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2343 上传时间:2017-06-11 格式:PDF 页数:249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9页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方法(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页 大纲中知识点的整体结构 一、工程分析 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五、环境保护措施 六、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七、清洁生产 八、环境风险分析 九、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 专题一 工程分析 由于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污染影响为主的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和以生态破坏为主的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 主要知识点讲解: 一、 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一)掌握工程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 知识点: 2 页 1.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

2、工程分析,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在工程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及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其中总物料衡算公式如下: G 投入 = G 产品 + G 流失 ( 1-1) 式中: G 投入 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 产品 产出产品总量 G 流失 物料流失总量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G 排放 = G 投入 G 回收 G 处理 G 转化 G 产品 ( 1-2) 式中: G 投入 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 产品 进入产

3、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 回收 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 处理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 G 转化 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 G 排放 某污染的排放量 在可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 3 页 2.类比法 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

4、量和设备类型等。 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 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 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 M ( 1-3) AD=BD (aD+bD+cD+Dd) ( 1-4) 式中: 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 单位产品某污染物 的排放定额 M 产品总产量 BD 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 4 页 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 单位产

5、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 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 dD 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3.资料复用法 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复习关键点: 1.这三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类比法要充分注意类比对象和拟建项目之间的相似性,主要包括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及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物料衡算法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最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在可研文件提供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

6、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资料复用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2.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排放量。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最好 是有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综合对照分析。 例题: 1.某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 0.9万 t,但水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 1.2 万 t,无监测排水流量,排污系数取 0.7,其工业废水排放( D )万 t。 5 页 A.1.26 B.0. 63 C.0.75 D.0.84 解:正确答案为 D 解析:新鲜工业用水如果有自来水厂的数据应优先使用自来水厂的数据,如没

7、有自来水厂的数据则用企业上报的数据。 2.在工程分析的方法中,( A )方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 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A.资料复用法 B.类比法 C.专业判断法 D.物料衡算法 (二)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 知识点: 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工程分析项目 工作内容 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6 页 项目组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污染物分析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统计及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

8、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水平分析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措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 “全过程” 指对项目的分析应包括施工期、运营期以及服务期满后等; “全时段” 指不但要考虑正常生产状态,同时要考虑异常、紧急等非 7 页 正常状态;“ 全方位

9、 ”指不但要考虑主体生产装置,同时应考虑配套、辅助设施; “多角度” 指在着重考虑环保设施的情况下,同时应从清洁生产角度、节约能源资源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污染物源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复习关键点: 此处工程分析内容一共包括六个方面,除了要将六个大的方面记住之外,还需将每一方面的工作内容熟记,如工程概况包括哪几方面。 例题: 1.下列不属于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内容的是( D ) A.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B.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C.工艺流程 D.替代方案 2.下列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的是( B) A.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 B.清洁生产水平 C.项目组成 D.人员数量与工作时间 (三)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

10、析产污环节 知识点: 1.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状况进行绘制。 8 页 2.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3.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4.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的污染源资料。 复习关键点: 工艺流程图的组成及关键点。 例题: 1.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过程中表明污染物的( AD

11、 )。 A.产生位置 B.产生量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 2.绘制污染工艺流程时,应注意包括( BCD) A.不产生污染物的过程和装置 B.有化学反应的工序的主要化学反应式和副反应式 C.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 D 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 9 页 (四)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 知识点: 1.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两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根据项目评价需要,一些项目还应对服务期满后(退役期)影响源强进行核算,力求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

12、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 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核算。比如燃煤锅炉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必须要以锅炉最大产汽量时所耗的燃煤量为基础进行核算。 对于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对废物进行分类,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 及分布。 分别列废水、废气、固废排放表,噪声统计比较简

13、单,可单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须按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分别统计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固体废弃物按我国规定统计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并应算清“两本帐”,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10 页 统计时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有困难时,可以利用年均消耗定额的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 3.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放量,其相互的关系可表示

14、为: 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 =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复习关键点: 1.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点 2.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性质不同,分清两本帐及三本帐。 例题: 1.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方法应以( A )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实测。 A.车间或工段 B.车间 C.工段 D.单位或车间 2.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建设项目的( B )负荷计算。 A.最小 11 页 B.最大 C.平均 D.中等 第二讲 (五)掌握水平衡图分析与水平衡各指标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 在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工程分析时,必须根

15、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物料,主要是针对有毒有害的物料,进行物料衡算。 水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原料和载体,在任一用水单元内都存在着水量的平衡关系,也同样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质量平衡计算,这就是水平衡。根据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 CJ19-87)规定,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的关系见图 1-1,水平衡式如下: Q + A = H + P + L 污水回用量 W 物料带入水量 A 取水量 Q 耗水量 H 排水量 P 漏水量 L 重复用水量 C 用水量Y 12 页 图 1-1 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的关系 取水量:工业用水的取水量是指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对于建设项目工业取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又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给水。 工业取水量 =间接冷却水量 +工艺用水量 +锅炉给水量 +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