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12245 上传时间:2017-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规划工作程序(顺序):(一)规划的编制:上级环保部门下达任务,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二)规划的申报和审批: 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1终极申报与审批环境规划文本。 22、环境规划步骤:调查与评价区的环境现状、确定主要环境问题和污染状态通过环境预测和环境功能区划分等,确定环境规划且标出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产生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排放量和削减量根据反馈,调整规划,直到最终产生合理可行的城市环境规划。3、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调控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协调城市环境。4、水环境容量是指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反应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

2、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是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也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5、污染控制的技术措施:1、减少污染排放负荷:清洁生产工艺浓度控制总量控制污水处理;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人工复氧污水调节河流流量调控。6、生态规划概念: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目的:是促进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持续共生,协调发展,追

3、求社会的文明、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任务:根据生态适宜度,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方针,确定相宜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土地承载力或环境容量的评价结果,搞好区域生态区划、人口适宜容量、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和资源利用规划等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和人类生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园林绿化布局、水域生态保护等规划设计。7、生态规划对象:社会-经济 -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8、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基本特征:、是一种由“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单方向流程组成的开环式系统 ;

4、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与污染的控制时强调的是对企业自身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控制,而对分销过程与消费者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不予以考虑与控制;其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制造过程中的废弃物与污染的控制达到规制最低排放标准与最大排放量的要求,规避环境规制所产生的风险。9、污染预防:目的是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的根源。这种减少污染废物及防止污染的策略,成为污染预防。与末端控制的区别:污染预防是以预防为主,强调污染的发生、减少甚至消除产生污染的根源;而末端处理,没有预防,以污染物/污染源的末端控制为主。10、末端控制弊端:废弃物排出后的净化、处理技术常常使污染物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在现行政策之

5、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单纯污染控制,而缺少对面临全球系统的环境威胁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工业国家带来了越来越沉重的经济负担,控制污染问题之复杂,所需资金之巨大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料,环境问题的解决远比原来设想的要困难得多。“污染控制”的现行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部分企业养成了一种“污染排放后才控制”的思想心态,成为强化环境管理,广泛实行污染预防的障碍因子。11、基于污染预防思想的环境管理模式:(一)、源削减:包括减少在回收利用、处理或处置以前进入废物流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数量的活动,以及减少这些有害物质、污染物的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危害的活动。(二)废物减量化;即由

6、生产者减少有害物质的体积和毒性,其中包括削减废物产生的活动及废物产生后进行回收利用与减少废物体积和毒性的处理处置(三)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物取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四)污染预防层次:倒金字塔结构形式,从上到下为源削减回收再利用处置弃置。12、环境绩效:指一个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指标,控制器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成效。13、环境绩效评估的目标:(一)根本目标:改善环境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二)具体目标:对环境管理个不走的绩效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找出影响环境管理绩效的消极因素,提出建设性的考核意见,从而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7、(三)分项目标:、评价环境法规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帮助法规政策制定部门制定更加利于合理的环境法规与制度、评价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效率,揭示其影响工作效率的消极因素,提出改进意见,、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评价环境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改善环境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14、环境管理: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关系;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达到及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又不超环境承载能力。15、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针对社会经济环境系

8、统,依据社会经济学、生态、地学、系统论,可持续发展原理,研究环境发展变化趋势。) 16、联系:规划职能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 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环境规划与管理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17、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由于人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和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全球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污染、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物质锐减。18、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运行、决策、计划和个人的各种活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并以法律、体制、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创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19、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一)、现代系统

9、管理的“五要素论”: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题的三个方面:个人、企业、政府。20、三同时设计方案: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止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21、三个相关理论(生态学、系统理论原理、经济学原理)21.环境容量指某环境单元所能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它是一个变量,由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组成,反映流域的自然属性(水文特性)和人类对环境的需求(水质目标)其基本特性为资源型、区域性、系统性。22.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其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关联性。比较

10、:、环境容量强调的是区域环境系统对其自然的削减能力,和人文活动排污的容纳能力,着重体现和反应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内在的自然秉性和特质。“量变” 、环境承载力则强调在区域环境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着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社会秉性和特质,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受力的根源。“质变”23.工业生态学:又称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是对开放系统的运作规律通过人工过程进行干预。和改变,在一般的开

11、放系统中资源和资金经过一系列的运作最终结果是变成废物垃圾,而工业生态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把开放系统变成循环的封闭系统,使废物转为新的资源并加入新一轮的系统运行过程中。24.生态工业园: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 生态工业园可定义为一种工业系统, 它有计划地进行不同企业的材料和能源交换, 寻求能源与原材料使用的最小化, 废物最小化, 建立可持

12、续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关系。26、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27、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针对输入端)、再利用(过程性方法)、资源化(输出端);28、清洁生产:再生产过程中,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应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生态效率,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作用:、对生产过程,节约资源和能源,淘汰有毒有害的原材料和落后的工艺及设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数量、毒性和污染对产品,要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将环境因素纳人服务设计和实践中。29、清洁生产的理论

13、基础:实质是最优化理论,即废弃物最小量化,可表示为目标函数30、产品生态设计:利用生态学的思想,在产品开发阶段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方法31、产品生态设计的特点:既考虑人的需求,又考虑生态系统安全的生态设计,产品开发阶段,就引进生态环境变量,并与传统设计因子综合考虑,将产品的生态环境特性看做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2、产品生态设计的战略:长期战略最终目标是要寻找到更加合理的方法来持续地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短缺战略。具体战略:生态产品概念开发战略;易于清洁,维护和维修;产品的模块设计;尽量使用再循环原来及材料;致力于产

14、品体积的最小化和质量的最轻化33、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某种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作用:生命周期评价是对贯穿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从获取原材料生产,使用直到最终环境因素及其潜在影响的研究。产品系统的生态辨识与诊断:通过“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识别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工艺过程和产品寿命阶段。评估产品(包括新产品)的资源效益,即对能耗、物耗进行全面平衡。产品环境影响评价与比较:以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分析比较某一产品系统内的不同方案或者对替代产品进行比较。生态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直接将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再循环工艺设计 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开始就考虑

15、产品用后的拆卸和资源的回收利用。34、产品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某种包装上的标签,突出产品的环境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必要产品环境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35、产品环境标志的作用: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作用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36、方法: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这类产品;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的结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37、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指环境部门根据国家的环境保护产业政策,行业政策,技术政策,规划布局和清洁生产要求及专业工程验收规范

16、,运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申报,排放收费等制度对建设项目依法进行管理活动38、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程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投产运行39、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建设项目确立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三同时管理;建设项目运用阶段。排污申报、排污收费、污染限排治理40、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原因: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目的:1、预防因规划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1、论述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优缺点:收集资料法: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缺点: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畏怯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现场调查法:优点:可以针对使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