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1234377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图 2 中考物理(苏科版)模拟试题 1、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 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2、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可 看作眼睛的 _,光屏可看作 _。 (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 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 将

2、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 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 了。以上现象说明: _ ; _ 。 (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 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 对光线具有 _作用。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月食现象B.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C.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 4

3、、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 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现将一块和镜面 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 处,如图2 所示,这时她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5、在物理学习中,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教科书出现了: 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引入了“介质” 在研究热的传递时,引入了“热量”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在上述四种情况中,属于科学家假想而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6、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不易研究它的大小,科学家是通过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效应的大 小来研究的,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

4、“ 转换法 ” 。下面几个研究实例,其中运用的方法跟运 用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效应的大小来研究电流大小这种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B.人们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C.用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 2 7、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有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可以先保持 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最后 总结得出了欧姆定律,这种研究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 。在以下问题中: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 一定律;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数有关;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应用 “ 控制

5、变量法 ” 进行研究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8、电压这个概念不好理解,物量学专门引入水压来讲述这个概念,便于我们理解,这种方 法就是 “ 类比法 ” 。下列实例中研究跟这种方法不同的是() A.用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研究电流的大小B.用电流大小来比作水流大小 C.研究电源的使用,引入抽水机 9、牛顿第一定律是() A.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合理分析、推理、归纳出来的B.可以用实验进行验证的 C.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结论D.由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10、力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它,这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 方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6、) A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使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让 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温度的高低是看不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液体体积的变化去认识它。 C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物体不受力将做匀速直 线运动。 D在学习蒸发与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11、与观察法、实验法一样,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也是物理学的 重要研究方法。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实验分析、经过推理得出,却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的定律或原理是() A牛顿第一定律B欧姆定律C焦耳定律D阿基米德原理 12、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7、: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 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只要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 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 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 3 图 8 图 4 13、如图 8 所示薄壁平底茶杯,将它空着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 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

8、1、P1;把它倒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 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2、P2,则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 F2P1P2 D. F1F2P1P2 14、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 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 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 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吸热过程B “烟”是液化形成的 C “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D “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少 1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冰溶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也不变

9、 C.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16、氧气罐里的氧气(气态)被用去一半后其密度() A.增加一倍B.减小一半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 17、 将杯子里装满水, 用纸片把杯口盖严, 按住纸片,把杯 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不 会流出来(如图4 甲所示),这表明。 把杯子放于如图4 乙、丙所示位置, 纸片都不会掉下来, 这说明。 18、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护觉得很 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A.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 C.软木塞受潮膨胀D瓶内气体因

10、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19、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 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1 中的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它一定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B物体受到了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图 1 4 实验次数1 2 3 电压U/V 2.0 4.0 6.0 电流I/A 0.15 0.20 0.25 电阻R/ 13.3 20.0 24.0 21、用手握住酒瓶,使其口朝上底朝下竖直静止在手中,对

11、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D.向酒瓶注水的过程中,即使手握瓶的力不变,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22、学校升国旗时,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正确的是 A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合力为零 B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3、下面列举物理学家与其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关系不正确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徳墨克里特原子 C.汤姆逊地心说D.卢瑟福

12、原子核模式 24、请你将正在放音的收音机,放入一个真空罩和一个金属网中,观察收音机的音量变化。 (1)当把收音机放入真空罩内(在收音机外壳撒一些泡沫小球)时,我们会看到泡沫 小球(填 “会”或 “不会”) 听到声音,此实验说明:。 (2)当把收音机放入一个金属网中时,我们将(填“会”或“不会”) 听到声音,若将正在放音的录音机放入金属网中则(填“会”或“不会” ) 听到声音,试拆洗哪个可能的原因是。 (3)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满电磁波,常对某些精密仪器的二工作带来干扰,你能相处办 法来消除干扰吗?试试看。 25、两段长段、粗细和材料都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在电压相同的电路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 是 A.长

13、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C无论哪段导体被冷却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B.短导体中的电流一定大些D无论哪段导体被拉长后,通过的电流都一定变小 26、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 到, 这样做能对电路起作 用,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 是.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次测得的小灯 泡的阻值不相等, 原因是:. 27、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 用易 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测量仪器是 () A温度计B量筒C弹簧测力计D电流表 5 图 1

14、 28、仔细观察图1 中的器材,你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用电器,另一类是 _,它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 ,在电路图 中可用符号 _表示 .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率的,安装时要把它接在干路上 B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小、熔点低的合金制成的 C使用测电笔时,为了安全,要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D为防止触电事故,应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用导线与大地连接起 来 30、 “庆六 ?一文艺会演”时,中学物理组的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首 先王老师将一标有“PZ220-100” 的灯泡接到两导线头M、N 之间, 灯泡正常发光。 随后将灯泡取下,王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后,左

15、 右手分别抓住M 、N 两导线头(如图) 。李老师用测电笔分别测试 M、N 及王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而王老师却谈 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A王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B在人、灯替换之 时,有人将火线断开了 C在人、灯替换之时,有人将零线断开了D王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31、原来室内的电灯均正常发光,当把台灯的插入插座时,室内电灯全部熄灭,保险丝熔 断。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台灯的功率太大B台灯插头处短路C插座处短路D台灯的灯丝断了 32、如图所示, 当开关 S闭合时, 螺线管与左边始终静止的磁 铁互相吸引。请在图中画出螺线管的绕线;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 P 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左端磁铁所受的磨擦力将 (填写“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33、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 用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 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 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 组其次,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表 2、表 3 所示。 表 1(第一组) 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