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127462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考试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页 ( 共 17 页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知识点,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熟练掌握。1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主要步骤:1.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在国际贸易领域,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 3.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4 .构筑“经济安全网 ”巩固美国对西方盟国的领导。5.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则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技术禁运。2布雷顿森林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包含两要素:美元与黄金兑换;美元和其他货币的固定汇

2、率制。3巴黎统筹委员会;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 )的正式名字是“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年月在美国的提议下秘密成立的,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 。 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3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及形成的时间美国,西欧,日本4世界经济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表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三大区域组织建立起来。东盟和南方共同市场等区域经济集团也得到发展。5欧洲联盟的特点;是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是一个经济集团也是政治集团。6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3、及成员;1、南北合作 2、大国主导 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4、战略的过渡性主要成员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7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及独特的合作方式;他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愿、灵活、开放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合作论坛。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是一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8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区域集团化的高潮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10跨国公司的经济功能;客观上发挥了合理

4、的资源配置者的功能,有利于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它在加强各国联系、增进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控制在少数大国手中的跨国公司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强化了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加深了南北矛盾。第 页 ( 共 17 页 )1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时间;1995 年 1 月 1 日 日内瓦122008 年国际原油价格跌宕起伏,由年初突破每桶 100 美元大关,到最高探至每桶 147 美元,到 12 月份又回落至 50 美元关口,其原因在于: A 主要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减速,导致石油需求量减少;B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过热得到有效控制;C 主要产油区边缘政治局势紧张;

5、D 美元的持续贬值;E 索马里海盗猖獗。 (灵活运用) 简答题知识点,要求熟悉教材内容,准确掌握要点。1 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主要步骤。1.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在国际贸易领域,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3.对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采取了扶植的政策。 4 .构筑“经济安全网”巩固美国对西方盟国的领导。5.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美国则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6.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技术禁运。通过这些步骤,美国确立了它的霸主地位,建立起资本主义经济集团。2当代世界经济的主体及运行机制。(一)主权国家是世界经济的基本主体(二)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重要的

6、非国家主体(三)世界贸易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四)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运行的核心(五)世界经济的协调机制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3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二)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四)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辨析题知识点,运用所学知识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附参考要点)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趋势。(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

7、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2)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3)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自身更好的发展。2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两种截然对立的经济发展趋势。(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进程,表现为各国经济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

8、定程度的产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而产生的国家间的联合。反过来,区域经济在商品、资本、劳务和人员等方面的合作,又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力量。虽然区域经济集团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不同的区域第 页 ( 共 17 页 )集团之间在联系与合作的同时也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和争夺,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没有因为属于不同的经济集团而有所减弱,经济全球化趋势也并没有减弱。区域经济组织的活跃往往能够产生示范效应,带动经济联合在更多的地方、更高的层次开展,使各国经济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3 “反全球化”运动就是要反对经济全球化。

9、(1) “反全球化”运动并不是要反对经济全球化,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和矛盾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反全球化”运动相伴而生。(2)笼统而言, “反全球化”是指对全球化的否定,主要包括:对全球化片面性的批评,对全球化的担心,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回击,对全球化加剧贫富鸿沟、社会分裂、环境灾难的不满,等等。在行动方面, “反全球化”运动本身已经全球化,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接连不断成为“反全球化”的舞台。它一方面揭露了全球性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又简单地把危机、矛盾、冲突都归结到全球化的头上。或者说,全球化成了全球性问

10、题的替罪羊。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已经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未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论述题,主要考察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一定要有分析论证过程,如只有要点得分减半。试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1)由于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境遇,在发达国家占尽经济全球化先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确实利弊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2)就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

11、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4)必须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朝着共存、共赢、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知识点,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熟练掌握

12、。1国家利益;即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它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和优先考虑的的要素。2雅尔塔体制(形成、实质及作用) ;形成:美英苏三国首脑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第 页 ( 共 17 页 )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实质:美苏各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2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 年 3 月 5 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这就是著名的“铁幕演说” 。它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 美国建立西方阵营的主要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

13、门主义: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主义出笼。它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的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 年 4 月 4 日,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冰、葡、意 12 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8 月 24 日,公约正式生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是一个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与和平的旗号,实际上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它的成立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冷战局面4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标志(社会主义阵营为应对西方国家的遏制和冷战所采取的共同对

14、外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中苏外交联盟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共同政策主要有:政治上两面旗帜的斗争,经济上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全面冷战和局部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意识形态上的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都争。520 世纪 60 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战后苏联的大党主义最早表现、资本主义阵营发生的分化表现、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 ;苏联坚持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干涉指挥控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7 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向美国提出了挑战,而且同英国发生了利益冲突。1955 年亚非会议,1961 年不结盟国家第一次首脑会议召开,1964 年 77 国集团成立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6苏美争霸的态势

15、及主要事件;七十年代美苏出现缓和,但仍有冲突表现为 1961 年柏林危机和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处于主动地位;7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两国积极争夺世界霸权,攻守态势互有转换:70 年代苏攻美守,美国陷入经济危机和滞涨状态,实施战略收缩;80 年代苏联经济恶化,美国转守为攻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事件有 1979 年苏联出兵阿富汗,1983 年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7多种力量快速发展的表现(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的时间) ;欧共体不断扩大,合作水平提高,力量增强;日本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提出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国际国家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越来越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成为世

16、界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轨迹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也逐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加强了联合,成立不少区域性和地区国际组织。8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德国统一);第 页 ( 共 17 页 )1苏联解体 2.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9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特点;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定势2、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3、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4、多极化在全球及地区、在各个领域都有发展1020 世纪 90 年代大国伙伴关系调整的特点。1、朝多元化、建立和平稳定外部环境的方向发展2、探索与构筑新型“伙伴关系”或建设性关系3、各国元首通过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克服障碍,发展国家间关系。 简答题知识点,要求熟悉教材内容,准确掌握要点。1雅尔塔体制的历史作用。所谓雅尔塔体系(或称雅尔塔体制 ),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 1943 年德黑兰会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