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29851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全心投入新青海建设辛彭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45周年。年初,根据青海省委的统一部署到河南省延津县进行挂职锻炼,正值河南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教育活动,对思想触动很深,对工作帮助很大。特别是对新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史来贺、“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全国十大女杰”刘志华、“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张荣锁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先进典型,是一个英模辈出的城市。“英模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魂魄成为推动发展绵延不绝的力量源泉,成为一个城市品位的象征。期间,与延津县各级领导一起还前往兰考赡仰焦裕禄烈士,缅怀

2、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学习了焦裕禄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深受感染,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深受鞭策,结合工作实际,更加明确了坚定共产党人信仰、坚守人民公仆信誉、坚持科学发展信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更加坚定了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比较中增长才干的信心与决心。一、增强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焦裕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共产党干部的一面永不褪色的光辉旗帜。人无信不立,而轻诺必寡信。焦裕禄同志说:“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既使是在临终前,他对组织上唯一

3、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一名共产党人,用最朴实的语言、用最实际的行动,甚至用鲜活的仅四十二岁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承诺。焦裕禄精神诞生在兰考,但已跨过河南,穿越时空,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我们党处在新的历史方位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在党旗面前庄严宣誓过,要为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对人民群众郑重承诺过,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必须始终牢记誓词,增强党性,居安思危,与时俱进,把履行共产党人的信诺作为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忘的基石不断巩固,以对党、对人民、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切

4、实增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忠诚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忠诚于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忠诚于建设新青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将党性要求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奋发图强的顽强意志、清正廉洁的品德操守、建设新青海的坚决行动。必须坚持持久性,树立终身改造主观世界的理念,并随着新情况新形势与

5、时俱进,勇于正视和纠正自身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升精神境界,保持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政治形象和道德形象的统一,永葆革命青春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和生死苦乐,时常要思考人生在世为了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应该留下什么?人的生命有限,要踏实苦干,不虚度年华;人的精神无限,要勤政为民。要不断学习实践英模精神,向英模的高尚品格看齐,从中汲取营养,陶治灵魂,提升品位,杜绝低级乏味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

6、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国之责,不谋求私利,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勤勤恳恳学习,清清白白一生,不为生时荣光辉煌,只求死时党旗遮身,并为这高尚的荣誉而奋斗终身。三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焦裕禄、最为显著的革命本色。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 42 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穿过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很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虽然破旧得很厉害,但是焦裕禄同志总是舍不得换。同样也是兰考人的清康熙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伯行有一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

7、名节;一粒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种价值观造就了他清政廉洁的官德。时代在发展变化,共产党员作为社会人,其生存方式、社会地位也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把理念信念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员干部思想的罗盘和坐标,深刻领会其蕴涵的真善美,准确把握其人文关怀和道义力量,在经济、政治、道德等诸多领域准确定位何者至上、何者为重,在权力、金钱、女人各种诱惑面前保持健康心态,权衡利弊,分清是非,慎言慎行,认真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健康账,过好权利关、金钱关、美色关,不能被金钱所困,被情感所累。在坚持

8、与时俱进的同时,更要坚守艰苦奋斗的本色,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率先引领社会主流价值,更新与时代发展不相符的价值观念,使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趋势协调,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二、增强宗旨意识,坚守人民公仆的信誉权力来自于人民,根本宗旨和运行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儿子,他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疾苦急于一切、群众呼声先于一切,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时刻听从党的号召、人民的呼唤,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用智慧和汗水绘制着兰考发展的蓝图。他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当县委书记的一年里,就走遍

9、了兰考120个大队,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并亲自写讲话、写报告、写通知,在开会作报告时,经常用硬东西的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病患处。天长日久,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他从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里。应该说,他比谁都更加深刻地清楚权力的重量与责任的重量的对等的。为此,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宗旨意识,坚守人民公仆的信誉。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要经常想一想我们走上领导岗位目的是什么、要为人民群众做些什么,要经常想一想权力来源于谁、为谁所用、怎样才能用好。权力不是安逸享受的资本、地位不是炫耀自己

10、的装饰,而是一种夙夜在公、寝食难安的责任,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义务。权利没有大小之分、地位没有高低之分、角色没有轻重之分,只有奉献多少之分、只有付出多少之分。一名党员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主要是看他,让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工作得到了多大进展、为改革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考虑问题,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问题,切实负好责任,尽好职责,维护好人民公仆的信誉。二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深刻领会形成政绩的前提是履行职责,组成政绩的内容有多种形式,评价政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追求政绩的目的是为民造福,创造政绩的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取得政绩

11、的过程要求真务实。要坚决杜绝盲目乐观、好大喜功,坚决杜绝以牺牲群众利益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认真践行现在所做的工作和得来的成绩,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来实展抱负、展示才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努力促进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民生的大改善,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三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一是尊重群众。要有一种人民群众是衣食

12、父母、党员干部是忠实公仆的强烈意识,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尊重群众的劳动创造、利益诉求、合法权益,坚定扶弱济贫、改善民生的感情立场,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赞成、拥不拥护为准则,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二是关爱群众。要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关怀人民的生活疾苦,关注百姓的冷暖安危,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根本要求和重要抓手,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三贴近”原则,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数量和质量,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程度与能力,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硬指

13、标,把干群关系真正建设成为“鱼水关系”。三是服务群众。要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带着责任和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目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一个矛盾突发期,要切实把解决群众诉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到群众和基层当中实实在在的扑下身子、静下心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集中群众的智慧,共谋发展大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增强执政能力,坚持科学发展的信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

14、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青海虽然自然条件艰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潜力大,后发优势突出,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可能在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英模精神的不断鼓舞下,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勇于站起时代的前沿,用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多维的视角观察发展,科学的手段推动发展,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把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青海工作无限热爱的向心力转化成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创造力,不断增强谋全局、抓重点、创大业的凝聚力,切实提高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

15、战斗力,不但要坚持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更要彰显出自强、融入、进步的发展态势,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要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永葆先进的能力。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想问题、谋发展、出思路、解难题,使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自觉把握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确定发展目标,规划发展布局,制定发展政策,创新发展模式,落实发展举措,集聚发展力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

16、方法,着力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必须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知识,着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认真学习社会管理和法律知识,着力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必须切实改进作风,着力提高狠抓落实的能力,真正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具体,要牢固树立“青海兴则吾辈之责之荣,青海衰则吾辈之过之罪”的意识,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重要发展机遇和各种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认识省情中解放思想,坚持在改革创新中解放思想,在工作落实中解放思想,做到信守承诺、以信为基,善于学习、以学为先,勤于实践、以干为重,执政为民、以民为本,清正廉洁、以廉为荣,加强团结、以和为贵,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善于开拓创新,既敢闯又善创,不因循守旧,不囿于教条,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改造自我,全心全力全身为人民服务,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二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审时度势的能力。要审时度势,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和未来。要善于从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和进程进行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