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230754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5讲生物的进化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讲生物的进化,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聚焦热点题型9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题,内容索引,微专题突破六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课时作业,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内容: 和 是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物种不变论,梳理知识要点,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比较,自然选择,变异,多,样性,适应性,种群,基因频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内容: 多样性、 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形成原因:生物的。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 。,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选择,相互影响,物种,共同进化,化石,基因,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2)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3)突变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 (4)交配后能产生后代的一定是同一物种() (5)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

3、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6)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 如图表示某物种进化的基本过程,请分析:,(1)图中X、Y、Z分别指什么?,提示,图中X、Y、Z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提示,(2)与原种相比,图中“新种”产生是否一定经历过地理隔离?,1.种群和物种的比较,突破重点难点,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知识拓展生殖隔离的常见类型,生殖隔离,不能交配,季节隔离 不亲和性,(受精前隔离),能交配,杂种不活 杂种不育,(受精后隔离),3.“列表法”比较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不同,4.“图解法”把

4、握物种形成的两种典型模式 (1)渐变式经长期地理隔离产生,(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5.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及原因分析,从分子水平看:DNA多样性(根本)蛋白质多样性(直接)生物性状多样性;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命题点一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 1.(2016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三)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图解如下),下列叙述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其补充、完善的是,答案,探究命题方向,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B.种群是生物

5、进化的基本单位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解析,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命题点一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 2.如图所示的是施用某种杀虫剂以后,昆虫种群所发生的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答案,解析,A.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并不是该杀虫剂未能诱发其产生抗性基因 B.抗性基因的根本来源是可遗传变异,类个体的抗性基因一定来源 于遗传 C.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抗该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 D.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观察题图可知,类个体是在施用杀虫剂之前,已经发

6、生基因突变产生抗性基因的个体,类个体的抗性基因可能来源于原种群中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杀虫剂在此只起选择作用,类个体被淘汰的原因是其本身不含抗性基因,A正确、B错误; 若连续使用该杀虫剂,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故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会越来越趋近1,C正确; 施用杀虫剂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杀虫剂直接选择的对象是昆虫的抗药性或不抗药性的表现型,D正确。,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

7、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命题点二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3.(2016九江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引起皮 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诱变产生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 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答案,解析,病原体发生变异后,药物的选择作用使病原体的抗药性增强,A错误; 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华南虎和东北

8、虎是同一个物种,没有形成生殖隔离,C错误; 桦尺蠖的体色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没有形成新物种,D错误。,命题点二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4.(2016大连20中月考)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解析,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a地区的环境在

9、变化,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命题点二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5.(2017宿迁质检)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答案,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10、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解析,图示是物种形成的常见模式,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a通过地理隔离形成两个种群a1和a2,又分别演化出b、c、d三个种群,b、d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故A错误; 由于d是由a1演变而来,c是由a2演变而来,c与d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故B正确; 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由于b和d两个种群之间有地理隔离,可能形成了生殖隔离,故二者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故C错误; 同理,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

11、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只要c和d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是同一物种,故D错误。,(1)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2)判断种群是否进化,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是否为同一物种及发生进化与否的判断,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能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共同进化 C.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共同进化 D.4亿年前光合生物产生了

12、氧气,而氧气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属于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答案,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进化,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 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的比例变化表现出桦尺蠖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而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并未表现出共同进化, B错误; 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竞争水资源、狮子捕食野牛等实现二者的共同进化,C正确; 光合生物产生的氧气改变了大气环境,也为生物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典型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实例,D正确。,命题点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7.(2016郑州模拟)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

13、形成,错误的说法是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答案,解析,长期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 消费者的出现,一方面使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另一方面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消费者对具有某些性状的某种生产者的捕食可改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该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B错误。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D正确。,共同进化的实例分析,聚焦热点题型9,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题,技法必备 1.已知各基因

14、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2)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杂合子百分比的1/2”来代替。如基因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基因a的频率1基因A的频率。,一、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型突破 1.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在一个有30 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12 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A.64%和36%

15、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答案,解析,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 000人中共有基因30 000260 000(个),蓝眼3 600人中含a基因7 200个,褐眼26 400人,纯合子12 000人含 A基因24 000个,杂合子14 400人含28 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 14 400个,a基因14 400个。则A的基因频率(24 00014 400)/60 000100%64%,a的基因频率(7 20014 400)/60 000100%36%。,2.(2016福建四地六校联考三)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

16、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 B.30%,42% C.70%,21% D.70%,42%,答案,解析,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则A基因的频率为55%30%(1/2)70%,a基因的频率170%30%。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可利用遗传平衡计算,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技法必备,二、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p为XA频率,q为Xa频率),题型突破 3.在一次红绿色盲的调查中共调查男女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4.5% B.6%C.9% D.7.8%,答案,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得红绿色盲基因的总数以及红绿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个数。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为X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