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6760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92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基础理论培训1教学案例(1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基础理论培训,2010年7月7口,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1计量概述(一) 1.1.1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 依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教材第315页)应了解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量和测量 二、测量标准 三、测量仪器及特性 四、测量结果及评价 五、量值传递与溯源 在以上五个方面中,与计量员实际工作相关最大的是第四个方面,将在1.3误差理论基础和1.4计量数据处理中重点介绍,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一) 1.2.1法的基本概念(计量法属于其他法律),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三) 1.2.2计量

2、法简介(二) 1.2.2.2为使计量法有效地贯彻执行,1987年1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量局于1987年2月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细则共分为十一章65条,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四) 1.2.2计量法简介(三) 1.2.2.3强检计量器具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一) 计量法第九条规定了强检和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四个方面,并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除此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则属非强检计量器具

3、。,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五) 1.2.2计量法简介(四) 1.2.2.3强检计量器具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二) 区分强检还是非强检应按实际工作情况和使用状态结合条款来决定,如立、卧式罐已列入国家强检目录,但企业不用于贸易结算的立、卧式罐应划为非强检计量器具进行管理。 在石油贸易交接计量中已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见教材第10页 请判断:某单位用自备汽车油罐车进行油品周转,因汽车油罐车为强检目录中包含项目,所以该单位汽车油罐车必须报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进行周期强检。,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六) 1.2.2计量法简介(五) 1.2.2.3

4、强检计量器具与非强检计量器具的划分(三) 举例说明:在石油贸易交接中,没有被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有( ) A、取样器 B、汽车罐车 C、密度计 D、温度计,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七) 1.2.2计量法简介(六) 1.2.2.4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详见教材11页),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七) 1.2.2计量法简介(六) 1.2.2.4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的确定(详见教材11页) 量油尺:JJG4-1999规定:一般为半年,最长不得超过1年 温度计:JJG130-2004规定:应根据使用情况来定,一般不超过1年 密度计:JJG42-2001

5、规定:为1年,但根据其使用及稳定性等情况可为2年 立式油罐:JJG168-2005规定:首次检定一般不超过2年。后续检定一般不超过4年。若罐体严重变形、大修后或检定结果受到怀颖时,须按首次检定的要求进行检定 加油机: JJG43-1998 规定:视加油机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半年。,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八) 1.2.3法定计量单位(一) 1.计量单位:用以定量表示同种量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它具有名称、定义和符号,其数值为1。 2.法定计量单位:国家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3.法定计量单位的特点:结构简单、科学性强、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6、。 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由国际单位制单位、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组合形式的单位三部分组成。 希望大家注意一下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P203 (并注意应废除的计量单位)P19,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九) 1.2.3法定计量单位(二) 在给定量制中基本量的测量单位称为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注意单位符号的大小写(并注意应废除的计量单位),第一章 计量

7、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 1.2.3法定计量单位(三),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一) 1.2.3法定计量单位(四) 成品油计量工作中的常用计量单位 重量:吨(t),千克(kg) 体积:立方米(m3),升(l、L、dm3 ) 温度:摄氏度()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 kg / m3 ) 克每立方厘米( g /cm3 ) 油高、水高:米(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二) 1.2.3法定计量单位(五)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 教材16至22页介绍了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内容较多,要求注意教材

8、中例题。06年比武题库中出现如下例题: 102、T纠正下列说法或写法的错误: (1)压力为5公斤 ( )(2)存油量300立方 ( )(3)油高八米四二 ( )(4)水高十三公分 ( ) (5)50kgs ( ) (6)加油40公升 ( ) T/ D 压力为0.5兆帕 存油量300立方米 油高八点四二米 水高十三厘米 50kg 加油40升 D/,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2计量法和法定计量单位(十三) 1.2.3法定计量单位(六) 06年比武题库中出现如下例题: 101、T用中文写出下列量的读法: (1)15.6 ( ) (2)500m ( ) (3)776.2kg/m ( ) (4)20kg

9、 ( ) T/ D 十五点六摄氏度 五百立方米 七百七十六点二千克每立方米 二十千克D/ 请思考: T纠正下列说法或写法的错误: (1)摄氏20 (2)1m84,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一) 1.3.1相关术语及定义(一) 1.误差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误差测量值真值 2.误差公理: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试验的过程中。 3.误差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被测量真值)100% 引用误差(测量仪器的绝对误差/特定值)100% 偏差实际值标称值,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二) 1.3.1相关术语及定义(二)

10、 根据误差的定义,这个误差指的是绝对误差,根据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当有必要与相对误差相区别时,定义的误差也可称为测量的绝对误差 与绝对误差相比,相对误差能更好地描述测量的准确程度。 例如:用量油尺测量液位的高度是1m的油高,测得值为1.001m,则误差为0.001m;用同一把尺测量液位高度是10m的油高,得10.001m,则误差亦为0.001m(不考虑尺本身的误差)从两个测量结果看,他们的绝对误差是相同的,但相对误差不同。 前者为 0.001/1100%=0.1% 后者为 0.001/10 100%=0.01% 与绝对误差比,相对误差能更好地描述测量的准确度。显然,后者的

11、准确度高。,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三) 1.3.2误差产生的原因:装置 环境 方法 人员 1.3.3误差的消除方法: a.系统误差的消除加修正值 b.随机误差的消除尽量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c.粗大误差的消除剔除粗大误差,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四) 1.3.4修正值是指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的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系统误差的值 修正值真值未修正测量结果 真值未修正测量结果修正值 未修正测量结果误差 修正值与(绝对)误差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请判断:量油尺的修正值与其相对误差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1.3.5量油尺修正值的使用方法:按就近原则 温度计、密度计修正值的

12、使用方法:线性插值法,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3误差的基础理论(五) 1.3.6偏差:偏差的定义为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参考值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标标称值,偏差描述了标称值偏离(约定)真值的程度,即: 偏差=实际值-标称值 注意:实际值是(约定)真值,标称值为测量值。所以偏差应等同于修正值 如上一级检定标称为100L的标准器的结果为100.004L,则偏差为4mL,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一) 1.4.1几个定义:a.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注:(1)不要用术语“精密度”代替“准确度”。 (2)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 b、测量结果重复性:在相同

13、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二) 注: 1、在此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 2、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观测者;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相同地点;在短时间内重复测量。 3、重复性可以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重复性用在重复性条件下,重复观测结果的实验标准差(称为重复性标准差)Sr定量地给出。 5、重复观测中的变动性,是由于所有影响结果的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应起的。,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三) c、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

14、间的一致性。 注:1、在给出复现性时,应有效地说明改变条件的详细情况。 2、可改变条件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观测者; 测量仪器;参考测量标准; 测量地点;使用条件; 时间。 3、复现性可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定量地表示。 4、测量结果在这里通常理解为已修正结果。,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四) d、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注:1、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2、测量不确定度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测量列结果的统计分布估算,并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则可用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

15、的假定概率分布估算,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 3、测量结果应理解为被测量之值的最佳估计, 而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均贡献给了分散性,包括那些由系统应引起的(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有关的)分量。,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五) 测量不确定度是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应注明:是A类评定、是B类评定、是合成不确定度、还是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应要注明包含因子的值,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六) 1.4.2确定测量结果的方法 A、适用于等精度测量的方法:(1)算术平均值与最小乘二原理;(2)标准误差 B、适

16、用于不等精度测量的方法:加权平均值 C、其它方法:中位值,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七) 1.4.3、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计量过程中,对测量结果的数字进行处理时,应该确定用几位数字来表示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在数字处理时,会碰到两种不同名称的数值,即近似值和有效数字。 (1)近似值 如2、1/2、0.8532等数字是正确的,因其不附有近似性或不确定性; 而 、e虽然是正确数,但他们不能用有限位数字准确表示出来,一般只能用几位有限数来表示,即: 3.14159 e 2.1783,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八) 表示的数值只能与真值接近或近似,称为近似值。计量结果所得的算术平均值等,都属于这样的数值。 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干个零结尾的数值,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对其它十进位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1.4 计量的数据处理(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