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91863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森田心理疗法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是日本国精神医学教授森田正马(1874-1938)在1920年前后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因为森田疗法产生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日本,更符合中国国情。,森田心理疗法,森田疗法的起源 森田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 神经质症 神经质症的形成 神经质症的治疗原理 森田心理疗法的治疗方法 森田心理疗法的特征 森田语录,森田正马,“当初, 我投身于神经质研究的第一个条件 就因为我自身也是神经质。” 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森田疗法的起源,森田正马,森田正马有很多很典型的神经症症状: 9、10岁左右在村里

2、的真言宗寺和金刚寺的持佛堂看到两幅地狱图,此后时常受死亡恐怖的袭击,为不眠、梦魇所纠缠; 幼年一直到12岁左右时常遗尿; 16、17岁得了头痛病; 18岁时患麻痹性脚气症,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之后,便经常担心患脚气,在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服药达一年之久; 中学第五年得过一次严重伤寒,在病情好转期的一天,因练骑自行车,当夜突发心悸,全身震颤,以后每年发作数次,多时一个月发作两三次,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前夕,森田自己诊断为“精神性心悸症”; 高中二年级患神经质性腰痛。,森田疗法的起源,森田正马,在1898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时,因家里未及时寄给学习费用,他很生气,读书也不专心。为了调节情绪,

3、他利用春假期间,到箱根去疗养了一段时间。回来后仍头痛不止,难以继续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他横下一条心,不去纠缠这些症状,不吃药,不求治,听之任之。他认为如果死了,也是父亲的责任。有些赌气的意味,他埋头学习,不料却无心插柳,症状竟消失了,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当时的考试成绩平均为78.3分,在119名同学中名列第25位。并且他也谅解了父亲因太忙而不能及时寄学费的事。这次神经衰弱的不治而愈,差不多是森田疗法的雏形,或者说是森田无意之间对森田疗法的第一次实践。,森田疗法的起源,1983年日本森田疗法学会正式成立 1991年国际森田疗法学会成立。 在我国, 1992年召开了首届森田疗法研讨会。1994年4

4、月底,第三届国际森田疗法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就森田疗法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神经质症是神经症的一部分, 森田心理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神经症, 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适应症。” 高良武久,森田心理疗法的基本理论关于神经质症的理论,二、 基本理论,神经症的形成是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 造成神经质症的根本原因则在于个体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神经症症状是一种注意固着状态,是本来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因来访者对人性的错误认识而引起注意,通过精神交互作

5、用,注意固着在这些心理、生理现象上,导致了反常的苦恼等症状。,精神交互作用 神经质倾向 (胆小、无谓的操心、求全欲、清洁癖、敏感) 疑病性体验 注意集中 感觉的锐化 意识的狭窄,被束缚,几个重要概念,1、神经质:-表现 2、疑病素质:-基础 3、生的欲望:-起源 4、精神交互作用:-心理机制 5、精神拮抗作用 :- 动力原因 6、内向性人格人格基础,1、神经质,素质论 人人皆有的一种倾向 神经质症表现为来访者存在某种症状,因而主观感觉到这对于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来访者本人具有强烈地从症状中摆脱出来的欲望,并积极努力地克服症状的倾向。,神经质的性格特征,内向性 理论性意识性倾向 强烈的完善

6、欲 敏锐的感受性 脆弱性:观念性、依赖性、自我中心性,2、疑病素质,疑病素质即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内向,内省力强,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很敏感,被自我内省所束缚,总是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3、生存欲望,生存欲望的含义包括: (l)希望健康地生存 (2)希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 (3)求知欲强、肯努力 (4)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 (5)希望向上发展等内容 与之相对应的概念为死亡恐怖,健康人之生的欲望,生的欲望,健康人,生的欲望,生的欲望,生的欲望,神经质症之生的欲望,死的恐怖,神经质症,死的恐怖,死的恐怖,死的恐怖,4、精神交互作用,“就是指因某种感

7、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 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 (森田语),精神交互作用,注意集中,意识狭窄,感觉敏感,精神交互作用 神经质倾向 (胆小、无谓的操心、求全欲、清洁癖、敏感) 疑病性体验 注意集中 感觉的锐化 意识的狭窄,被束缚,5、思想矛盾 “理应如此”的愿望和“事己如此”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于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那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采取了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神经症的症

8、状越来越严重。,6、内向型性格,任何人身上都会同时带有内向性和外向性两种因素 但其程度有极大的差异,即有的人外向性占主导地位,有的人则内向性占主导地位。 外向型性格 内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外向型性格是指其精神能量带有较强的向外界的客观事物积极活动的倾向,这种人一般不会自寻烦恼,而总是轻捷迅速地处理各种事物。 他们想到做某种事就会很快地付诸实施,但往往失之轻率。乐于助人,上进心强,喜好言谈等是外向型性格的普遍特征。,内向型性格,一般指人有较强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倾向。这种人做事小心谨慎,容易陷入沉思的迷宫,一般不会做出鲁莽的举动。 正因为内向者做事难下决心,往往失去许多难得的成功的机会。又由

9、于其自我反省心较强,使之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又因此往往滑入缺乏自信心的泥坑。 甚至有人象一架自我测定器直在检测自己心身有何弱点,有无疾病等。,内向型性格,内向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是作为一个人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精神修养,但如果过度小心,只注意保全自身,就会适得其反,容易成为神经质反应的温床。 我们曾给神经质来访者作过性格内向性试验,其结果表明,倾向于内向型的人占明显多数。 这些人经过治疗消除症状之后,与正常人差异不大,可见,神经质症来访者因受其症状所苦恼,有可能出现更加内向的倾向。,内向型性格,人在得意之时,情绪高涨,容易倾向于外向,但在失意时,则正好走向反面。人在生病或遇到某种挂心之事

10、时,易出现内向倾向,这一点大概人人都有所体验。 即使外向型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内向的倾向,这种人因某种诱因发生神经质症状并非罕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一般的人都有因某种诱因出现神经质症的可能。,三、森田心理治疗方法,(一)治疗原则 (二)治疗操作,(一)治疗原则,森田:顺其自然,行动准则 高良武久: “顺其自然,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两大原则: 1、顺其自然的原则 2、为所当为的原则,1、“顺其自然”的治疗原则,对情感活动顺其自然 对各种想法和观念顺应自然。 对症状顺应自然。 对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应自然。,对情感活动顺其自然,要顺应情感的自然发生,听任感情的自然发展。情感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

11、线,一升一降最后终于消失。 如果情感冲动得到满足,挫折感可迅速平静、消失。 情感随着对同一感觉的惯性,逐渐变得迟钝,直到无所感受。 情感在某种刺激继续存在以及对此集中注意时,就会逐渐强化。 情感是通过新的经验,经过多次反复,在逐步加深对它的体验中渐渐培养的 。,对观念顺应自然,神经质症来访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 其结果如同高良武久所说,“如果有人无论如何要祛除一切邪念,就可能产生一些强迫观念。神经质症来访者对这种心理采取抗拒的态度,他们一定要保持自己心理的绝对清净,结果必然出现心理冲突。,

12、对症状顺应自然,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例如,对人恐怖来访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现,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睑红的反应慢慢消退。,对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以“理应如此”限

13、定自身的思想、情感与行为。,顺应自然就应注意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套客观事物,认清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包括每个人的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森田妙语,森田曾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逆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森田妙语,此皆力所不及之事,而强为之,当然痛苦难忍。然而,何谓自然?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而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是人为的拙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之,忍受之,就是顺应自然”。,2、

14、“为所当为” 的治疗原则,现实世界的事物可以划分为可控制和不可控制两种。 为所当为与顺应自然是一致的。 (1)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2)面对现实,陶冶性格,为所当为,为所当为是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高良武久曾作过这样的说明:“顺应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来访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说,为所当为是对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充实和补充。,为所当为的意义,第一,会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 第二,因为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而使症状得到改善; 第三,虽然带着症状去行动仍有痛苦

15、,但行动本身会带来两种收获,其一是该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不必等症状消除;其二是做了就能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上有所收获。,为所当为,如其自己做不到这一点,也可在别人指导下做到,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因此,要想见人不再感到恐惧,只有坚持与人接触,在实际接触中采用顺应自然的态度,使恐惧心下降,而逐步获得自信。,顺应自然、为所当为,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的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任凭症状存在,而不去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 这一治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治疗

16、对意志、情感、行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 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初步问诊阶段 临床诊断,明确适应症 选择治疗方式 门诊 / 住院 / 生活发现会,森田心理疗法的治疗方法,不适合森田心理疗法的情况 对焦虑的忍耐性不强,借助药物、酒精缓解焦虑 处于急性期、严重的抑郁状态 频繁的自杀企图及严重的自杀倾向 对冲动行为的控制力极差,曾有过暴力、犯罪及性变态等行为 因为有症状,生活过分依赖家庭者,门诊治疗 门诊森田疗法适合于那些神经质症不是很严重的来访者,尽管他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受到了影响,但还没有达到完全需要住院的水平。 门诊治疗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