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1233938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9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和浮力教学设计(教案)及练习 一、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 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2、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 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知识梳理 压力 压力和压强 压强 固体压强压强的公式:P S F 改变压强的方法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 定义 产生原因定义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F浮=G排=液g

3、V排 方向适用范围 F 浮G物 上浮漂浮 物体浮沉条件F 浮G物 下沉 F 浮=G物 悬浮 浮力密度计 应用潜水艇 轮船 气球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压力是指垂直压力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作用面和作用点:接触面表面 3、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P S F ,其中 F 表示压力, S 表示受力面积,P 表示压强。国际标准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1 帕 1 牛/米 2。 5、增加和减少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减小压 强。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4、,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二、复习内容 1、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 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重为 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F F-G F 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 的一切物体。 (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 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物体。 F F

5、F F F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由于物体支撑面有不同 的方向,所以压力也有不同的方向。 2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 P73 图 13、1-3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将 图甲图小桌上的砝码去掉,将看到的现象是:泡沫塑料压下深度减小。该现象说明:受 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 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 、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p=F/ S 其

6、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 (Pa);F:牛顿(N)S:米 (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 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p=gh 压强单位 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Pa 。成人站立时对地 面的压强约为:. 10 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 力为: . 10 4N 灵活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 1)利用 p=F/S 计算固体压强的关键是确定受力面积,解题时,要抓住“受力”二字, 分析物体表面到

7、底有多大面积受到压力作用,而不能取任意的一个面积代入。 ( 2)解题的思路: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和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求出压力F;确认受力 面积 S;再根据公式p=F/S 求出压力对受力面的压强,要特别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 坦克安装履带、 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 细、菜刀刀口很薄 4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液),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 F/S )。 三、复习过程 例

8、 1 三个质量均为2 千克的物体,如图放置,处于平衡状态,试分析它们对接触面的 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实物投影,请同学们作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分析: 本题是让我们区分压力和重力的关系的。注意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而 重力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解:设重力为G,对接触面的压力为N 图甲中:物体水平放置,压力竖直向下,和重力相等。 图乙中: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垂直于斜面,N 不等于 G。 图丙中:物体被压在竖直面上,所以压力垂直于接触面,N 的大小和G 大小无 关,只与水平力F 大小有关。 小结: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要区分清楚。请看以下对比: 名称定义性质施力物体方向作用点联系 压力

9、 垂直压在物 体表面上的 力叫做压力 弹力与它接触 并挤压的 物体 垂直于 接触面 受力物体的 表面 压力由重力引 起时才与重力 有关;压力大 小不一定等于 重力大小,方 向不一定相同 重力 由于地球的 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 叫重力 引力地球总是竖 直向下 物体的重心 例 2 如图 3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例 3 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野生动 物调查员在野外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一个底面积是 10cm 2 的容器放在足印附近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入沙子,直到容器在泥地上留下与 黑熊足印深度相同的痕迹,测出此

10、时装了沙的容器总质量为1.25 kg( g 取 10Nkg) (l)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多大? (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 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 例 4 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 )载重汽车都安装了较多的车轮,且轮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其目的 是; 据报道因车辆超载损坏公路,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 亿元。国家规定,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重

11、2 10 4 N 的 6 轮汽车,如果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 2,请你计算该汽车允许装载的 货物的最大质量是多少?(g 取 10Nkg) 四、课堂练习 1、一头质量为6X10 3kg 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 600cm 2,它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 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10 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g 取 10Nkg) 2、 完全相同的8 块橡皮,每块橡皮的长、宽、高为4:2:1。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把它 们摆放成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 A.甲与乙B.甲瑟丁C.乙与丙D.丙与丁 3、图 1 中

12、,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4、黄华路小巷里的纪念碑“血泪洒黄华”(图8),铭记着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段历史, 承载着日本欠下中国人的一份血债。碑身高约1.5m,宽约 0.6m、厚约 0.1m已知碑石密 度为 2.6103kgm3,求:(本题g 取 10Nkg) (1)纪念碑的碑重? (2)它对地面的压强? 5、 如图 24 所示, 质量为 48kg 的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 速运动 500m,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 体重的 1 12 。求: (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若自行车质量为12kg,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cm

13、2,则该 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取g10N/kg )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基础知识 图 8 图 24 1、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 还跟密度有关系。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gh。其中: P 表示压强,单位帕,表示液体的密度,g 取 9.8 牛/千克。在粗略计算中可取10 牛/千克。 H 表示深度,强调是自由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 直高度。 3、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4、大气压强 :验证大

14、气压存在的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5、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的值: 10 5Pa 6、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二、复习内容 1、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 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15、推导过程:(结合课本P78 图 13、 2-5) 液柱体积V=Sh ;质量 m=V= 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 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gh 液体压强公式p=gh 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 ;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 体积、 重力、 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 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 5) p h F=G FG (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首先确定压强p=gh;其次确定

16、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 p=F/S 压力:作图法对直柱形容器F=G 2、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3、大气压强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 说明: “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 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的实验测定: (4)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 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约为 760mm。 原理分析: 在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