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14124275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电大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管理制度。2、 (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3、 (亨利明茨伯)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4、 (头脑风暴法)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5、 一个管理人员的职能是“计划、安排和实施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这是(塞缪尔纽曼在1935年出版的政治

2、经济学原理)中的观点。6、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计划)的重要性。7、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亨利。法约尔)提出来的。8、 “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揭示了下列各项管理职能中(协调)的重要性。9、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成就需要)理论的观点。10、 “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艺术)。11、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事务,下列选项中(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式,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是其主要内容。12、

3、 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13、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其中之一。14、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事业部制结构)。15、 按预测时间范围长短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三种。一般地,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越低。因此,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短期预测)。16、 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17、 按照沟通

4、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类型。18、 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全面控制,局部控制)等类型。19、 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20、 比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要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生理、安全和部分归属的需要)。21、 波特劳勒模式是以(期望理论)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22、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使用反馈技巧)。23、 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问题)。24、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

5、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25、 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26、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有知识的人,有能力的人,对组织忠诚的人)。27、 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28、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29、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转移法)。30、 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时,

6、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更短)。31、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折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积极进取的措施,消极防范的措施)。32、 当预测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准确数据资料时,采用(定量预测)是可取的方法。33、 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刚性)34、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这里,他主要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35、 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数据资料)做支持。36、 定性决策方

7、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特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37、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38、 对供应商的评价,(协同能力)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39、 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达标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40、 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41、 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进行全局性管理,就是(B战略管理)的核心。42、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概念技能)

8、是最为重要的。43、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关怀维度,定规维度)。44、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45、 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46、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总预算和部门预算)。47、 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48、 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

9、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高工作-高关系)。49、 根据决策目标在决策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目标、希望完成的目标和不予重视的目标。其中,(必须完成(达到)的目标),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50、 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51、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量才使用)原则。52、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一般专业人员)。53、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54、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经

10、济人)。55、 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56、 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生产系统,产品的核心技术,顾客基础,销售渠道)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57、 关于管理的含义,下列词语中(放任、自由)的表述不确切。58、 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59、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是不准确的。60、 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61、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62、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9-1型)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

11、领导。63、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48人)较为合适。64、 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最早来源于(军队)。65、 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前馈控制)。66、 管理学界对行为科学的研究是在(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迅速成为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67、 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亦即授权的(明确责任)原则。68、 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计划为控

12、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69、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70、 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71、 激励手段之一是“工作丰富化”,其含义是(使工作具有挑战性且富有意义)。72、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73、 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事件,活动,关键线路)。74、 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且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各种结果的概率已知,那么这种决策属于(风险型)决策75、 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由考

13、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验方法是(问卷法)。76、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程序化决策)。77、 决策的第一步是(识别问题)。78、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SWOT分析)。79、 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的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80、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上级部门)获取信息。81、 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82、 控制活

14、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83、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反馈)过程。84、 控制系统是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符合控制目的,具有自身功能的管理系统,其中控制主体是指(控制活动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85、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86、 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性,不能重复使用的。这

15、类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87、 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品德、学识、能力、情感)。88、 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性格理论阶段)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89、 领导是领导者向下属施加影响的行为,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 )。90、 领导效率主要取决于领导班子的(合理构成)。91、 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品德、学识、能力、情感)等因素。92、 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利在其权利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93、 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地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等方面。94、 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里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自身影响力)。95、 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只是检查工作成果,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自由型领导)。96、 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均权型)领导97、 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转移法,不为法,换位法,糊涂法)。98、 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