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89862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96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公司管理}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第1章,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2,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扩展频谱通信(扩频通信/扩谱通信)是围绕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而提出的一种有别于常规通信系统的新调制理论和技术。 描述 扩频通信系统是指待传输信息信号的频谱用某个特定的扩频函数(与信息信号无关)扩展频谱后成为宽频带信号,然后送入信道中传输;在接收端再利用相应的技术或手段将扩展了的频谱进行压缩,恢复为原来待传输信息信号的带宽,从而达到传输信息目的的通信系统。 特点 传输同样信息所需带宽远远大于常规通信系统的带宽。带宽至少是信息信号带宽的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信息已不再是决定传输信号带宽的一个重要因素,传输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

2、频函数来决定。,3,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判断扩频通信系统的准则),获得的好处,(1)传输信号的带宽远远大于被传输的原始信息信号的带宽; (2)传输信号的带宽主要由扩频函数决定,此扩频函数通常是伪随机(伪噪声)编码信号。,具有很强的抗人为干扰、抗窄带干扰、抗多径干扰的能力。,4,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表明了一个信道无差错传输信息的能力同存在于信道中的信噪比以及用于传输信息的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扩频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基础,根据信息理论香农(CE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令C是希望具有的信道容量,即信息速率,有,对于典型干扰环境,有 ,幂级数展开得,5,1.1 扩频通

3、信的基本概念,扩频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基础,或,对于任意给定的噪声信号功率比 ,只要增加用于传输信息的带宽B,就可以增加在信道中无差错地传输信息的速率C。 在信道中当传输系统的信号噪声功率比S/N下降时,可以用增加系统传输带宽B的办法来保持信道容量C不变,而C是系统无差错传输信息的速率。也就是说对于任意给定的信息传输速率C,当信号噪声功率比S/N下降时,可以用增大系统的传输带宽B来获得较低的信息差错率。,说明,6,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扩频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理论基础,增加信道带宽后,在低的信噪比情况下,信道仍可在相同的容量下传送信息。甚至在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下,只要相应的增加传输

4、信号的带宽也能保持可靠的通信。,进一步说明,扩频通信系统正是利用这一原理,用高速率的扩频码来扩展待传输信息信号带宽的手段,来达到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目的。,7,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最佳信号形式,香农指出:【在高斯白噪声干扰情况下】,在平均功率受限的信道上,实现有效和可靠通信的最佳信号是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因为白噪声信号具有理想的自相关特性,其功率谱密度函数为:,自相关函数:,对白噪声信号处理困难。使用伪噪声码序列代替白噪声,它们的统计特性相近。伪噪声序列是接近于高斯信道要求的最佳信号形式。,8,上世纪50年代,哈尔凯维奇(俄)在理论上证明,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最佳信号形式

5、从克服多径干扰的角度,要克服多径干扰的影响,信道中传输的最佳信号形式应该是具有白噪声统计特性的信号形式。 伪噪声码很接近白噪声的统计特性,因而扩频通信系统又具有抗多径干扰的能力。,9,扩频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为例),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10,扩频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为例),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2020年8月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11,扩频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为例),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射频信号s(t)的带宽取决于伪噪声码c(t)的码速率Rc。在PSK调制的情况下,s(t)的带宽等于伪噪声码速率的2倍,即BRF=2R

6、c,而几乎与数字信号d(t)的速率无关。,射频带宽的变化,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12,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假设有用信号的功率为P1P0,码分多址干扰信号的功率P2P0,多径干扰信号的功率P3=P0,其他进入接收机的干扰和噪声信号功率N=P0。再假设所有信号的功率谱是均匀分布在BRF=2Rc带宽之内。,13,1.1 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相关解扩后,有用信号的频带变窄,无失真地通过带宽为Bb=2Rb 的中频滤波器。其他信号与本地参考伪噪声码无关,频带被展宽,大部分能量落在中频滤波器的通频带之外,被中频滤波器滤除了。因此,解扩前后的信噪比发生了显著的改变。,14,1.2 扩频通信系统

7、的分类,根据扩频信号的产生方式,分为,15,名称 直接序列调制扩展频谱通信系统(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DS-SS),简称直接序列系统或直扩系统。,1.2.1 直接序列系统,工作原理 待传信息信号与高速率的伪噪声(伪随机)码波形相乘后,去直接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参量,来扩展传输信号的带宽。用于频谱扩展的伪随机序列称为扩频码序列。,16,1.2.1 直接序列系统,17,调制方式的选取 在直接序列系统中,通常进行相移键控(PSK)调制。由于PSK信号可以等效为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因此直接序列系统常采用平衡调制方式。

8、抑制载波的平衡调制不仅节约了发射功率与提高了发射机的工作效率,而且对提高扩频信号的抗侦破能力也有利。,1.2.1 直接序列系统,18,名称 频率跳变扩展频谱通信系统(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FH-SS)的简称,简称跳频系统。,1.2.2 频率跳变系统,功能描述 用二进制伪随机码序列去控制射频载波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使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随伪随机码的变化而跳变。可供随机选取的载波频率数通常是几千几万个离散频率,在如此多的离散频率中,每次输出哪一个由伪随机码决定。,19,1.2.2 频率跳变系统,20,与常规通信

9、系统的区别 最大的差别在于发射机的载波发生器和接收机中的本地振荡器。频率跳变通信系统中这二者输出信号的频率是跳变的。 在频率跳变系统中发射机的载波发生器和接收机中的本地振荡器主要由伪随机码发生器与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成败的关键部件。,工作原理 频率跳变系统中发信机的发射载波频率,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内由伪随机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伪)随机的由一个跳到另一个。收信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照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和接收信号频率相差 fIF(中频频率)的参考本振信号,经混频后得到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此过程称为对跳频信号的解跳。解跳后的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解调,恢

10、复出传输的信息。,1.2.2 频率跳变系统,21,分类 根据跳频速率的不同,可以将频率跳变扩频系统分为 频率慢跳变系统; 频率快跳变系统;,速率 控制频率跳变的指令码(伪随机码)的速率,没有直接序列扩频系统中的高,一般为几十比特每秒几千比特每秒。,调制方式 对于FH系统,常用的数据调制方式是多进制(M-ary)频移键控。,1.2.2 频率跳变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22, 频率慢跳变系统,假设数据调制采用二进制频移键控调制,Tb是一个信息码元比特宽度,每Tb秒数据调制器输出两个频率中的一个。每隔 Tc秒系统输出信号的射频频率跳变到一个新的频率上。 若TcTb,则称为频率慢跳变系统。

11、,1.2.2 频率跳变系统,23, 频率快跳变系统,在频率慢跳变系统中,频率的跳变速度比数据调制器输出符号的变化速度慢。若在每个数据符号中,射频输出信号的载波频率跳变多次,则称为频率快跳变系统。,快跳频的一个明显好处 可以在每个发射符号上得到频率分集增益。 在部分频带被干扰时,或者在微波移动电话应用中,当传输信道导致快速信号衰落时,这一点特别有意义。,1.2.2 频率跳变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技术研究所,24, 频率快跳变系统,1.2.2 频率跳变系统,25,1.2.3 时间跳变系统,名称 时间跳变扩展频谱通信系统(Time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

12、tion System,TH-SS)的简称,主要用于时分多址(TDMA)通信中。,功能描述 时间跳变系统是使发射信号在时间轴上离散地跳变。把时间轴分成许多时隙,这些时隙在时跳通信中通常称为时片,若干时片组成一跳时时间帧,在一时间帧内哪个时隙发射信号由扩频码序列去进行控制。因此,可理解为:用一伪随机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时隙的时移键控。由于采用了窄得很多的时隙去发送信号,相对说来,信号的频谱也就展宽了。,26,发送端 数据先存储起来,伪随机码序列控制存储器的输出与高频开关通断,经调制后的信号由高频开关经天线发射。 接收端 当接收机的伪码发生器与发端同步时,所需信号就能每次按时通过高频开关进入接收机。

13、接收机中解调后的数据也经过一缓冲存储器,以便恢复原来的均匀数据流。 【条件】只要收发两端在时间上严格地保持同步,就能正确地恢复原始数据。,1.2.3 时间跳变系统,27,可看成时分系统,区别:不是在时间帧中固定分配时隙,而由扩频码序列控制按一定规律位置跳变的时隙。,通过时间合理分配来避开强干扰,一种理想的多址技术。当同一信道中有许多跳时信号时,同一时隙内可能有信号相互重叠。因此,与频率跳变系统一样,必须设计好伪随机码,或采用协调方式构成时分多址系统。,简单的时间跳变系统抗干扰性不强,故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其他方式结合使用,组成混合扩频方式。,从抑制干扰角度看,该系统得益甚少,其优点在于减少了工作

14、时间的占空比。系统的伪随机码参数不易被侦破。主要缺点:对定时要求严格。,1.2.3 时间跳变系统,28,1.2.4 线性脉冲调频系统,概念 线性脉冲调频系统(Chirp)是指系统的工作频率在一给定的脉冲时间间隔内线性地扫过一个很宽的频带,形成一带宽很宽的扫频信号,或者说工作频率在一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线性增大或减小,使发射信号频谱占据很宽的范围。,在语音频段,线性调频听起来类似鸟的“啾啾”叫声,故也称为鸟声调制。,特点 线性脉冲调频是一种不需要用伪随机码序列调制的扩频调制技术,由于其信号占用的频带宽度远远大于信息带宽,从而也可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性能。,29,工作原理,1.2.4 线性脉冲调频系统,3

15、0,(2)脉冲持续时间Tb内,信号瞬时频率为,线性调频信号特点,(3)时域表达式为,(1)发射脉冲信号的瞬时频率在信息脉冲持续时间Tb内随时间作线性变化,频差为,1.2.4 线性脉冲调频系统,31,可用匹配滤波器来实现。由色散延迟线构成。对低频成分延迟时间长,对高频成分延迟时间短,于是频率由低到高的调频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后,各频率分量几乎同时输出,信号叠加在一起,形成了脉冲时间的压缩,使输出信号幅度增加,能量集中,将有用信号检出。而不匹配的信号在时间上没有压缩,甚至反被扩展。,接收解调,1.2.4 线性脉冲调频系统,32,频率跳变-直接序列混合扩频系统(FH/DS); 直接序列-时间跳变混合扩

16、频系统(DS/TH); 频率跳变-时间跳变混合扩频系统(HF/TH);,常用系统,1.2.5 混合扩频通信系统,注意:比单一的直接序列、频率跳变、时间跳变体制有更优良的性能。,33,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扩频系统的性能,且通信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频率跳变系统的载波频率难于捕捉、适应于多址通信或离散寻址和多路复用。,(1) 频率跳变-直接序列混合扩频系统,1.2.5 混合扩频通信系统,34,特别适用于大量电台同时工作,其距离或发射功率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需要解决通信中远近效应问题的场合,主要用于多址和寻址,扩展频谱不是其主要目的。,(2)时间跳变-频率跳变混合扩频系统,适用场合,指在同一工作区域内,同一系统中由于接收机对于不同位置的发射机,电波传播的距离有远近之分,形成电波传播路径的衰减不同,近距离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场强要远大于远距离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场强。在接收机中强信号将对弱信号产生抑制作用,造成接收机不能很好地接收远距离发射机发送来的信号。,远近效应,1.2.5 混合扩频通信系统,35,(3)时间跳变-直接序列混合扩频系统,当直接序列系统中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