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24871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美术的起源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 术 的 起 源,艺术与人类社会,“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恩格斯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发达自己的双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 美术品究竟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我们认为它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人类脱离一般动物的标志是人能靠自己双手劳动来维持生存,最早制造的劳动工具从广义上讲它就属于美术品,因为它包含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 我们现在论及的美术品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类留存下来的洞窟壁画、岩壁浮雕和各种小雕像谱写了人类最早的美术篇章。,在考古学和美术史上,人们常常把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称作原始美术

2、或原始造型艺术。 这些经过加工的石制生产工具,虽然与天然的石块大不相同,而且其中物化着人的智慧和才能,体现着人的意志和愿望,包含着艺术活动的因素,也同时孕育着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胚胎,但是,它完全是为着实用目的而制造的,并不是作为纯粹审美意义的艺术活动而出现的。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并不是人类最早的美术遗物。,三棱尖状器是用以挖掘根茎类植物的工具,一般个体较为粗大,多用巨厚石片制成,从平坦的一面向背面加工,背部成棱脊或高背状。 这类器物在距今180万年前的西侯度地点和距今约7080万年前的匼河遗址,还有山西怀仁鹅毛口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均有发现。,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

3、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可起到砍劈、锤砸和挖掘等多种作用,因而可以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石球是许家窑文化中最富特色的器物,仅在1976年的发掘中,就发现了1059件,其中最大的重1.5千克,最小的重100克,直径为510厘米不等。粗大的石球可直接投掷野兽,中小型的石球可用作飞石索。飞石索的使用方法是:,用兽皮或植物纤维做成一兜,兜的两头拴两根绳子,兜里放石球,使用时甩起绳子,使石球抡起来,而后松开一根绳索,将兜中的石球对准猎物飞出,有效射程可达5060米。出土石球的同时,还发现大量动物化石,有野马、披毛犀和羚羊等,仅野马化石就有300多匹是许家窑人用石球猎获野马的有力证据

4、。,劳动、生活孕育着人类审美意识的胚胎。 什么是美? 最简单的解释:舒服的、好用的就是美。 美是从人类社会早期开始孕育,随着社会发展而发育成熟。,这件骨角铲是截断鹿角而成,先在一端刮出一个约45度角的刃口,而后再加磨制,反映出当时的人已熟练地掌握了磨制骨器的技术。关于中国骨器的起源,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认为北京人时期就已经制造并使用骨器了;另一种是认为北京人的所谓骨器不过是人们敲骨吸髓的遗存,不能算作骨器。客观地讲,,中国比较成形的骨器,只是出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如小孤山的骨鱼镖和骨针、资阳人的骨锥、山顶洞人的骨针、穿洞的骨铲等。,洞中所出穿孔兽牙共125枚,以獾的犬齿为最

5、多,狐狸犬齿次之,并有鹿、狸、艾鼬的牙齿及一枚虎牙。每枚兽牙的牙根均有一穿孔,是用尖状器刮挖而成的,出土时有5 枚排列成半圆形,有的孔眼边缘留有红色的赤铁矿痕迹,可能是被红色系绳所染。 由此可推测:穿孔兽牙是山顶洞人佩戴在颈部的装饰品,说明山顶洞人已有了一定的审美要求。但山顶洞人佩戴这种项饰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有显示物主是狩猎能手等含义。,洞 穴 壁 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原始的艺术已经萌芽了。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或中石器时代,出现了大量洞穴绘画,且创作技巧非常高明,如果不是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是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来的。,洞 穴 壁 画,在那遠古的日子裏,我們的祖先就在地球深處

6、洞穴的墻壁上繪製壁畫。 在這幅壁畫裏,作畫者實際上是想捕捉瀑布中的一群野牛的形象。在交配季節裏,野牛聚集在一起,在泥沼中打滾,吼叫這是野牛的生殖交配活動。洞穴藝術家在那個洞穴頂上描繪的實際就是這個事件。,人面像是世界岩画中很重要题材之一。 人面像是把对神的信仰人性化,塑造出神人同形的形象。,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中的动物崇拜岩画,原 始 雕 刻,虽然遗留至今的十分罕见,而且制作单纯、粗糙,但它们毕竟凝结着人类的创造,已经开始形成原始雕刻的雏形。,法国鲁塞尔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女子右手托着一只角状器,左手搭在稍为隆起的腹上,披肩长发绕在左肩,袋状的丰乳悬挂在胸前,腹部和臀部宽厚肥硕,面部简略,粗壮

7、的大腿往下细小而至于虚无。从形象动作的姿态特征中,这位女子正在主持一项巫术仪式,祈祷猎物丰收和部族昌盛、安康。也有人认为手中托举的角器是人类繁殖的吉祥物,表明她那母性的潜力不再隐藏在自己的身体内,而是寄托于神秘的象征兽角。,维 林 多 夫 母 神,维林多夫母神是一尊很小的女性裸体雕像,高仅11厘米。据考证,这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属于奥瑞纳文化期的作品,距今两万年左右。雕像的体积虽然很小,但以肥胖、成熟而有力的形态,显示了宏伟的纪念碑式的气度。 雕像的头部被绳纹式的卷发覆盖,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下垂被丰乳排挤在两侧,硕大、饱满的乳房从胸垂挂对称式地压在腹部,肥大的臀与隆起的腹以肚脐为中心又形成对称,

8、腹下阴部明显,粗壮的大腿向下逐渐变细连接小腿,足部省略。 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性生理特征,是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的。它是性的一种特殊魅力。由此可见原始雕刻家已会使用雕刻语言,并有形象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而开创了雕塑艺术的历史。,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上古穴居而野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

9、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原 始 建 筑,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 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这主要是因为人们

10、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艺术方面的资料所知甚少。 以下我们就来简要介绍、评析一下历史上几种主要的关于人类艺术(美术)起源的学说。 1、模仿说 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美术艺术如此。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 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 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十

11、九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艺 术 起 源,2、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人是高等动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从事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物质活动,有过剩的精力,这些过剩精力体现在自由的模仿活动中就有了游戏与艺术活动。 斯宾塞和席勒一样,

12、也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它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有助于游戏者的器官练习,因而它具有生物学意义,有益于个体和整个民族的生存。 游戏说强调游戏冲动、审美自由与人性完善间的重要联系,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有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3、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在他们看来,原始人通过各种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

13、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这些外在标志就是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的传达,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样,作者所体验到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活动。 如果说人类的科学主要是与理性、认知相联系的话,人类的艺术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联系在一起。 表现和交流情感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表现情感也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但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而且艺术也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因此这一学说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起源的全部原因。,4 巫术说 巫术说是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

14、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是出于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洞穴壁画和雕刻,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而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涉猎的成功。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按照巫术说的观点,这是因为原始部落有一种交感巫术的存在,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涉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被刺中或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成为艺术产生于巫术学说的有力证据。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小 结,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美术也随之发展 。 美术 ,作为视觉艺术,分为“纯艺术”和设计艺术两大门类。 它为社会和人类的美不断带来新的含义,人类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可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