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1233951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答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选择题 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 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宗法观念已大大加强 B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C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D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解析: 根据“商朝晚期”“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可以得出宗法制度,故A项正确。 答案: A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 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 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 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 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2、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解析:夏、商、周设立的秩官、卜、太史等官职既掌握神权,又掌握政权, 明显表现出神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C项。 答案: C 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下列关于王 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它以专制取代民主是历史的倒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可以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解析:选项 C 、D符合王位世袭制的内容,都是正确的。A、B两项矛盾,答 案可从中选取。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是历史的倒 退,故答案为 B。 答

3、案: B 4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 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 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 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 A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国事 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 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解析:根据材料“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 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反映的是君主对贵族而言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 权威,此时君主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A选项符合题意。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 国事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B选项排除。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C选

4、项排除。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答案: A 5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 服的臣仆、 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 突破了 ( 以前) 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据此可 知,分封制 ( ) A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C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解析:根据材料中“被征服”、 “封地土著”、 “突破纯粹的血缘”等信息 可知,分封制是有着典型的地缘政治的特征,故 A项正确。西周时期分封制并不 是延续商朝血缘政治, 故 B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制度, C项错误。 分封制没有突出突破血

5、缘,并不是官僚体制的创新,D项错误。 答案: A 6 史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 “太 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据此并结合所学推断, “师尚父”的封国是 ( ) A燕国 B 鲁国 C宋国 D 齐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对象为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根据材 料“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师尚父 是姜太公,营丘在今天的山东,封地属于齐国,D选项符合题意。燕国是王族召 公奭的封地, A选项排除。鲁国是周公子伯禽的封地,B 选项排除。宋国是先代 贵族微子的封地, C选项排除。 答案: D 7

6、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 不同的民族并立, 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 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 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这说明( ) A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 B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 D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 解析: 从题目关键词“商汤前后”“民族并立”“地位是平等”可知相互之 间是并立平等关系, “周公东征”“创立分封制”“君臣上下隶属”逐渐形 成,可知此时形成了君臣上下隶属关系,相比较商汤前后并立平等关系,分封制 有利于加

7、强对地方管理, 故 C项正确。夏就是第一个国家, 在周王东征以前已经 建立,故 A项错误。分封制只是形成君臣上下隶属关系,层层分封,无法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主要依靠宗法制来维护统治秩序,故 B项错误。 世袭制从夏朝开 始,故 D项错误。 答案: C 8策命,又称“锡 ( 即赐) 命”或“册命”,表示周王与万邦的联系。策命 礼在太庙进行, 由周王向诸侯授予载有王命的文书( 即策、册),文书记载了对受 命者的封赠、任命。依据“策命”,地方诸侯( ) A由周王直接任免,并且不得世袭 B绝对服从与拥护周王的专制统治 C必须按期向周王提供贡赋与军役 D不享有对封国内土地的使用权 解析: 依据史实,受

8、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但须负责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故C项正确。诸侯有世袭统治权,A项 错误;西周时期不是专制统治,B项错误;分封制下,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予诸 侯,D项错误。 答案: C 9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天子诸侯的传承,立贤之利过于立嫡, 人才之用优于资格, 之所以不用这个方法来替代,是因为容易发生争执, 其弊将 不可胜穷。这表明嫡长子继承制( ) A是理想的权力继承制度 B 意在避免出现权力纷争 C有利于选拔优秀继承人 D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解析: 根据材料“天子诸侯的传承, 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 之所以不用这个方法来替代,

9、 是因为容易发生争执, 其弊将不可胜穷”可知嫡长 子继承制意在避免出现权力纷争,B选项符合题意。“是理想的权力继承制度” 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A选项排除。“有利于选拔优秀继承人”说法错误,C选项 排除。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说法错误,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D选项排除。 答案: B 10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 免有争位之事”, “夫舍弟而传子者, 所以息争也”。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 一制度的由来 ( )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 解析:王国维认为,

10、兄弟之间的血缘没有父子近,所以兄弟之间不免有“争 位之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人们多把位置传给儿子, 而不是兄弟。由此判断, 这是关于宗法制的描述,故选B项。 答案: B 11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 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曰立子立嫡之制, 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并由是而有封 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解析:题干中涉及了宗法制和分封制两

11、种制度。C项是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特 点进行概括的结论, 符合题意;A项只涉及分封制; B项只涉及宗法制; D项只涉 及礼乐制度。 答案: C 12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 地在墓向、 墓葬形制、 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 )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 “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 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 D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

12、凸显贵 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 项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故 B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信息,故C项排除。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引起 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 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材料二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构

13、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 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答案:(1)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 大宗与小宗的划分是相对的;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 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 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

14、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诸侯在受封领地上, 可以对卿大夫、 士进行再分封, 卿大夫和士同 样对上负有纳贡、服役、作战等义务。诸侯在受封领地上,可以设置官员、征派 赋税、建立武装等。 材料四周王曾派人向鲁国“告饥”“求金”“求车”。春秋之世, 鲁之朝 ( 周) 王者二。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请回答: (1) 齐国和鲁国分别是姜尚和周公长子伯禽接受周王分封而建。周王分封诸 侯的目的是什么?姜尚和伯禽受封的理由又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作为受封的诸侯,你要为周王尽哪 些义务? (3) 假如你是姜尚或伯禽,你是否一切都要听命于周王? (4) 上述史料中周王和诸侯之间关系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历史沿革变迁情况。第(1) 问,考查分封制的目的 和对象。第 (2) 问,根据材料回答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第(3) 问,从材料中提 取诸侯在封国内享有哪些权力。第(4) 问,考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势力强 大,分封制走向瓦解这一现象。 答案: (1) 目的:巩固统治。理由:姜尚是功臣;伯禽是王族。 (2) 朝觐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提供力役。 (3) 不是。诸侯代表周王行使地方统治权,是诸侯国内的最高统治者,具有 相当大的独立性。 (4)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走向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