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5319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章+通货膨胀教材课程(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通货膨胀理论,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菲利普斯曲线 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2,第一节 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一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或服务 价格变化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3,中国的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 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与程度的相对数。 零售价格指数:是工业、商业、餐饮业和其它零 售企业向城乡居民、团体、机关出售生活消费品、办公用品的价格。 二者的区别:范围不同。 2000年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成为衡量价格总水平的重要指标。,5,美国的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

2、ex) 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 Core CPI 含义: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意义:更好地观察总供求的变化趋势,6,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般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统计,41% 住房,17% 食物,17% 交通,8%,7%,6%,4%,其他物品 与劳务,7,表1:中国19792008年价格数据(以上年价格为100),8,9,10,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13年2月),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14,16,表2 美国19902001年价格指数(以上年的价格为100),17,二 通货膨胀 Inflation,我国传统定义:

3、“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 “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对这个定义的看法? 西方经济学家的定义: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18,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GDP折算系数(GDP deflator) 消费物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tion price index,PPI),19,三、通货膨胀分类,按价格上升速度 温和通货膨胀(100%) 价格影响 平衡:价格同比例上涨 非平衡:价格不按相同比例上涨 预期程度 未预期到 预期到 按原因分类 按表现形式分

4、类:公开的、隐蔽的和抑制的(或潜在的),20,通货紧缩 Deflation,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国内经济学家的观点介绍: 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 价格总水平下降、货币供应量下降和经济下降 评论:,21,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P512,货币数量论解释 总供给与总需求解释 经济结构因素变动解释 预期因素解释,22,一 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价格的变化: MVPY 两边取对数求导得: myv 式中: 价格水平变动率 m 货币增长率 v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y 总产出增长率,23,二 总供给、总需求曲线与价格水平,

5、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总需求变动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成本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混合性通货膨胀: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决定,2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根据AD-AS模型,AD的增加导致AD曲线右移,从而导致P上升。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国外需求或政府扩张性的需求政策均可导致 AD的增加,从而导致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25,凯恩斯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当产量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时,需求的增加导致两种可能的结果: 产量提高但价格水平不变 由于瓶颈现象,有效需求的增加引起产量增加,同时又引起物价上涨半通货膨胀 当产量达到充分就业以后,由于生产能力的制约,总需求增长不再引

6、起产量的增加,而只导致物价水平按同一比例增长真正的通货膨胀,26,AS,AD0,AD1,AD2,AD3,P0,P1,P2,P3,Y0,Y1,Y2,P,凯恩斯学派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27,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 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MV=PY),即认为生产量恒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在货币流通速度V为一个固定值时,当货币量M增加时,物价水平P也将按同一比例增加。,28,AS,AD0,AD1,P0,P1,YF,P,货币主义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解释,29,Y,P,AS1,AS2,AD,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成本上升而引起的

7、通货膨胀,30,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原材料价格推动型的通货膨胀:,31,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的提高超过了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拥有控制产品市场价格能力的垄断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以超过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来提高产品价格,进而导致总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32,混合性通货膨胀,P,Y,AD1,AS1,AD2,E0,P0,Y0,E1,E2,P2,Y2,AS2,33,三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

8、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当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时,由于低生产率的部门与高生产率部门的工资进行攀比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通常用工资结构变动来解释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从形式上表现为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34,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经济的结构:劳动生产率及其变动情况,开放程度 生产要素的流动困难:生产要素由落后的、非开放的、劳动生产率进步慢的部门向先进的、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存在各种障碍。 落后部门在工资和价格上却向先进部门看齐,并导致价格上升。,35,当各个行业、各种工资结构成为刚性时,只要有一部分行业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资上升,其它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的行业工资会有相应提高时,就会导致

9、结构性通货膨胀。 工会的集体谈判或习俗会导致工资刚性。如夕阳工业和服务业的工资。,工资结构:,36,四 预期的通货膨胀,是由人们的预期所造成的通货膨胀。 一般来说,预期通货膨胀发生之前已存在通货膨胀(可以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 预期通货膨胀是造成惯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往往使通货膨胀表现为混合型的通货膨胀。,37,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惯性:预期的作用 机制:价格上涨-预期上涨-工资上升-成本曲线左移-总供给曲线上移或总需求增加-价格上涨,y,p1,p0,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高鸿业,P517,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曼昆,P97) 通货膨胀的成本(曼昆

10、,P92),38,39,一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固定的货币收入者, 使储蓄存款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 使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一般对政府有益,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变相征收“通货膨胀税”, 通货膨胀税指政府以通货膨胀政策来代替增税以支付其开支的做法。累进所得税使税收增加,政府一般都是债务人) 通货膨胀再分配效应是自发地实现的,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40,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曼昆,P97),1.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1,联系: 当家庭在各时期均维持固定价值的实际货币余额 时, 通货膨胀税等于铸币税。,说明:,42,43,通胀税的拉

11、弗曲线,44,47,二 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中性论、促进论和促退论并存 格兰姆斯的研究表明:有13个国家的通胀率与经济增长存在负相关的关系,通胀率由0%到9%的持续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 巴罗的研究表明:年均10%的通胀率会使经济增长率下降0.2-0.3%。 英国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不存在必然的关系。,48,促进论: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真实劳动成本,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可以保证企业的市场需求,增加生产,刺激就业。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促退论:1)价格信号扭曲不利于资源配置,2)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3)通货膨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菜单

12、成本),4)造成资金向非生产部门流动。5)严重通货膨胀导致公众经济信心下降,导致经济和社会动荡。6)成本推动、引起失业。社会成本:需要花大量精力管理现金,价格不再真实,人们的决策失去了经济意义,商品囤积、税收损失,经济陷入混乱之中 中性论:同时考虑促进因素和促退因素。,49,名义变量是否会影响到实际变量 (曼昆,P102),传统货币数量理论假设名义变量不会影响到实际变量。实际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一般均衡决定,而名义变量取决于货币供给数量,它不会改变家庭和厂商决策,也不改变产出和其他实际变量。 这种将名义与实际完全脱离的方法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古典两分法)。 政府发行货币可以通过扩大

13、名义收入提高税收(包括累进税制下的税基增加和总的纳税额增长)。,50,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曼昆,P87),定义: 名义利率:以货币来衡量的利率,即利息与现金的比例 实际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后的利率 实际利率: 现在增加一单位产出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消费的产出数量。 名义利率: 现在增加一单位货币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获的货币数量。 费雪效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51,事前和事后利率(曼昆,P89),事前利率:借贷合同规定的利率,双方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会在名义利率上扣除一个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即 ,是期望的实际利率。 事后利率:根据合同规定的名义利率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确定

14、的实际利率,即 . 显然,re与r未必相等,因为通货膨胀实际值与预期值不同。人们为了让实际利率不变,只好让名义利率随着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动而变动。,52,通货膨胀的成本,1. 已预期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i)超额货币供给的管理成本(皮鞋成本),(曼昆,P94),53,(ii)菜单成本:,厂商为适应通货膨胀而调整其商品价格所耗费的费用。,(iv)奥利维拉坦茨效应(Olivera-Tanzi effect),由于征税中存在显著的时滞,所以存在以下恶性循环:,54,2. 未预期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曼昆,P95),(i) 不规则的再分配 通货膨胀未预期上升使财富由贷款者向借款者做再分配,而通 货膨胀未预

15、期下降使财富按相反方向做再分配。,55,(ii) 误导供求信息,56,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人们为了避免损失,会将预期到通货膨胀作为成本,通过收入收回,使物价进一步上涨,甚至出现通货膨胀加速的现象。社会成本:错误的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源资源浪费,税收扭曲(无论是否增加工资,都会引起税收增长).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财富再分配 1、贷款者与借款者按合同规定会导致利息损失。 2、雇佣合同造成的损失,特别是那些签订了长期合同的工人,如退休人员。,57,曼昆提出宏观经济学的四个最重要的结论和仍然存在争论的四个问题中: 问题3: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多大,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多大(曼昆,P517, P93) )? 曼

16、昆指出: 每当物价上升时,决策者就遇到了是否要采用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的问题。要作出这一决策,他们必须比较允许通货膨胀持续下去的成本与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但经济学家对这两种成本都不能提供一个准确的估算。 通货膨胀的成本是经济学家和门外汉往往无法达成一致的一个问题。,58,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达到每年10时,舆论调查表明公众把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的经济问题。 然而当经济学家试图确定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时,他们仅仅指出了鞋底成本、菜单成本、非指数化税制的成本,等等。当各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这些成本会变大,但对大多数主要经济所经历的适度通货膨胀率而言,这些成本看来并不大。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众混淆了通货膨胀与和通货膨胀相伴而来的其他经济问题。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率和实际工资增长的减缓;一些门外汉把通货膨胀作为实际工资放慢的原因。 然而经济学家犯错误也是可能的:也许通货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