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1249226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高考资源网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

2、修正带、刮纸刀。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动物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A和a、B和b、C和c,下列四个精子来自于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A B C D2.下列细胞分裂图解中,在动物卵巢中不可以见到的是 3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

3、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4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5多指症为显性遗传病,如果父母双亲中有一方患多指症,子女中既有正常指的,也有多指的,那么他们的子女患多指症的几率是 A1/3 B1/4 C1/2 D3/46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4、D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7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阴影部分为患者),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7和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B3/8 C1/4 D1/68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他们所生的后代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A3/16 B4/16 C7/16 D9/169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

5、;基因型9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10具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属纯种的是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11按基因独立分配规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形成的配子有A4种 B6种 C16种D32种12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紫花紫花紫花 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紫花白花紫花 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和 B和 C和 D和13右图是某动物正常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中1和2、3和4为同源染色体C如果3是Y染色体,则4是X染色体

6、D如果3和4为性染色体,则1和2为常染色体14.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可能是A. XBXB、XBXb B. XbXb、XBY C. XBXB、XbXb D. XBXb、XbXb 15. 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至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可能是A. 6XX B. 6XY C. 6YYD. 8条16. 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两个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A. 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 B. 三女一男或二女二男C. 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 D. 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17. 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

7、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和卵细胞 D精子或卵细胞18.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A.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C. 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D. 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19右面是某遗传病家系图。图中3与一有病女性婚配,生育病孩的概率为AB CD20一对患同种遗传病的夫妻,生了一个不患此病的正常女孩,那么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A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21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血友病,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

8、本人正常,预计他们所生子女患病的几率是 A1/2 B5/8 C3/8 D1/8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遗传物质的是核糖核酸 腺嘌呤噬菌体DNA 脱氧核糖核酸 核苷酸A B C D23、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的,这种情况下水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NA RNA DNA或RNA24、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A烟草花叶病毒 B噬菌体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和人25、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7(a-m) B8(a-m) C7(

9、a-m) D8(2a-m)26.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B.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 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D.CTA肯定不是密码子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个转运RNA来转运 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28.DNA分子的解旋发生在A.转录过程中 B.复制和转录过程中C.翻译过程中 D.复制和翻译过程中29.下列不是转录的必要条件的是 A核糖核苷酸 B酶 CATP D核糖体30.下列物质中,必须从核孔进入核内的是 A.氨基酸 B.

10、 葡萄糖C.RNA聚合酶 D. RNA31.下列对DNA的正确叙述是 在某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某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 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A. B. C. D.32细菌和变形虫的变异来源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A和 B和C和 D和33一个染色体组应是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母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34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不能发生的是A2倍体4倍体 3倍体 B2倍体2倍体 2倍体C3倍体3倍体 3倍体 D2倍体

11、6倍体 4倍体35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是因为A培养技术、操作方法都简单 B诱导幼苗成功率高C单倍体植物生长迅速 D获得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36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37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 B4:4:1 C1:2:0 D1:2:138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3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