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246812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财政法规制度D培训教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长沙师范学校经管系 王 冰 2013年1月,第五章 财政法规制度,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二、国家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权限 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五、预算组织程序 六、决算 七、预决算的监督,二、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国家预算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发

2、展初期。 国家算具有计划性、法律性、集中性(综合性)、年度性四个特征。,(二)国家预算的作用,财力保证作用 调节制约作用 反映监督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全国划分为五级预算: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地市级预算、县级预算和乡级预算。 两种例外: 1、各政府的派出机构有一定的预算管理权限。 2、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经省级政府确定,可暂不设立预算。,(四)国家预算的构成,从纵向分: 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从横向分: 财政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下级总预算组成) 部门预算(一级预算单位以及所属下级单位的财务预算组成) 单位预算,三、预算管理的职权,(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 3、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1、全国人大的预算管理职权,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 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撤销省级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职权,审查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4、 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的决算; 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3、乡、民族乡、镇人代会的预算管理职权,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监督本级政府预算的执行 审查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审查和批准本级决定 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 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提出中央预算备用费动用方案 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

5、职权,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1、各部门的职权: (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2)组织和监督本2、各单位的职权: (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2)按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部门预算的执行 (3)定期中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 执行情况,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一)预算收入 (二)预算支出,(一)预算收入,1、按预算级次划分: 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

6、共享收入 2、按来源划分: 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二)预算支出,1、按预算级次分: 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2、按用途分: 经济建设支出、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国防支出 各项补贴支出 其他支出,五、预算组织程序,(一)预算的编制 (二)预算的审批 (三)预算的执行 (四)预算的调整,(一)预算的编制,1、预算年度和预算编制时间要求 2、预算编制的原则 3、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1、预算年度和预算编制时间要求,预算年度:历年制(1月1日12月31日) 时间要求: 国务院每年11月10日前向省级政府和中央各部门下达指标,各部门于每

7、年12月10日前将预算草案报财政部审核,省级政府于下年1月10日前将预算草案报财政部。,2、预算草案编制的依据,预算草案编制的原则 预算草案编制的依据 形式,3、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收支预算总表 收入预算表 支出预算表 预算项目的分类: 类、款、项、目,(二)预算的审批,1、我国预算审批程序 2、预算备案 3、预算批复,1、我国预算审批程序,财政部,财经委 员会,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的预算草案: 国家预算、中央级预算和地方预算三部分,2、预算备案,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将有关预算资料及时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3、预算批复,中央预算的批复: 财政部在全国人大批准中央预算之日起

8、30天内批复中央各部门预算。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天内批复所属单位预算。 地方预算的批复: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大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30天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各部门在本级财政批复之日起15天内批复单位预算。,(三)预算的执行 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1、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主要任务是:P196 2、预算执行的内容: 3、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预算执行的内容,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合理按排预算支出 (原则:按照预算拔款、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拔款、按进度拔款) 严格预备费和周转金的管理 按本级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预备费的动用由财政部门

9、提出方案,报本级政府决定。,3、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政府财政部门的报告 (2)预算收入征收部门的报告 (3)国库的报告 (4)财政、税务、海关、国库对账制度 (5)各部门的报告,(四)预算的调整,1、预算调整的审批和备案: 中央预算调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地方预算调整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乡级预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2、不属于预算调整的事项: 因上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而引起的预算收支变化。,六、决算,决算草案 的编制,决算草案 的审批,决算草案 的批复和备案,各级人大常委会 (乡级为人大代表大会),1、各级财政部门20天内批复部门决算, 各部门15天内批复单位决算 2、各级

10、政府30天内向上级政府备案,七、预决算的监督,1、预决算监督的作用 促使各部门和行政机关改善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努力增收节支,对预算编制和执行中违反预算管理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保证国家预算基金的合理使用,圆满完成预算收支任务。 2、预决算监督的方式(按监督的主体分) 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预决算的监督 各级政府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 二、政府采购的概念 三、政府采购的原则 四、政府采购的功能 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 六、政府采购的当事人 七、政府采购的方式 八、政府采购的监督,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政府采购法 政府

11、采购部门规章 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与政府规章,二、政府采购的概念,(一)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 (二)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 (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四)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一)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1、政府采购的管理机关(设在财政部门,不参予和干涉具体的商业活动) 2、政府采购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3、采购单位 4、政府采购社会中介机构 5、供应商 6、政府采购资金管理部门,(二)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财政预算资金 预算外资金 单位自筹资金,(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目录国务院确定并公布 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目录省级政府或授权机构确定公布 集中

12、采购范围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包括通用商品和特殊商品。,(四)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货物(有形和无形物品) 工程(专指由财政性资金按排的建设工程) 服务,三、政府采购的原则,公开透明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 公正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四、政府采购的功能,节约财政支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强化宏观调控 活跃市场经济 推进反腐倡廉 保护民族产业,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 1、集中采购 2、分散采购 3、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六、政府采购的方式,1、公开招标 2、邀请招标 3、单一来源采购 4、询价 5、竞争性谈判,七、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13、 1、有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2、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3、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二)监督检查政府采购部门 1、审计机关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审计监督 2、监察机关 对采购工作人员实施监察,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 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三、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和程序 四、财政支出的支付方式和程序,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或 下级财政,财政国库 支付机构,代理银行,国库单 一账户,收款人 开户银行,清算系统,1,2,3,4,5,6,11,7,8,9,10,12,(财政直接支付程序图),13,8A,7A,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或 下级财政,财政国库 支付机构,代理银行,国库单 一账户,收款人 开户银行,清算系统,1,2,3,4,5,7,6,8,9,10,11,12,13,14,(财政授权支付程序图),7A,8A,7A,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