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核算论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91810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核算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九章核算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九章核算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九章核算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九章核算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核算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核算论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均衡与调节,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原理,一、宏观经济学的概述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四、实际GNP和名义GNP的区别 五、与GNP相关的几个概念,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内容 1、定义: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为研究对象,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 ,其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其核心理论。 2、内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

2、经济增长理论,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凯恩思革命 “现代经济学 之父”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经济学的三部经典: 18世纪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 19世纪马克思的资本论 20世纪凯恩斯的通论,凯恩斯革命的历史背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萨伊定律: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 凯恩斯理论体系的核心:有效需求原理 2、凯恩斯的药方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2)资本边际利率递减 (3)流动偏好,凯恩斯开出的药方,(1)赤字预算 (2)适度通货膨胀 (3)福利措施,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比较,1、区别:微观 宏观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 整个社会经济运

3、行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实现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的充分利用 核心理论: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联系,(1)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互为前提,互为结果。 (2)分析方法除个量和总量的区别外,都注重实证分析。 (3)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宏、微不分的古典时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以微观分析为主的马歇尔新古典时期;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宏观分析盛行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宏、微观综合发展。,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记为GNP)是指一国一

4、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一、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包含以下内容 1、是指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而不是所卖掉的产品总值。 2、是计算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最终产品是指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煤炭?) 具体计算时采用增值法,即计算在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 增值 棉花 8 - 8 棉纱 11 8 3 棉布 20 11 9 服装 30 20 10 合计 69 39 30,3、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即要把旅游、服务、卫生、教育、运输

5、、物流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得的报酬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4、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 5、国民生产总值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自给性产品、自给服务等不经过市场销售或交换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二、经济中的收入和支出,GN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NP既衡量总支出又衡量总收入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一个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案例分析,生产一件上衣卖50美元,就是购买上衣的消费者支出了50美元。假如一社会某年生产了1万亿美元最终产品,只卖掉0.8万亿美元,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这未卖掉的

6、0.2万亿美元产品被看作是本企业在存货方面的投资支出,称为存货投资。由于企业把存货变化也看作是自己购买自己产品的投资支出,因此: 1万亿的产出=1万亿的支出,三、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国所有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而不管这些要素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国籍)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一国(或地区)常住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而不管这些单位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地理范围),第三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一、支出法 是根据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

7、终产品的支出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最终产品是指不需要经过再加工而直接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国经济在购买最终产品上的支出总额称为总支出。,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构成最终产品的支出,由家庭、厂商、政府和国外四个部门的支出构成,既消费、投资、政府及净出口。,(1)消费支出。指居民户的消费支出(C),它既包括居民用于购买耐用品、非耐用品方面的支出,也包括居民用于住房租金、其它劳务方面的支出。 (2)私人投资(I )。投资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两类。 固定 投资指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出,如厂房、设备和居民住房;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的变化,即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年终存货年初存货)。,(3)政府购

8、买支出(G)。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转移性支出。 (4)净出口(XM)。出口是一国向外国提供的物品和劳务,进口是外国向一国提供的物品和劳务。净出口是指出口和进口的差额,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用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公式为: 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净出口,二、收入法,收入法是从经济活动中各行为主体获取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宏观经济学把各行为主体区分为家庭、企业和政府,因此总收入就包括家庭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企业收入(未分配利润、资本折旧)和政府收入(企业间接税)。,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工资+利息

9、+利润+租金+间接税净额+折旧,三、生产法(又称部门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按产业部门汇总出来的物品和劳务增加值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在根据这种方法计算时,各生产部门 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出,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如按部门法计算,可分为下列部门: 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 、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水、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等,如按部门法计算,可分为下列部门: 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 、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水、批

10、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等,第四节 实际GNP和名义GNP的区别,一、区别 影响GNP变化的因素:(1)物品和劳务的数量;(2)物品和劳务的价格。 名义GNP:按现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NP:按不变价格(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案例说明,该表说明在2001、2002、2003年某国生产面包和香肠的产量和价格 价格(元) 产量(公斤) 年份 面包价格 面包产量 香肠价格 香肠产量 2001 1 100 2 50 2002 2 150 3 100 2003 3 200 4 150 计算名义GNP

11、 2001年 (1 100+2 50)=200(元) 2002年 (2 150+3 100)=600(元) 2003年 (3 200+4 150)=1200(元) 计算实际GNP 2001年 (1 100+2 50)=200(元) 2002年 (1 150+2 100)=350(元) 2003年 (1 200+2 150)=500(元),二、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减指数,GNP的平减指数是衡量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是用名义GNP与实际GNP之比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名义GNP GNP的平减指数=- 100 实际GNP 案例分析:基年价格为2001年的价格 年份 计算GNP的平减指数

12、2001年 (200元/200元) 100=100 2002年 (600元/350元) 100=171 2003年 (1200元/500元) 100=240,问题:GNP增加就意味着社会福利增进吗?,第四节 国民收入中的其他总量,一、国民生产净值(NNP):一国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二、国民收入(NI):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三、个人收入(PI)一国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四、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一国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五、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 GNP折旧=NNP NNP

13、间接税=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根据不同产业部门、不同支出构成的特点和资料来源情况而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国民总收入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求得的。,1978年-2004年中国GDP和GNP增长趋势(按当年价格计算),举列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采用SNA的计算方法,但坚持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划分。,1、生产法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12831.57119.5 =5712.0(亿元)

14、2、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601.0+2944.0+400.5+1766.5 =5712.0(亿元) 3、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 =3636.5+2186.5+785.5894.5 =5714.0(亿元),第六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总需求(或总支出)的角度看: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消费 + 投资 Y = C + I 从总供给(或总收入)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总和 =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

15、储蓄 Y =C + S 总支出=总收入 C+I=C+S I=S 投资=储蓄,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总需求(或总支出)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Y = C + I + G 从总供给(或总收入)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供给 =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 =消费+储蓄+税收 Y = C + S + T I + G = S + T 税收(T)政府支出(G)=政府净收入(政府储蓄) 投资=储蓄(个人储蓄和政府储蓄) I=S+(TG),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总需求(或总支出)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出口 Y = C + I +G + X 从总供给(或总收入)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国外生产要素供给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