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67563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选修部分):城乡规划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8 城乡规划,核心点一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 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 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 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 生产的场所。,2.乡村聚落及其分布 (1)影响乡村聚落的形成、分布与发展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 等。 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2)乡村聚落形态,乡村聚落可分为三大聚落系统(见下表),3.城市与城市的形成 (1)城市特点 以人为主体。 城市具有高度的密集性。 城市是开放、不断运转的有机体。,(2)城市的形

2、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 (3)城市的形成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农业生产有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形成的物质基础。 劳动分工促进城市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发展出现集市,交换地域扩大,集市演变为城市。,核心点二 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原因,1.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污染源:居民燃烧煤炭、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污染物: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危害: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和光化学

3、烟 雾,危害人们健康。 水污染 污染源: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体重金属污 染产生公害病。,危害: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 水的水质下降。 噪声污染 污染源: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 动。 危害: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 健康。 固体废弃物污染 污染源: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生活。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环境。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 间、能源浪费;住宅问题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 劣。,(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4)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核心点三 城市功能分区

4、原则,各功能区应力求完整连片,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并 充分满足环保、卫生防疫、防火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 不同功能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同时又要避免 相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还应考虑城市景观和形 象的需要。,类型 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 , 。 (2)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 。在M、P、Q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水运便利,取水,方便,集中式或团块状,P

5、,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答案 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发展。,解析 (1)早期城市位于河流的汇合处,主要是因为水运便利和取水方便。(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各部分连为一体,属于集中式的空间形态。在M、P、Q三地中,P地位于河流的上游,环境优美,是高级住宅区。(3)石油化学工业环境污染严重,应建在甲处,这里交通方便,又位于河流的下游、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不污染城区环境。(4)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散大城市的人口和工业,避免因人口密集、工业集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城乡规划与村镇规划的对

6、比,性质,类型,变式练习 读“珠江三角洲某城镇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镇准备建设一海滨浴场,A、B两处中, 比较合适,理由是 。,B,位于海湾,风浪小,(2)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钢铁厂、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意向投资,你觉得该地应该引进 厂比较合适,理由是 。 (3)该城镇欲建设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C、D、E三个地区供选择, 地区比较合适,简述其条件。,电子,该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料、能源,缺乏,地价高,该地有铜材厂、晶体管厂等工业基,础,有理工大学技术力量支持,故应选择耗能少、,占用土地少、技术要求高的企业,答案 E 优点:交通便利;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污染小;靠近海边,气候宜

7、人。缺点:远离城区。,1.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A处的聚落形态及其形成的条件。,答案 条带状。条件:位于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河漫滩地形,地势相对平坦。,(2)据图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较 ,大 致呈 状分布,分析A、B、C、D四处的聚落中 处的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说出理由。,大,团块,C,答案 水运便利,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势平坦开阔,水源丰富。,(3)在上述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2.读“城市空间形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属于 的发展模式。 (2)该城市的布

8、局特征是:交通线呈 扩展, 绿地呈 分布。这种布局的优点是: 。,多核心,放射状,楔状,缓解和消除,由于人口、经济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问题,为市民,就近休憩提供环境和场所,(3)a是该城市的 ,它的出现使城市 。,次级中心,向多方,向发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形态,3.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1)除中心商业区外, 区域中,房价最低的应该是 ,最高的是 。 (2)随着新市镇的发展,请从土地、环境、农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3)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政府计划将X区发展成新工业区。请你选择一种身份,简述你的理由。A政府人员,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X

9、区。B厂商,不想搬迁,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向政府游说。,答案 (2)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农业;建立观光生态农业园区。,(3)A:原工业区土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X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土地面积较大,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本区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有公路干线,交通便利。 B:原工业区工业基础较好,协作关系较好,搬迁费用高;离市区较远;离铁路较远,原料、产品运输费用增加;新区基础设计不完善,员工生活不方便;集聚效益较低。,4.下图为“某历史古城城市用地现状示意图”。读 图回答问题。,(1)该古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有 ;促进其进一步

10、发展的主要原,水运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农业发达,原因是 。 (2)在古城区改造中,地方政府应注意保护 等。 (3)该古城拟建一大型批发市场,宜选建在两地中 地,理由是 。,煤铁资源的开发利用,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不占用农田;地租成本较低;交,通便利,5.下图是“某古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 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1)两方案中仓储用地布局的共同特点是 ,原因是 。,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货物运输量大,(2)省道改线的目的有 。 (3)试从拟建省道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对两个方案作对 比评价。,保护古镇;提高省道交通流,量;减轻古镇交通污染,答案 方案一不占用基本农田;方案二占用基本农田。,(4)两个方案中功能分区较合理的是 。,方案一,解析 第(1)题,仓储行业由于货物运输量大,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一般布局在交通干线附近。第(2)题,要结合交通线的区位要求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省道作为交通干道一方面要考虑交通流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第(3)题,分析图中两个方案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4)题,要根据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分析。方案一将工业区与住宅区、古镇分开,并在中间设置绿化带,功能区布局较为合理。,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