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123427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周周考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4 周周考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 16 分。 )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 分,共 28 分) 1.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种类。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B.C.D. 2.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氧气不足B.温度低于着火点C.火柴着火点升高D.

2、空气不足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P+5O2 点燃 P2O5BFe2O3+3C=2Fe+3CO2 CH2O2 催化剂 H2 +O2 DNaHCO3+HCl=NaCl+H2O+CO2 4.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C.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D.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5.古语道: “ 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 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

3、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6.下列区别CO 和 CO2的最好方法是 A.用动物试验它们的毒性B.看其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 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 2 7.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书馆的图书着火时,立刻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厨房液化气泄漏引起火灾时,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C.油井着火时,应设法降低油的着火点 D. 电器设备失火时,先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 8.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的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所以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燃

4、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 “ 质量守恒 ” ,所以镁带完全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一定等于镁带的质量 B.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比铁丝质量增加了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后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 4-1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此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

5、化 C.分子由原子构成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二、填空与简答题(23 分 ) 11.(10 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 (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反应。 (3)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5)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3 12(3 分)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我们知道有这样两种灭火的方法:农村柴草失火后常用水来浇灭;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将 其盖灭。这两种灭火的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分别是_、_。 (2)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 釜底抽薪 ” 的含义:。 13.(3 分 )

6、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 4NO2 X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www.21-cn-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写出一条即可); (2)HNO3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3)判断 X 的化学式:。 14.(7 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网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 称量。 实验三: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

7、触,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表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 2 : 编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变化前4.8 克112.6 克118.4 克 变化后8.0 克112.4 克118.4 克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反应后的剩余物质的质量变化是(填 “ 减小 ” 、“ 增大 ” 或“ 不变 ”): 实验一 _,实验二 _,实验三 _。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造成其他两个实验结 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_ 、 。 (3)由此可以得出

8、,探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实验, 必须在 _ _体系中进行。【来源: 21世纪教育网】 4 三、计算题(17 分) 15.( 8 分)若实验室用26 g 锌粒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氢气。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Zn2HCl=ZnCl2H2) (2)这些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g/L) 16.( 9 分 )碳酸钙是牙膏中一种常用的摩擦剂,可用石灰石做原料来制备。某牙膏厂现有一批石灰石 样品,小丽为探究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00 g 样品,磨成粉末后,放在电炉上高温煅烧 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302 g。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高温 CaO CO2 , 杂质不参加反应)。据此我能计算:【版权所有: 21 教育】 (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