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41231850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40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设计}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讲义(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第二章 组织行为学基本理论,2020/8/5,1,教学提示,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什么是人性 (2)什么是“人性假设” 熟悉: (1)人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麦戈雷格总结的“X理论”和“Y理论”的要点 了解: (1)西方和中国的主要人性理论的基本观点,2020/8/5,2,教学提示,教学内容: 重点:人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什么是“人性假设”? 疑点:为什么说“企业管理和管理者都基于一定的人性假设”,2020/8/5,3,人的本性问题,2020/8/5,4,人性,人性就是指人的本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同于动物的规定性

2、。人是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产物,是具有自然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劳动的生命综合体。人的本性就在于他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1.人性及其主要表现,人性,人的自然性,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需要 :聚群性、合作性、阶级性,人生理方面的特征和需要,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心理状态 :自觉性、能动性、自制性、满足心理需要的本性、自我意识性,人的社会性,人的精神性,2020/8/5,5,2.人性的特点,复杂性,具体性,发展性,人性的特点,人的本性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人性的不同方面也是互相排斥、互相冲突的 人性及其表现具有多重性,是一个矛盾混合体,不同时期的

3、人,其人性的具体表现也不同,在不同条件下的人,其人性的具体表现不同,2020/8/5,6,3.人性问题与管理,权变性原则,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管理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本质特征和社会需要 :聚群性、合作性、阶级性,硬性管理运用权威、命令、工作规范、各种政策和法规进行控制、监督和惩罚 软性管理激励,人性管理的原则,2020/8/5,7,人性管理的方法,2020/8/5,8,西方的人性理论,2020/8/5,9,1.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 (古典观点),社会人假设 (人群关系学派观点),自动人假设 (行为学派观点的发展),复杂人假设 (现代观点),20世纪60-70

4、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20-5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020/8/5,10,“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全译为“理性经济人”又称为“实利人”。这是古典经济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DMMcgregor)和薛恩 对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括: 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他们总是去做能使他们得到最大经济利益的事 经济诱因是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5、人的感情基本上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住个人的,2020/8/5,11,“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任务,而不是人 管理工作管理者的事,员工的主要任务是俯首贴耳, 听从管理者的指挥,而无参与管理的权利 “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政策 对“经济人”假设的评价 将人性简单化、片面化、单一化,忽略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020/8/5,12,“社会人”的假设 “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梅奥等人根据各自的实验材料指出,人是“社会人”,不仅有经济的需求,而且有社会的需求。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比满足人的经济需求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物质刺激对于调

6、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决定性因素。,2020/8/5,13,“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管理人员更应该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 管理人员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观念,并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制度,而不主张实行个人奖励制度 管理人员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到联络的作用。注意了解职工的需要和意见,了解职工的思想和情感,及时向上级反映。,2020/8/5,14,“社会人”的假设 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社会人”与“经济人”假设相比,无疑是人性观的一大进步 它较“经济人”假设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质 它使人而不是物成为管理

7、重点,比“经济人”假设更全面地揭示了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因素。,2020/8/5,15,“自动人”的假设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阿吉里斯在一个工厂所进行的管理制度改革的试验。 试验在一个工厂的班组中进行,该小组从事收音机装配工作。以前,组内12名女工按照工业工程师的设计,有明确的分工,如领班、包装、检验等。改为自主管理之后,让她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生产,并且规定,产量下降不扣工资,产量提高则增加工资。自主管理实行后第一个月,产量下降70,但6个星期后,产量就超过试验前的产量,而且成本下降,质量提高,用户对质量的批评信件减少了96。这说明,采取依据“自动人”假设的管理措施,进行制度改革,让员工自主管理

8、,扩大员工的责任,给予员工在工作上成长和成熟的机会,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的潜力和发挥员工的才能。,讨论:对于这个实验你有何看法?你觉得该实验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吗?,2020/8/5,16,“自动人”的假设 “自动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管理学家薛恩提出了观点更全面的“自动人”假设,其基本要点如下: 人的需要有低级到高级的区别,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找工作上的意义 个人通过追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以较大的灵活性去适应环境,来使自己变得成熟 人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 个人的自我实现目标同组织目标适当条件下是一致的,在BELL CANADA, 电脑系统将话务员与客

9、户童话时间记录下来,作为对话务员进行评估的依据。话务员感到压力太大,就采取破坏行动,在客户询问电话号码时,不去查找正确号码,故意提供错误号码。现在,公司已改变了做法,用平均通话时间来对整个部门而不是个人进行评估,2020/8/5,17,“自动人”的假设 “自动人”假设的管理措施 管理者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创造一种适当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较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达到充分的自我实现 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创造和提供方便,即创造环境条件以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所遇到的障碍 奖励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奖励,包括工资、提升、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另一种

10、是内在的奖励,指人们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等。只有内在的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要求管理制度作相应的改变,保证劳动者充分地展露自己的才能,获得自己所希望的成就,2020/8/5,18,“自动人”的假设 对“自动人”假设的批评 人既不是天生懒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奋的 人的发展不是自然成熟的过程,2020/8/5,19,“复杂人”的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复杂人”假设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薛恩等人提出的人性假设。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变化而变化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需要和动机会彼此

11、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在人生活的某一特定时期,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同空间也影响人的需要 没有一种适合任何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的管理方式,2020/8/5,20,“复杂人”的假设 “复杂人”假设的管理措施与应用 管理者要有权变的观点,要依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确定管理的组织形式、领导方式 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需要和动机的差异,要依据具体的人的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管理者的管理策略与措施不能过于简单化和一般化,而是要具体分析,根据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 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含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这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权变的管理观点,在具

12、体的管理实践中具有较大的意义,2020/8/5,21, 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学院的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Willian.G.Ouchi)提出来的。1981年4月在美国出版了大内的著作,该书的副标题是:“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的涵义 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提高生产率。生产率是一个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它需要以有效的方式,采用各种合作的和具有远见的做法,把个人的努力协调起来。大内认为在企业中应建立信任、微妙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有这样一种和谐的气氛与工作环境,职工会心甘情愿地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勤奋工作。如果缺少上述三方面的内容,没有哪一个“社会的人”(公司、医院、邮政局等均可称“社会的人

13、”)能获得成功。,2.与Z型组织管理,2020/8/5,22,的内容 (1)信任。生产率和信任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2)微妙性。所谓微妙性就是以不强加于人的方法指导工作,分析人的个性,精确地了解人并决定谁和谁在一起工作最为恰当、组织效率最高的搭档或班组 (3)亲密性。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以及经过教导的无私性都来自密切的社会关系,2020/8/5,23,Z型组织管理,日本组织管理与美国组织管理的区别,2020/8/5,24,在研究美国企业文化传统、吸引日本的经验的基础上,大内提出了Z型管理方式: 长期雇佣制 集体决策 个人负责制 缓慢地评定和提升 适度专业化的职业道路 含蓄控制与明确控制相结合 整体

14、关心,包括对职工家庭的关心,2020/8/5,25,我国的人性理论,2020/8/5,26,1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主张人性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 2荀子的性恶论 人性生来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把人性看作是自然和社会加工相结合的统一作用的结果。 3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人的本性无所谓善与不善,所谓善性是后来经过社会环境,教育被塑造成的。确认人的自然属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1. 我国古代的人性理论,2020/8/5,27,2我国现代的人性理论,“主权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15、,2020/8/5,28,“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理论 “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的思路是:人性是通过人的需要表现出来的;人的需要是在后天环境,尤其是后天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结构体。人性理论应着重揭示人的需要系统结构的形成及动态变化规律。,2020/8/5,29,“社会环境中动态系统人”的人性理论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人的需要是十分复杂的,是以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需要子系统构成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结构体系 人的需要的动态系统相对于人的心理个性倾向是一个子系统,而相对于它的若干子系统(生存需要系统、享受需要系统、表现需要系统、发展需要系统)它又是一个母系统。人的需要

16、的动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反映 人的活动积极性和行为倾向受其需要的动态系统结构的制约。需要系统的结构决定需要系统的功能,需要动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优势需要,引导着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系统结构的动态变化既是经常的,又不是无条件的无规律的。对人的需要系统结构的特点和倾向性影响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人的以生产关系为主的社会利益关系;二是思想观点、政治环境、教育等,2020/8/5,30,“社会环境中的动态系统人”的人性假设理论提出的管理措施是: 要通过改革,调整好上下左右之间的社会利益关系,使管理中各系统各层次间的利益与奋斗目标切实一致 要以先进的思想观点、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和熏陶人,要把注重教育作为管理中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基本原则 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员工的需要结构和特点,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满足员工正当的、合理的主导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2020/8/5,31,金 光 公 司 多年来,乔刚一直梦想拥有一家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