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24792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76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领导与战略计划(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领导与战略计划,1、质量管理中的领导 2、战略计划 3、战略质量规划的内容,1,第一节 质量管理中的领导,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 二、领导理论及其在全面质量环境中的 应用论 三、领导与社会责任,2,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质量管理中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包括:服务导向、授权与鼓励创新、积极的榜样作用、广泛的沟通与交流、重视绩效持续改进、维护职业道德以及对公共责任的承担。,3,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1)服务导向 服务导向是指领导者以为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创造价值为目标,并以此作为组织各个层次确定业务方向和绩效期望的基础。高层领导者是组织中愿景和价值观的源头,且应真正实现着眼于顾客。,4,

2、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2)授权于鼓励创新 全面质量管理采取的是一套以质量和过程为核心的考核激励体系。领导者应通过授权建立以创新为目标并具有灵活性和组织学习功能的领导体系和环境。具体包括充分授权、支持实践工作及冒险精神、鼓励团队协作等。,5,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3)积极的榜样作用及广泛的沟通交流 领导者应展示一种对质量的热情,并积极践行他们的价值观。通过“说到做到”,领导者为整个组织树立榜样。进而影响员工使其认识到克服困难时追求卓越的通道。而领导者应善于使用各种渠道进行沟通,从而深入了解组织内部各方面情况并就诸多事宜建立解决渠道。,6,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4)重视绩效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

3、即为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领导者们将评审结果用于组织安排改进的优先次序和寻求创新机会,同时也会用于他们自身改进和创新领导的有效性。,7,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5)维护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全面质量环境下的领导者创造一种促进守法重德行为的环境,并建立强调管理和财务责任、保护股东和相关者利益的治理体制。,8,一、领导方面的主要惯行,6)对公共责任的承担 企业公共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的公共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最为唯一目标的

4、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9,二、领导理论及其在全面质量环境中的应用论,领导者(leader)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权的人。领导(leadership)是领导者所做的事情,更具体的说,它是一个影响群体实现目标的过程。 1)领导理论简述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领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其包括:领导特质理论、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权变以及魅力理论等。,10,二、领导理论及其在全面质量环境中的应用论,2)新兴领导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al theory) 交易(魅力)理论(transactional theory) 领导替代

5、理论(substitutes for leadership theory) 情绪智力理论(emotional intelligence theory),11,二、领导理论及其在全面质量环境中的应用论,3)领导与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公司制度以及社会环境的当代演进中所产生的,社会对公司所期望,以及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同时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本节同时阐述了不同类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比较,12,二、领导理论及其在全面质量环境中的应用论,3)领导与社会责任 领导者在实践社会责任的相关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6、色,下表为领导与社会责任倾向关系概览。,13,二、领导理论及其在全面质量环境中的应用论,3)领导与社会责任 领导者者必须理解公众关于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期待以便引导企业的运营过程。此外,组织不能只限于遵守相关地区法律和法规要求,更要把他们当做持续改进的机会。优秀的企业应当主动带头确立行业对于社区的责任。,14,第二节 战略计划,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 二、战略计划过程 三、战略展开,15,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战略计划就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它是在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描绘出通向组织各阶段战略目标的路集,是整合若干套行动计划及执行计划的资源配置方案。 企业应当在充分审视自身资源的基础上,构

7、建能够符合顾客满意与扩大市场份额的运营能力,进而获取自身的相关竞争优势。,16,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1)全面参与 最高管理层、雇员甚至顾客或供应商都积极参与战略计划过程,进而使得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被充分考虑,并最终服务于战略计划的准确有效制定及实施。,17,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2)系统规划体系及信息的充分收集 系统化的计划体系用于支撑战略制定和战略展开的相关过程。整个计划过程其实就是对自身内部资源的再整合以及对组织定位与发展的再理解,最终求得自有能力和相关资源的匹配。而这一切又依赖于对内外部信息进行缜密全面的分析。,18,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3)追踪进展并权衡长短期目标

8、 管理层需要将短期行动方案与长期战略目标和组织面临的挑战相协调,并在整个组织中进行沟通,通过测量来追究进展情况。长短期目标的初步匹配在相关计划中体现,而通过对由目标展开的实施过程的监控以及对沟通结果的反馈,从而实现不断对整个过程进行动态调整。,19,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4)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支撑 在进行战略计划时必须考虑到组织的变革和必要的人力资源变动。这些改变如新的培训计划、工作的重构、薪酬措施等。卓越的企业将战略计划和培训教育联系在一起,以培养组织和个人当前和未来的能力。,20,一、战略计划方面的主要惯行,5)沟通过程 战略计划的沟通是全方位的。组织的沟通影响战略计划本身的质量和实

9、施效果。因为战略计划的形成是在沟通中完成的,其实施也是在沟通中进行的。判断标准则是所有的成员都通过多种沟通渠道和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保证告知他们应该知道的信息,所有遇到的问题都能尽早解决,这便是理想的沟通策略。,21,二、战略计划过程,战略计划过程内涵是指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通过制定企业的任务、目标、业务组合计划和新业务计划,在企业的目标和资源(或能力)与迅速变化的经营环境之间发展和保持一种切实可行的战略适应的管理过程。,22,二、战略计划过程,1)战略计划过程 组织的领导者首先要对组织的使命、愿景和指导原则进行思考并达成共识,并以此作为战略计划的基础。 环境评估则通常由SWOT展开。进而识别战略

10、必须聚焦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环境评估,组织制定出其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23,二、战略计划过程,战略描绘了组织实现其使命和愿景所前进的方向。 战略目标是组织为了保持或取得竞争力而必须改变或改进的东西。 行动计划则是组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做的事情。,24,二、战略计划过程,战略计划的过程如下图所示,25,三、战略展开,1)战略展开内涵 战略展开是将战略及其实施目标转化为相关行动计划,并且设定相应的测量指标来评价并改进绩效的系统化过程。 具体涉及到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规定资源要求和绩效指标,根据总的战略目标来协调各工作单位、供应商或合作伙伴的计划等活动。,26,三、战略展开,2)战略展开的不良

11、实践 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整合不足。 资源配置不当。 操作层面的测量指标不足。,27,三、战略展开,战略展开一般过程,28,第三节 战略质量规划内容,一、战略质量规划模型 二、战略质量规划过程 三、战略质量规划方针,29,一、战略质量规划模型,战略质量计划模型主要通过介绍强迫选择模型(Forced-Choice Model),来展示战略质量规划的一般方法。而一般通过下属11个步骤展开:任务陈述、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目标、优劣势陈述、运营需求预测、主要的未来计划、广泛的经济假设、关键的政府要求和法规、主要的技术力量、重要的市场机遇与威胁、每个竞争者的明确的竞争战略、形成战略选择。,30,二、战略质量规

12、划过程,战略质量规划的过程,一般包括环境评估、战略制定以及行动计划三部分,并最终进行相关展开。 该过程是组织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在愿景的引导下,以时间、成本等因素为约束条件,并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过程。,31,二、战略质量规划过程,1)质量战略规划的提出 组织的使命、远景和指导原则 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 分析选择战略方案,32,二、战略质量规划过程,1)质量战略规划的提出 战略规划过程,33,二、战略质量规划过程,2)战略规划的部署和实施 质量战略规划制定出来以后,就可以按着战略计划逐步展开,并由高级管理层到低级管理层逐级垂直进行部署和实施。 高层管理者必须保证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中层管理者将高层

13、管理者的理念贯穿于组织的运行中。 基层员工进行战略任务的执行与质量保证。,34,三、战略质量规划方针,1)方针管理的目的 系统化的逐层制定目标 全员参与方针的实施 跨部门的团队运作 结合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及日常管理成为综合的经营管理体系,重视过程 促进 TQM 的有效推动,提升顾客满意及经营绩效。,35,三、战略质量规划方针,2)方针制定的原则 确定了明确的管理目的,就可以制定具体的方针。方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达成原则、经济原则、配合原则、参与原则、管理原则、周全原则、持续原则、具体原则。,36,三、战略质量规划方针,3)方针实践过程 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 日常管理的夯实、运 作的组织维护、绩效 评估以及绩效改善以及 配套相应的激励手段等。,37,三、战略质量规划方针,4)方针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比较,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