 规范保险基金支付,防止基金流失 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基金征管的基础数据体系,温家宝总理政府报告 :确保更多公民 特别是在经济腾飞过程中落在后面的农民和民工分享该国经济迅速增长的成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