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4124790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7.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畜牧管理}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农业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汇报,2010.06.24,校区建设历史及现状分析,第一部分,校区历史与发展,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之一的沈阳农学院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始兴时期。1910年,当时的奉天省设立省立高级中学,1929年该中学改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38年改为奉天农业大学,1946年恢复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49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由于战事原因于1948年迁往北平的东北大学农学院、长春大学农学院、中正大学农学院迁回沈阳,在塔湾成立沈阳农学院。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学校迁至哈尔滨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并改称东北农学

2、院。,校区历史与发展,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系)调整,中央决定把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业除外)迁往沈阳,与原沈阳农学院(东北农学院)的部分专业合并,组建新的沈阳农学院。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始建于1938年。新的沈阳农学院创建之初,就是一所高水平的农业大学。文革期间,沈阳农学院受到严重摧残,一分为五,分散在了辽宁各地。文革后学校又迁回沈阳原校址办学。197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10月,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4月国家教

3、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辽宁省与中央共建,成为地方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基地现状与评价,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位于沈阳市东郊,坐落在天柱山南麓,东与历史文化遗产东陵公园相邻,西与城区接壤,南至浑河岸边,北至沈- 吉铁路线;学校占地2.2万亩,校区有山、有水、有旱田、水田,也有坡地与林园,环境幽美,景色宜人;学校坐落在东北平原的南部,所以地理气候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校区内有外环高速、沈抚高速公路通过,又与市区二环交通干道相切,交通十分便利,农业教育与科研条件优越。除主校区外,在东陵公园东侧另有两附属实验场分场(东风、下水分场)。 主校区被东西向的沈抚路分隔成南

4、北两部分,北半部分有老校区、家属区、实验实习基地及居民点,南半部分则以独立二级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和附属实验场场部、实验田为主。,基地现状与评价,校区建设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校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区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功能划分混乱;教学区中有家属楼, 家属区中有教学楼,管理十分不便; 2、土地利用率低,缺少前瞻性; 3、校区“依山傍水”,但多处宝贵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建筑与自然景观不协调; 4、建筑风格不一,设计上存在着随意性; 5、低矮破旧建筑多,特别是通往世博园的景观路两旁视觉杂乱, 到目前学校尚无真正意义上的校门,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 6、建筑面积不足,加上衔接与搭

5、配不合理,教学科研用房面积 严重不足,一些必备的设施缺失; 7、校园内道路交通系统载荷量逐年增加,且人车混杂,不仅影 响交通,而且对师生安全造成威胁。,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第二部分,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 1、总体目标与要求 2、理念 3、原则 4、依据 5、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功能齐全,满足教学、科研基本要求,适应研究 生、本科及成人教育的办学需要,能够发挥试验 与示范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作用与服务社会功能; (2)合理划分功能区, 有利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 方便师生学习与生活; (3)充分利用“山、水、林、田、路”的优势,强化农 业大学的文化特色,校园建设与自然

6、环境相协调; (4)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既要保证当前,又要能够满 足今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 2、规划理念 3、规划的原则 4、规划的依据 5、规划的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以人为本的理念;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3)科学与文化相融合的理念; (4)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 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理念。,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 3、规划的原则 4、规划的依据 5、规划的范围 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满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需要,强调实用性原则; (2)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设风格、色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强调整体性原则;

7、(3)面向世界,把握农业教育科研发展趋势,服从建设一 流强校、建设现代化大学发展目标,强调前瞻性原则; (4)节约用地, 保证学校长远发展, 留有充分发展空间, 强调可持续性原则; (5)充分考虑学校内各个学科、专业发展与建设上的差异, 强调学科均衡发展的协调性原则; (6)减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调节约性原则。,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 4、规划的依据 5、规划的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 (4)辽宁省“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8、(5)沈阳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6)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7)沈阳农业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8)中国共产党沈阳农业大学委员会第十次代表大 会关于加快沈阳农业大学发展步伐的决议。,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 5、规划的范围与时限,校园规划设计总体思路与要求,(1)规划空间范围 北至沈抚铁路、东至三环高速、南至浑河 北岸、西至马宋公路,规划面积约7000亩 (附图)。 (2)规划时间范围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的目标为2015 年,规划的长远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 功能分区 建设任务,第三部分,生均建筑面积比例表,办学规模:,规划建

9、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1、科学技术学院建筑面积76816m2,在校学生数3755人。高职院建筑面积60739m2,在校学生数:3721人 2、2010年办学规模:16617人,其中:研究生2943人,本科生:9341人,专科生:3721人,成人脱产生190人,函授生4211人。 3、2015年办学规模:20050人,其中:硕士生3000人,博士生500,留学生50人,本科生12000人,专科生4000人,函授生5000人*0.1 4、2020年办学规模:24150人,其中:硕士生4000人,博士生550人,留学生100人,本科生14000人,专科生5000人,函授生5000人*0.

10、1,1、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校区建设规划为 (1)教学区一 (2)教学区二 (3)教学科研基地区 (4)家属住宅区 (5) 教学预留区,2、功能分区 (1)教学区一,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教学区一,教学区以教学主楼校门土壤楼为中心轴线,东西道路、南北道路为网格线,东西对称布局。 目前已建成的设施有9栋学生宿舍、教学主楼、办公楼、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植保楼、土壤楼、综合楼、体育馆、世纪会堂、图书馆等,建筑面积为33.7万m2 。 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确定学校发展和建设规模。2010年至2020年教学区内将建设32000 m2 新图书馆,

11、主校门、20000 m2教学实验中心、体育场馆、文体馆、综合科研大楼、研究生院等。同时对旧建筑进行维修改造,形成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布局。,2、功能分区 (1)教学区一,(2)教学区二,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教学区二,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本区位于沈抚公路以南校区,新开河以北,占地1500亩。 将家属区中的教学单位迁到路南校区,力争到2020年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教学区二,( 3)教学科研基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教学科研基地区,(3)教学科研基地区,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本区位于沈抚铁路以南、教学区以北、三

12、环以西校区,占地1800亩,从2011年开始利用10年时间,启动沈抚铁路以南、教学区以北教学科研基地建设。 详细规划方案将由科技处具体介绍,(4)家属住宅区,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家属住宅区,(4)家属住宅区,规划建设的总体方案、功能分区、建设任务,家属生活服务区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新建一批住宅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将农工楼、水利馆、军训楼等教学设施移至教学区二(路南校区),动迁老电影场、印刷厂等破旧设施,腾出土地,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住宅,为教学区建设筹集资金; 将家属住宅区的管理交给社会,逐步解决水、电、暖等社会服务以及商贩无序等问题,强化治安,为全校师生员工与家属

13、居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东部校区规划方案,第四部分,需要新建设项目有: 图书馆,东部校区建设规划,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计划投资9000万元,力争2010年开工,2012年交付使用。,教学实验中心,东部校区建设规划,其功能为承担全校的基础类教学实验任 务,除各类实验室外,教学实验所需的配套 设施也在其中,教学实验中心建筑面积24000 平方米,投资7200万元,其中:土建5200万 元,配套设施设备2000万元。2011年开工, 2013年完成投入使用。,主校门,东部校区建设规划,2011年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入使用,门宽65m,投资180万元。

14、,研究生院教学行政用房及学生宿舍建设,东部校区建设规划,该设施集研究生教学、信息查询、住宿生活服务等于一体,总建筑面积为25000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2000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5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2013年建设,2015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综合体育场、馆建设,东部校区建设规划,按国际标准除400m跑道标准运动场地外,还包括体育馆、小球类运动室等设施。建筑总面积26000平方米,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完成10000平方米综合体育场,400米跑道标准运动场;二期工程完成16000平方米体育场馆。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2011年开工建设,2018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综合科研

15、大楼,东部校区建设规划,其功能为学校重点开放实验室,实行流动开放式管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2012年开工,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学生宿舍,东部校区建设规划,新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2016年开工建设,2017年全部完成投入使用。,国际交流中心,东部校区建设规划,为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拟建12000平方米国际交流中心,计划投资3600万元,2015年正式开工建设,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学生食堂,东部校区建设规划,为满足办学需要,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饮食需要,按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新

16、建设10000 m2学生食堂。计划投资2000万元,2014年开工建设,2015年投入使用。,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第五部分,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1)校园配套设施维修改造 随着校园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校园道路、供电、供水、供暖等基础配套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急需维修改造。 投资1000万元,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2)植物园维修改造 植物园已有50年历史,占地面积330亩,其间有满堂河流过,园内树木成荫,多种植物分布;承担着林学等20多个专业教学基地任务,对学生、居民起着普及生物与生态、资源与环境方面科学知识作用,又是居民休闲观光、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改造内容主要有优化树种配置,强化功能区效果,整修园中道路,筑堤开渠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改善水质,增加周边护拦等设施。 2011年开工,2013年建成使用;投资500万元。,(3)满堂河河道整修,校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满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