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6618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资料讲解(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时间:4次课,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 程 介 绍,第1章 概 论,教学目标: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

2、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学习要求 1、性质: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2、研究对象: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原理以及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 3、主要内容与学习要求 (1)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要求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具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的初步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定位理论、工艺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等。 (3)

3、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 (4)学会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 (5)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 习 方 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较强的课程,它涉及了毛坯制造、金属材料、热处理、公差配合等方面的知识。金属切削理论和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希望学习本课程时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即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工厂调研来更好地体会、加深理解。本书给出的仅是基本概念与理论,真正的掌握与应用必须在不断的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中善于总结,才能达到自由王国的境界。,学,教,教 学 环 节,课堂讲授 课堂讨论 实验课 课外作业,成

4、 绩 评 定,1. 期末考试成绩(闭卷)(70) 2. 综合训练环节、讨论课成绩和附加成绩(10) 3. 作业成绩(10) 4. 实验成绩(10),实 验 安 排,第 六 周: 1、刀具角度; 2、机床传动系统,地点: J8楼 112室 57592 乔志刚老师联系,使用教材: 倪小丹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07.3 参考教材: 1.张世昌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高教出版社,2008.12 2.王启平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日曜主编。金属切削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目 录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第2章 金属切

5、削基本原理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4章 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第5章 机床夹具 第6章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 典型零件加工,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时间:4次课,8学时),第1章 概 论,教学目标: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和方法。,第1

6、章 概 论,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典型机床的加工工艺范围 刀具的几何角度 工件定位的方式 六点定则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第1章 概 论,案例导入 怎样获得如图1.1所示的阶梯轴零件?分析:它是由一些外圆柱面、圆锥面(倒角)和平面组成,并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表面?需要哪些运动?需要用什么机床、刀具、夹具和量具?怎样把它装在机床上?精度怎样?,第1章 概 论,图1.1 阶梯轴简图,第1章 概 论,1.1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 1.2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1.3 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 1.4 工件定位的六点定则 1.5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6 实 训 1.7 习

7、 题,1.1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1.1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掌握机械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熟悉零件常见表面(外圆、孔、平面、螺纹、齿面)的机械加工方法;掌握切削加工中的运动、切削用量与切削层截面参数。,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所有机械零件的表面,都是由一些基本表面形成的。这些表面包括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以及各种成形表面(如螺纹表面、渐开线齿面等),这些表面通常可以看成是一条母线沿着另一条导线运动而形成的。图1.2所示的几何表面都是由母线1沿导线2运动而形成的。母线和

8、导线统称为发生线。,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图1.2 零件表面的成形,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需要指出:1虽然母线和导线相同,但若两者间起始位置不同,形成的表面也不同,如图1.2中的b及c。2有些表面,其母线和导线可以互换,如图1.2中a、d和f等,称为可逆表面;另一些表面则不能互换,如图中b和e,称为不可逆表面。 切削加工中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和轨迹的相对运动得到的,不同的加工运动、不同的切削刃形状,形成发生线的方式不同,获得的零件表面就不同。形成零件表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轨迹法 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为点接触,

9、发生线为接触点的轨迹线。图1.3中母线2,工件作回转运动形成导线,最终获得回转曲面。采用轨迹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图1.3 形成零件表面的4种方法,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2)成形法 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b所示,切削刃1的形状和长度与所需形成的发生线(母线2)完全吻合,工件作回转运动形成导线,最终也获得回转曲面。 (3)相切法 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c所示,刀刃1作回转运动,同时刀具轴线沿着发生线的等距线作轨迹运动,切削点运动轨迹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为了用相切法得到发生线,需要

10、二个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规律运动。 (4)展成法 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d所示,加工时,刀具1与工件按确定的运动关系作相对运动,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相切,切削刃各瞬时位置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用展成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即刀具运动A与工件运动B组合而成的展成运动3)。,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1. 成形运动 (1)主运动 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以形成工件以加工表面的基本运动。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主运动可以由工件或由刀具完成,车削时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 是指

11、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进给运动不限于一个,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 切削时,工件上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见图1.4): 已加工表面 指经切削形成的新表面,它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逐渐扩大。 待加工表面 指即将被切除的表面。它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逐渐缩小,直至全部切去。 过渡表面 指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图1.4 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相对于工件运动轨迹面,就是工件上的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切削刃,二是切削运动。不同形状

12、的切削刃与不同的切削运动组合,即可形成各种工件表面,如图1.5所示。,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图1.5 各种切削运动和加工表面,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2. 切削用量 (1)切削速度 它是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线速度。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其切削速度为(单位为m/min) 式中 d完成主运动的工件或刀具的最大直径(单位为mm); n主运动的转速(单位为r/min) (2)进给量f 当主运动旋转一周时,刀具(或工件)沿进给方向上的位移量f。进给量的大小也反映了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的大小,关系为,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背吃刀量

13、车削时(单位为mm)是工件上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式中 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单位为mm; 工件已加工表面的直径,单位为mm。 合成切削速度 在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切削刃上任一点的实际切削速度是它们的合成速度,1.2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1.2.1 机床 1.2.2 刀具 1.2.3 夹具 1.2.4 量具,1.2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零件加工时需要的成形运动,都是靠相应的机床来实现的。在加工过程中,除要使用机床外,还需要装夹工件用的夹具、切除工件上多余材料使用的刀具以及判断零件合格与否的量具。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统称为工艺装备。,1.2.1 机床,1.2.1.1

14、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 1.2.1.2 机床的传动原理 1.2.1.3 典型机床的加工范围,1.2.1 机床,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工作母机。根据加工工艺方法的不同,机床有几大类,如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电加工机床、坐标测量机、铸造机床、热处理机床(表面淬火机床)等。本书以介绍金属切削机床为主。,1.2.1.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机床的品种规格繁多,为了便于区别、使用和管理,必须对机床进行分类,并编制型号。 1. 机床的分类 机床的传统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加工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根据国家制定的机床型号编制方法,目前将机床分为12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

15、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和其它机床。在每一类机床中,又按工艺范围、布局形式和结构,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细分为若干系(系列)。,1.2.1.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2. 机床型号的编制 机床型号是机床产品的代号,用以简明地表示机床的类型、通用和结构特性、主要技术参数等。GB/T15375-94规定:机床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适用于各类通用机床和专用机床(组合机床除外)。 通用机床型号的表示方法:,1.2.1.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 () ()()/ ()(-) 企业代号 其它特性代号 重大改进顺序号 主轴数或第二主参数 主参数或设计顺序号 系代号 组代号 通用特性、结构特性代号 类代号 分类代号,1.2.1.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1)机床的类别代号 机床的类别代号用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表1.1所示。若每类又有分类,则在类别代号之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机床的特性代号 机床的特性代号表示机床所具有的特殊性能,包括通用特性和结构特性,用字母表示。当某类机床除了有普通型外,还有某种特性时,应在类别代号之后加特性代号予以区别。如表1.2所示为机床的通用特性代号。通用特性的代号在各类机床中所表示的意义相同;结构特性代号无统一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