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5087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公司管理}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教 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陈明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学 时:理论36学时 实验4学时 授课班级:机制专2011级0103班 授课时间:19周 授课地点:11-104 主讲教师:吴修玉 Email: 手 机:13808694098,本专业应具有的能力:,1、机械装备的组成原理、结构分析和测绘制图能力。 (机械原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 ),2、机械装备的设计计算能力(满足功能、经济性、安全可靠性)。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测量技术 ),3、一般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数控加工编程及其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装备

2、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及维护 ),4、一般机械装备的电气、液压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 (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5、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来完成上述任务的能力。 (AutoCAD、CAD (UG)、CAM(UG)、MasterCAM ),绪 论 主要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一、机械制造技术,用机械来加工零件或制造机械的技术。,机械加工方法,工作母机,非机械加工方法,电加工、光学加工、 化学加工等,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各方面的技术进行交叉、融合和集成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

3、和系统的总称。,二、现代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技术,现代制 造技术,现代成型和 改性技术,现代加工技术,制造系统和 管理技术,设计方法学和创新设计、生命周期设计、并行工程、反求工程设计、绿色产品设计、微型产品设计,现代成型和改性技术、材料成型过程仿真、质量监控与无损检测、清洁成型与改性技术,高速与超高速加工、精密加工与纳米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自动化加工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工业工程,三、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工艺系统,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物质,信息,能量,信息,能量,第 一 章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4、第一节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第二节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第三节 工件的定位和基准 第四节 机器的装配,一、生产过程 1.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产品由原材料到成品之间的各个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与管理、生产的准备工作、毛坯的制定、零件的加工,部件和产品的装配、检验、油漆和包装等。,第一节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生产过程特征要求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大不一样,同一产品在不同厂家生产其生产过程也各有特点,不完全一样。虽然各个厂家的生产过程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满足生产质量前提下,使生产效率最高,生产费用最低。 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采用多个工厂联合协作,有利于

5、组织专业化的生产,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一个工厂的生产过程是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和管理,常分为各个车间或分厂的生产过程。一个车间或分厂生产成品,往往又是其它车间或分厂车间的原材料。,2、系统及其属性,系统:根据其构成单元和功能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定义,较普遍的定义是:系统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配合实现预定功能的各单元组成的有机集合体。如生态系统、水利系统、铁路运输系统,一台机器、一套化工设备、一个工厂都可看成是一个系统。,如:铸造和锻造车间的成品就是机械加工车间的毛坯;机械加工车间的成品,又是装配车间的原材料。,系统具有如下属性(基本特征), 集合性 关联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6、集合性: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组成,单元既可以是实体,也可以是要概念(信息),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机床、夹具等)。 系统中各要素不是简单地相加,只有各要素构成有机整体时系统才具备其功能。 一个系统,即使各要素都很优良,如果整体性耐差,不成为一个好系统。 反之,一些不算很理想的要素,如果综合得好,可成为具有优良性能的系统。, 关联性:各个单元要素集合在一起构成的是一个“群体”或“整体”。 要使这一“群体”成为系统,各单元要素间必然存在相互联系或相互影响。它们的关系可以是物理关系、逻辑关系或法定关系(如社会中上、下级关系)。可表现为某个单元从另一个单元接受输入,而其输出又往往是别的单元输入。

7、 如:汽车系统中,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后桥叉速器行走轮胎。, 目的性: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如:电力系统:目的是向用户供电,它必须具有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功能。 制造系统: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设备,它应具有特材料制成各种零件,并装配成产品的功能。测试系统:它通过许多传感器,电器元件、存储器、芯片及电缆导线组成,其目的是对信号进行采集、存贮、分析和处理。, 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边界和环境,与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随时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如机械加工系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若系统能找出一种办法进行自我控

8、制,即便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也能始终保持最优状态的系统。这样,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如:闭环、半闭环制造系统。,生产过程包含了工艺过程和辅助过程: 工艺过程:直接改变工件形状、尺寸、位量、性质;辅助过程:运输、保管、刃磨、设备维护等。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铸造、锻造等)、尺寸(机械加工)、位置(装配)和性质(热处理),使其成为预期产品的主要过程;或者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可具体的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电镀、装配等工艺过程。,二、工艺过程,第二节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根据国家计划,市场需要和企业的生产能力编制企业在计划期

9、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产量的组成:需求产品数量,备品数量、废品数量。因此:年生产纲领N可由下式计算:N=Qn(1+%)(1+%) - 年产量(台/年) n - 每台产品所需该零件数量(件/台)- 备品率- 废品率 本生产纲须确定后,就可以根据车间的具体情况按一定期限分批投产,每批投产的零件数量称为批量。,生产类型,产品有大有小,小到螺钉,大至收音机,船舶。其特征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批量和生产纲须也各不相同。,1单件、小批生产特征:产品做得少,只做一件或数件; 一个工作打进行多工序和多品种的作业; 重型机器、大型船舶,新样机制造属此类型。,根据产品的大小、特征、批量和生产纲领,我们通常

10、将产品的生产分成三种生产类型:,生产类型,单件、小批生产 成批生产 大批、大量生产,2成批生产特征: 产品生产数量较多,周期地成批投入生产; 一个工作地顺序地、分批地完成不同工件的某些工序; 通用机床,数量需求不大,但常更新产品就属此类型。3. 大批、大量生产特征: 产品生产数量大,需连续不断地进行生产; 一个工作地重复不断地进行某工序的加工; 如汽车通用件(轴承、螺栓等)自行车等属此类生产类型。,生产类型的划分:,生产类型不仅决定于生产纲须,而且和产品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关。 划分依据可参照下表: 表3-1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年产量)的关系- -生产类型 重型机械 中型机械小型机械单件生产 5

11、000 50000- - -,划分生产类型有利于进行生产的规划和管理。 大批、大量生产 宜广泛采用高产专用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系统,按流小线或自动生产线排列进行生产,可大大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单件、小批生产 宜采用通用性好的机床进行生产,以减少设备投资,从而降低成本。,划分生产类型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样式要求越来越高,而同一样式的数量越来越少,同一产品获取较高利润;“有效寿命”愈来愈短,因此要求制造系统具有高效生产。能力又具快速转产的“柔性”特性。,传统的专用机和生产线,对一种产品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很难适应新产品的需要。因此,它是有很大的刚性

12、 。(即专用性),而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能很好地适用于当今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自动化的要求。,第三节 工件的定位和基准,一、基准的选择,1.基准(1)基准概念:我们知道零件总是由若干表面组成,各表面之间总有一定的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求。 基准:就是零件专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2)定位基准对工艺规程的影响。直接影响: a.工序的数目;b.夹具结构的复杂程度;c.零件的精度是否易于保证(如基准重合);,设计基准: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基准。设计基准是尺寸标注的起始点。基准关系是可逆的。,拟定多种定位方案,进行比较择优。,(3)选定基准的方法:,(4)基准分类:,设

13、计基准 工艺基准,按其作用的不同分为:,工艺基准有可分为:,定位基准 度量基准 装配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定位基准可分为:粗、精、辅助基准。,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上位置的表面。,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度量基准:检验时用来确定被测零件在度量工具上位置的表面。,各种基准,1. 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如图1.11所示零件结构,需要在阶梯轴零件上确定平面B的位置。在设计零件时,B平面的设计基准可以有多种选择(也即,B平面尺寸有多种标注方式)。 例如,图a 所示的零件H1尺寸以轴线S1为设计基准

14、; 图b 所示的零件H2尺寸以母线S2为设计基准; 图 c 所示的零件H3尺寸以母线S3为设计基准。,设计基准举例(一),单一尺寸,互为基准,设计基准举例(二),明确指出设计基准,不平等情况,设计基准举例(三),加工关系有先后,先加工为基准,设计基准举例(四),多个同方向尺寸,公共起点为设计基准,2. 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是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依据它们在工艺过程中的不同应用,工艺基准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 工序基准 工序基准是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的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 它是某一工序加工表面所要达到的加工尺寸(即工序尺寸)的起点。下图是

15、某工序图,G1表面和G2 表面是工序基准。,2)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是在加工过程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 如图1.11所示的零件加工时,定位基准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 图a用三爪卡盘夹持工件,以轴线W1为定位基准; 图b表示用V形块定位,以轴线W2为定位基准; 图c用虎钳夹持工件大圆柱体,用支撑钉定位,以母线W3为定位基准; 图d 用虎钳夹持工件小圆柱体,用支撑钉定位,以母线W4为定位基准。,如果需要用于加工定位的工件表面是斜面或曲面等不便于定位的表面.为了加工工件时定位方便,在工件上专门加工出定位面作为定位基准,这样的定位基准称为附加基准。 相对应,利用零件原有表面作定位基准,称之为固有基准。 举例: 轴类零件用于加工定位的顶尖孔就是典型的附加基准; 三爪卡盘装夹零件时,则用于定位的圆柱表面是典型的固有基准。,附加基准,3)测量基准 测量基准是零件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图1.11所示的零件的测量基准可以有多种,例如:图a 以轴线C1为测量基准; 图b 表示用量规检测时,以母线C2为测量基准; 图c 用卡尺检测时,以母线C3为测量基准。,4)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