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298064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育是这样进行的单位:惠阳区永湖中学 作者:马世娥摘要:在全国各地都呼吁新课改的今天,语文老师要怎样做到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美的教育,从而提高素质教育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课前几分钟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二是通过朗读,强化他们对美的体验;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图画美,获得视觉的享受;四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他们美好的感情,进而渗透美育的思想。关键词:熏陶 体验 感受 激发 渗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素质教育就成了我们探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就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渗透美的教育,借此激发他们的情感。如何才能激发

2、学生的情感,对他们渗透美的教育呢?我归纳了如下几点: 一、课前几分钟进行美的熏陶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的道理,一节课的开讲也奠定了这节课的基调。所以我很重视开讲的艺术,想尽办法在开讲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常常查找和课文相关的资料,然后向学生介绍,或朗读相关的文章或诗歌,先给他们一些美的熏陶,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化石吟时,先给学生朗读了艾青的鱼化石:“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沉浮;不幸遇到了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了你,依然栩栩如生”这首诗浅显易懂,

3、读起来琅琅上口,既使学生了解了化石是怎么来的,便于理解课文,也对他们进行了美的熏陶,使他们获得了美的享受,他们便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化石吟的学习。二、朗读诗文,强化美的体验对于那些优美的诗文,要多读,让学生充分体验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等。朗读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让大家听一遍配乐朗读,在优美轻柔的音乐声中,听录音,让大家感受文章的美。如我在讲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是先放录音,让大家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然后让大家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接着再进行一个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有感情,给予表扬。这样虽然要用一节课的时间,但大家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和意境的优美,使他们获得了美的体验,达

4、到了我们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所以我认为对于那些优美的文章尤其是散文,一定要多朗读,在朗读中体会和感受文章的美而不是过多地分析文章的写法。又如我在教天上的街市时,也是重点放在朗读上,让大家自己读初步感受课文,然后放录音让大家边听边把握节凑停顿,接着再让大家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或一幅画描绘出画面。这样学生既能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也能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获得美的体验。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绘画美闻一多曾说过诗歌要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其实很多课文也像诗歌一样具有这些特点,利用多媒体可以好好地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绘画美,而且更形象生动。如我在上散步这篇课文时,制作了课

5、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孩子们非常高兴,个个睁大着眼睛望着屏幕,生怕错过了什么。当我放出制作的幻灯片时,一家四口散步的情形、路上遇到分歧的情景、母亲决定走小路的情景还有“我”和妻子分别背母亲和儿子的情景都历历在目,一目了然。课文的基本情节也通过这几幅画梳理得很清晰,学生看着这几幅画基本能够复述出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都被这优美的画面吸引住了,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去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他们很快就能体会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教育的目标也达到了。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些课文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现其绘画美,让学生在获得视觉享受的同时更便于他们理解课文,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四、

6、巧妙引导,激发美的感情,渗透美的思想教育人是感情的动物,美丽的田园风光、美好的亲情友情等,都能激起我们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自然美和人情美。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物时,让学生多读第二自然段,“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多么美的景色,读了不禁让我们神往。然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美丽的地方玩,最后要求他们把这些画面画下来,看谁最能画出课文中描绘的美景。同学们都很踊跃,大家各尽所能,充分发挥想象,画出一幅幅美景图。我把画得最好的几幅画在全班同学面前展出来,大家一致称好,都说画得惟妙惟肖,画画的同学激动得满脸通红。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大家学习的积

7、极性,而且也让他们领略到了自然风光的美,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例如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就对学生说:“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们的家乡现在被日本人占领了,明天日本人将强迫你们改学日语,今天是我们最后一节语文课了,这时你们心里会怎样想呢?又会怎样做呢?”通过这样的假设,同学们都能体会到小弗郎士后悔自己没学好法语的复杂感情,也能体会到韩麦尔先生沉痛的爱国之情,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还有我在教散步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如:“晚饭后,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爷爷奶奶想看戏剧节目,爸爸妈妈想看新闻,而你喜欢看动画片。这时遥控器却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通过设身处地引导他们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他们明白在两难的选择中应该先考虑老人,因为他们老了,辛苦了一辈子,而且时日也不多了。通过这样创设情景,学生就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了。综上所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都要渗透美的教育,但要巧妙地引导,而不是生硬地说教。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透过各种途径,利用一切资源来进行。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