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9915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7.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管理}认识中药(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認識中藥,指導單位:行政院衛生署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 進會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 主 講 人:*藥師,中藥是什麼?,中國歷代本草典籍中所收載,依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於治療和預防疾病。 中國古代藥學稱本草學, 本草是指歷代的藥學專著,記載藥物相關的知識包括 : 植物性藥、動物性藥與礦物性藥,而其中以植物性藥佔絕大多數。 神農本草經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 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 斟酌其宜。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 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 本草綱目的一千八百九十二種藥材收載

2、。 中藥大辭典的五千七百六十七種藥材收載。,中藥-中國歷代本草典籍中所收載,依中醫理論使用於治療預防疾病。 生藥-收載於世界各國之相關典籍,使用於治療疾病之天然物。 民間藥-地區性用藥,上述文獻中無記載者。 青草藥- 即鮮品,民間現採鮮用。,中藥、生藥、民間藥、青草藥有何差別?,幾個常見的錯誤觀念 !,中藥溫和、無毒,沒有副作用 吃中藥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見青即是藥,所以自行採集藥用植物煮來吃是安全的,中藥毒性與副作用的來源,藥物本身即含有毒性成分 藥物劑量因素 給藥途徑或使用方式不當 藥物炮製處理不當 藥物的誤用 藥物併用方式不當不良交互作用,中藥之毒性,毒劇性的藥物,應該從小劑量開始,並

3、注意觀察病人服後的情況;如病勢已退,即應停止服用;未癒可酌量增減;不可驟用大量,防止中毒和劇烈反應。 常見之有毒中藥有甘遂、大戟、芫花、射干、貫眾、常山、百部、杏仁、斑蝥、蟾蜍、蟾酥、蜈蚣、半夏、牽牛、巴豆、附子、全蠍、吳茱萸、天南星等。,藥物的誤用,行政院衛生署 公告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一月四日 主旨: 公告禁用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五種含馬兜鈴酸之中藥材,自公告日起,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其製造或輸入之業者,並應依規定於三個月內收回市售品。,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1,所有的物質均有毒性,其有毒無毒之關鍵,在於使用之劑量 由於藥性劇烈、和緩的不同,

4、病情輕重急緩的差別,處方君、臣、佐、使的配合,以及體質強弱、年齡大小等情況,都必須根據具體情形,掌握適當的劑量。,病情輕重緩急 輕病、慢性病,劑量不可過大 重病、急性病可以適當增量 如:當歸可補血、潤燥、滑腸,用於表證輕病小量即可,用量一至三錢;治產後血虛,用量可至一兩以上,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2,劑型:同一味藥物入湯劑用量要比丸劑、散劑用量大一點;在複方應用時,其劑量要比單方用量小一點 如:黨參可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在複方應用時一般用量三錢至一兩,單用可至三至四兩,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3,藥物配伍:一般君藥用量比例較重,輔佐藥用量比例較輕。 如:六味地黃丸組成為熟地八錢、山茱萸四錢、山藥

5、四錢、茯苓三錢、丹皮三錢、澤瀉三錢 治血虛陰衰,熟地為君 治精滑頭昏,山茱萸為君,山茱萸改為八錢,熟地改為四錢 治小便或多或少,或赤或白,茯苓為君,茯苓改為八錢,熟地改為四錢 依此類推,小便淋瀝,以澤瀉為君 心虛火盛及有瘀血,丹皮為君 脾胃虛弱,皮膚乾濇,山藥為君。,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4,體質強弱:體質虛弱的人,用藥劑量一般低於體質強壯的人。,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5,年齡大小:兒童與老年人用藥劑量,一般少於成年人劑量。 兒童之解毒功能發育尚未完成,因此所使用之劑量應較成年人劑量低。 老年人肝臟血流量及代謝機能、腎臟排瀉機能均減退,藥品在血中之半衰期會延長,所以用藥時須查明其營衛氣血,適當減量

6、。,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6,性別的差異:婦女經期及妊娠,用藥也應謹慎;有些藥物不宜過量。 慎用的藥物,大多是破氣破血或辛熱滑利沉降之藥,如紅花、桃仁、丹皮、大黃、枳實、肉桂、附子、乾薑、牛膝、白茅根、薏苡仁等。 以紅花為例,少用養血,多用行血,過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斃。紅花和血養血用量三至五分,一般用量一至三錢,稍大量用四至五錢。,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7,疾病的差異:有些疾病,用藥劑量少量比大量有效;有些疾病,用藥劑量大量比少量有效。 如高麗參可瀉火、大補元氣 用於補劑,如治療貧血、中氣虛弱、陰虛病者,少量即可,用量五分至一錢。 用於強心,如治療亡津失水,心力衰竭患者,要稍大量, 用量一至二錢。

7、用於救急,如治療大出血、元氣虛脫、垂危患者,劑量要大,用量五錢至一兩。 又如腎臟病患者,其腎小球濾過率降低,腎臟血流量減慢,藥品半衰期會延長,故用藥劑量須減少。,中藥之劑量與用藥安全8,妊娠用藥禁忌1,懷孕初期是比較怕冷,但到了後期會怕熱,俗語說:害子寒,大肚熱。因此不要亂進補,反而易引起不良反應,尤其後期胎熱為多,更不應隨便進補。 古人十分重視藥物對孕婦的影響,因此在妊娠用藥歌訣中,特別提出了孕婦禁用與慎用的藥物數十種。根據中醫師的觀點,有關傷科使用的藥材、瀉下、利尿、嘔吐的用藥及屬大寒、大熱的藥物都不能用於孕婦。 禁用藥多數是毒性較强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其中包括强烈的逐水藥和理血藥中的行血、

8、活血化瘀藥。慎用藥是根據孕婦所患病情,斟酌使用的藥物,一般没有特殊必要,應盡量避免使用,以防發生意外。 感冒了或身體不適,一定要找合格的中醫師診斷與開藥。,孕婦必須慎用的中藥材: 容易增加子宮收縮造成流產,如大黃、芒硝、番瀉葉等清熱瀉下藥物 三菱、莪朮、常山等藥性猛烈的藥物等等,一般也列為孕婦禁忌,避免引起流產,妊娠用藥禁忌2,孕婦必須慎用的中藥材: 行氣破滯的枳實 通經去瘀的桃仁,紅花,茜草 大辛大熱的製半夏、肉桂、附子、乾薑 具有滑利作用的木通、白茅根、通草、瞿麥 常用藥物如牛膝、元胡、牡丹皮、牛黃、代赭石等,雖非屬於大毒或瀉下、藥性猛烈的藥物,但孕婦在使用時則須格外謹慎。,妊娠用藥禁忌3

9、,孕婦必須慎用的中藥材: 薏苡芢的效用為利水利尿,實驗証明對動物子宮有興奮作用,能快速促進子宮收縮,所以孕婦並不適於食用。 麥芽效用為促進消化、澱粉分解,但這些成分卻會造成孕婦退乳。,妊娠用藥禁忌4,孕婦忌服的藥物:附子、皂角刺、南星、烏頭、斑蝥、野葛、水銀、砒霜、巴豆、芫花、大戟,是具有很強毒性的藥物,對孕婦及胎兒的傷害極大,因此孕婦禁用,以免危害到母子生命的安全。,妊娠用藥禁忌5,孕婦忌服的藥物: 水蛭、虻蟲、蜈蚣、雄黃、牽牛子、乾漆、蟹爪甲、麝香,於大劑量時會顯現毒性。,妊娠用藥禁忌6,孕婦忌服的方劑 : 血府逐瘀湯、正骨紫金丹、復原活血湯、正骨紫金丹、桃核承氣湯、七釐散、運功散、牛黃解

10、毒丸、大活絡丸、小活絡丸、六神丸、至寶丸、跌打丸、舒筋活絡丸、蘇合香丸、牛黃清心丸、紫雪丹、黑錫丹,其成份含有孕婦禁用的藥物。,妊娠用藥禁忌7,食物禁忌1,中醫將中藥與食物性質各依據其所含成分及作用於人體所發生不同反應及治療效果加以分類,包括寒、涼、溫、熱、平五種性質。,寒涼性食物 會有使身體熱能及體能降低作用,因此體質虛寒怕冷或有上呼吸道疾病、腸胃機能障礙者應忌食或少食。體質燥熱者則可選用涼性食品降低身體燥熱反應,食物禁忌2,寒性食物舉例 任何冰品、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汁、橘子、柿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海帶、紫菜、竹筍、筊白筍、荸薺、蘆筍、西洋菜、蛤蜊、過貓菜、大白菜、蘆薈,食

11、物禁忌3,涼性食物舉例 山竹、蕃茄、香瓜、蓮藕、綠豆、白蘿蔔、苦瓜、黃瓜、絲瓜、冬瓜、瓠瓜、空心菜、莧菜、綠豆芽、芹菜、萵苣、芥菜、茄子,食物禁忌4,溫熱類食物 使身體產熱作用增強,提昇體能作用,體質虛寒者反而可多加選用,但容易引起口乾舌燥、便秘等上火症狀,因此燥熱體質或疾病屬急性發炎性疾病則應忌食,食物禁忌5,溫熱性食物舉例 辛辣物:辣椒、大蒜、薑、芫荽、沙茶醬、洋蔥 燥熱物:任何燻、炸、燒烤物、茴香、韭菜、肉桂、羊肉 溫熱性水果:龍眼、荔枝、櫻桃、榴槤刺激性食物:醃漬品、咖啡、咖哩、酒,食物禁忌6,溫熱性食物舉例 發物(易加重皮膚溼疹、痤瘡及發炎性病變):芒果、筍、豬頭肉、香菇、蘑菇、鵝肉

12、、鴨肉、不新鮮之海產 常見補藥:當歸、黃耆、人參、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四物湯,食物禁忌7,平淡性質食物 性質平和不偏,除非個人有特殊過敏性反應之外,大多數人平日皆可食用 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辛熱、黏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食物,都應酌情避忌,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刺激或助熱、助升散、及斂邪等副作用,食物禁忌8,瘡瘍及皮膚病者,忌食魚、蝦、蟹等,腥羶或辛辣刺激性食品 脾胃虛弱者,忌油炸黏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之食物。外感表証者,亦忌食油膩類 服用補氣藥(如人參)時不宜吃蘿蔔:蘿蔔有消食、化痰、下氣、寬中、解毒的作用,而人參為滋補藥物,如此一補一消作用就抵消了。 大部分

13、中藥皆不宜與茶水同服,茶葉中含有鞣酸易和藥中的蛋白質、生物鹼、重金屬鹽等起化學作用而發生沉澱,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失效。但某些方劑如川芎茶調散、蒼耳散,則可用清茶調服以增強療效。,食物禁忌9,中藥之保存1,中藥材保存前之處理藥材在保存前必須經過必要的過篩,除去泥屑、砂石、雜物等,然後根據藥材的性質進行乾燥。使藥材的含水量減到最低,或破壞生物體中的酵素及污染的蟲卵和黴菌,保證藥材在貯藏過程中沒有利於敗壞的環境和條件。,冷藏方法 這是一種較理想的方法,因為在低溫下(-5 以下) 保存,可以殺滅蛀壞藥材的倉儲害蟲,減少藥材變色、走油等敗壞的現象。,中藥之保存2,由於中藥湯劑煎煮不便,藥廠利用現代設備,

14、將方劑的藥材配合在一起後煎煮、濃縮,再加輔料製成散劑、顆粒、膠囊、片劑。濃縮中藥是安全、均一的製劑,且服用與攜帶較為方便。目前健保給付之中藥劑型以此為主。 建議開瓶後或已分包的科學濃縮中藥宜置放於防潮乾燥處或空調良好之冰箱中冷藏防止濕氣之侵入。,中藥之保存3, (1)一般製劑 置乾燥處、防熱、防潮、防霉。 (2)含油種子製劑 (例如杏仁、火麻仁等) 置乾燥處、遮光。 (3)含多澱粉製劑 (例如葛根、栝蔞根等) 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4)含黏液、糖類較多(例如麥門冬、熟地、 天門冬等)置乾燥處、防潮、防霉。,中藥之保存4, (5)一般片劑製劑 置乾燥處、防潮、密封保存。 (6) 一般軟膏製劑

15、 (例如紫雲膏。) 遮光、防熱、密封保存。 (7)一般成藥製劑 (丸劑) 密封、防潮。 以上若有變色、走味、發霉等情況時不可服用!,中藥之保存5,正確的服藥方式及注意事項,從醫院、診所領回之藥品,應確認藥袋上姓名,並遵照指示之服藥次數。 藥品請依指示密封存放,避光、避熱、避潮濕,如有異樣即不可再服用。 服藥應遵從醫師或藥師指示,不可任意添加藥量或其他藥品,且不得擅自提供他人服用,以免意外發生。 藥品應以溫開水服用。 忘記服藥時,若未超過二小時,可立即補服。 服藥前應注意外包裝是否完整,外用藥不得內服。 若同時服用中、西藥時,請間隔一至二小時服用。,用藥安全教育宣導,合理的用藥需經由合格的醫療人

16、員診斷與調劑 請勿相信誇大不實的藥物廣告 不濫用保健食品與藥膳 請勿使用未經衛生署核准,療效不明的藥品 請選用含完整標示及許可證字號的優良藥品。 請勿隨便介紹親友使用藥品,也勿使用他人介紹的藥品。 不自行併用中西藥物。 請將疑有中藥非法摻加西藥的藥品,送交縣市衛生局或消基會檢驗。,中藥摻加西藥違反藥事法,將違反藥事法第二十條第一項未經核准、擅自製造而為偽藥,販售偽藥的業者,可依同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下罰金加以處罰。,89年11月8日發文要求含穿山甲、龜板、熊膽 、麝香、羚羊角等保育類中藥材成分之中藥藥品許可證應辦理變更換證,其中龜板、羚羊角已規定某些特定基原禁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